导读:本文包含了环碳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山梨醇,螺二醇,1,4-丁二醇,聚(碳酸丁二醇酯-co-异山梨醇碳酸酯-co-螺环碳酸酯)
环碳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朱昌亮,刘绍英,王庆印,张华,王公应[1](2019)在《聚(碳酸丁二醇酯-co-异山梨醇碳酸酯-co-螺环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两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基于碳酸二苯酯、1,4-丁二醇、异山梨醇和螺二醇的叁元共聚碳酸酯(PBISC),其结构和组成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并采用GPC、 TGA、 DSC、 WXRD和拉伸试验分别对PBISC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ISC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3~72℃, T_(d,max)值接近350℃, PBISC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结晶性能。(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顾传海,董超凡,林强,朱林华[2](2019)在《离子液体辅助催化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环碳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Zn-Fe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通过清洁高效的机械球磨法来制备,并以咪唑类低共熔溶剂为助催化剂,通过协同催化二氧化碳(CO2)与1,2-环氧丙烷(PO)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碳酸酯(PC)。利用一系列技术表征手段对主催化剂与环加成产物PC的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可有效辅助主催化剂催化CO2与PO的环加成反应,离子液体可改善该进程的催化活性和产率。(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戴竟涛[3](2019)在《新型环碳酸酯和PHU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聚氨酯由于使用有毒异氰酸酯化合物,不符合绿色环保需求。环碳酸酯与有机多元胺开环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可用于制备新型无异氰酸酯的聚氨酯材料(PHU)。环碳酸酯的制备通常需要高压下环氧基团与CO_2加成反应,工艺较复杂。本文在常压条件下制备多种环碳酸酯和PHU树脂,表征了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合成工艺对PHU性能的调控规律。(1)利用二异氰酸酯和甘油碳酸酯(GC)反应,常压条件下制备5种二官能度环碳酸酯,产物为无色或黄色透明固体,通过氢核磁共振谱分析发现其纯度均高于95%。优化获得最佳反应工艺,即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25-35℃,催化剂添加量0.2%,-OH/-NCO摩尔比为1.1:1。采用二官能度环碳酸酯与多元胺反应制备PHU涂料,研究PHU力学性能、耐化学品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小分子二胺的链段越长,产品硬度越低,柔韧性越好,优选多元胺结构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PHU涂层,使得涂膜玻璃化温度高于50℃,硬度高达4H,柔韧性小于2mm,抗冲击性高达95 kg·cm。TGA分析发现通过环碳酸酯和PEI固化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T_(5%)在242-276℃间。(2)以甘油、赤藓糖醇、木糖醇和山梨醇等生物基多元醇为原料,与丁二酸酐发生半酯化反应制备生物基多元羧酸,获得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h,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催化剂DMAP为0.1%。将生物基多元羧酸与甘油碳酸酯反应合成生物基多官能度环碳酸酯,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催化剂添加量3%,GC添加量为羧基含量1.2倍。产物谱图证明高温法可制备生物基多官能度环碳酸酯。将制备的生物基多官能度环碳酸酯与有机胺反应制备PHU材料,发现HMDA固化的PHU材料性能优异,其涂膜硬度HB,耐冲击性能100 kg·cm,柔韧性为1级;IPDA固化的PHU涂膜硬度高达2H。4种环碳酸酯的固化产物具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其吸水率小于20%,吸甲苯率小于0.5%;4种环碳酸酯涂膜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T_(5%)在235℃以上。(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吴志军[4](2019)在《环碳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在非异氰酸酯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酯涂料是一种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涂料品种之一,但合成聚氨酯通常需要大量异氰酸酯单体,这些单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因此,采用非异氰酸酯工艺制备聚氨酯涂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采用环碳酸酯与多胺反应制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该方法存在环碳酸酯与胺固化温度偏高,大量使用DMF等有机溶剂,涂膜吸水率偏高和耐化学性不好等技术难题。鉴此,本课题开发了四种环碳酸酯体系的NIPU,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同时研究了环碳酸酯及NIPU涂料的结构与性能的调控规律。(1)以双酚A环氧树脂E-51和CO_2为原料制备EC-51环碳酸酯,然后将EC-51与伯胺按照物质的量的比为10:1-6制备环碳酸酯封端的预聚物EC-51-P,将环碳酸酯预聚体与聚乙烯亚胺(PEI)在室温条件下固化得到E-NIPU涂层。发现EC-51-P的分子量在2000-3800,其PDI指数在1.30-1.55之间,且分子量随着IPD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室温固化E-NIPU涂层具有高光泽度、高硬度、耐冲击、较好的柔韧性和附着力。涂层对甲苯、二甲苯、酒精、NaOH都有很好的耐性。所有E-NIPU涂层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失重5%的分解温度在260°C以上。(2)为了提高NIPU涂层的耐化学性能,通过双酚AF环氧树脂E-AF/全氟辛基缩水甘油醚(PFGE)和CO_2为原料制备EC-AF环碳酸酯和PFGC环碳酸酯。然后按照环碳酸酯官能团:伯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进行固化制备一系列的F-NIPU涂层。研究发现F-NIPU涂层具有较好的疏水疏油性能,且随着PFGC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疏水疏油性能提高。涂层表面对水、二碘甲烷和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增加到106.7~o、80.2~o和72.7~o。涂层的表面非常光滑,表面粗糙值(Rq)为0.43 nm。涂层对食用油和真空泵油都有很好的防沾污效果,还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将涂有该涂层的马口铁浸泡在浓度为10wt%的NaCl溶液中,经过500小时以后也没有发现涂层有任何变化,没有出现生锈的现象。(3)以山梨醇基环氧树脂(SE)和CO_2为原料合成山梨醇基环碳酸酯(SC),分别与丁二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在分子链上引入羧基,用叁乙胺中和并加水乳化得到水性山梨醇基环碳酸酯分散体。研究发现水性山梨醇基环碳酸酯分散体的粒径范围为63-174 nm,Zeta电位为-73.3至-48.2 mv。环碳酸酯水分散体与二元胺固化后制备了系列的S-WNIPUs涂层,该涂层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能、附着力、光泽度和耐冲击性能。涂层的玻璃化温度(Tg)值为58.6°C-103.1°C,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都高于246°C。(4)将羟甲基二氧杂戊环酮(GC)分别与偏苯叁酸酐/均苯四甲酸酐/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TMA/PMDA/BTDA)进行反应,通过常压法制备对应的环碳酸酯TMC/PMDC/BTDC。通过常压法制备的TMC/PMDC/BTDC分别含有2.62、3.72和3.43个环碳酸酯官能团。用二甲基乙醇胺进行中和后乳化制备水性环碳酸酯分散体。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来研究水性TMC/PMDC/BTDC环碳酸酯分散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散体的粒径范围为30-120 nm,Zeta电位为-55 mv至-79.5mv。同时通过在5000r/min离心60分钟也没有看到分层现象,说明这叁种水分散体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TMC/PMDC/BTDC环碳酸酯水分散体分别与不同的二元胺固化后得到的水性非异氰酸酯聚氨酯(WNIPUs)涂层都具有优异的光泽度、抗冲击性能、附着力、柔韧性和硬度。T-WNIPU、P-WNIPU和B-WNIPU叁种涂层都有很好的耐化学性能,涂层对二甲苯、甲苯、50%酒精和5%H_2SO_4溶液具有很好的耐化学性能。涂层的Tg值为31.4°C-100.2°C。所有的WNIPUs涂层都拥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都高于242°C。(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梁宏光,安娜,柯杰曦,李晓云,景欣[5](2018)在《多官能度环碳酸酯的催化合成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多官能度环碳酸酯合成的研究意义,并探讨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就催化剂的应用和发展做了详尽阐述。同时,阐述了多官能度环碳酸酯在聚氨酯合成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19次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7-30)
王金花[6](2018)在《ITU/MgI_2双催化体系催化环碳酸酯均聚及其嵌段共聚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以2,3,6,7-四氢-5H-噻唑并[3,2-a]嘧啶(ITU)与碘化镁(MgI_2)双催化体系为催化剂,苄醇(BnOH)为引发剂,合成了聚2,2-二甲基叁亚甲基碳酸酯(PDTC)均聚物。其次在ITU/MgI_2/BnOH体系下,先使ε-己内酯(ε-CL)聚合完全,然后加入2,2-二甲基叁亚甲基碳酸酯(DTC)单体,在聚己内酯(PCL)的引发下制备PCL-PDTC嵌段共聚物。在ITU/MgI_2催化体系下,用聚乙二醇(PEG)引发DTC开环聚合,得到了PDTC-PEG-PDTC叁嵌段共聚物。通过分析聚合结果,总结出反应的最优条件,并用~1H NMR、~(13)C NMR、GPC、IR和DSC等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所得聚合物结构及性能,进一步推测出可能的聚合机理。在甲苯中,DTC开环聚合的最佳条件为[DTC]=1.0 mol/L,[DTC]/[ITU]/[MgI_2]/[I]=300:3:3:1,70℃,6 h,所得PDTC的M_n=24.96 kg/mol,PDI=1.31。当不添加MgI_2时,单独使用ITU催化DTC聚合,并没有聚合物生成,此实验结果有效地证明了双催化体系中两种组分的协同性。动力学研究得出动力学方程为:R_P=-d[M]/dt=K_P[DTC][ITU]。合成PCL-PDTC共聚物的最佳条件为:[ε-CL]=1.0 mol/L,[DTC]=1.0 mol/L,[ε-CL]/[ITU]/[MgI_2]/[I]=80:1:1:1,反应溶剂为甲苯,第一阶段?-CL聚合的温度和时间为30℃,1 h,第二阶段PCL引发DTC聚合的温度和时间为70℃,4 h,所得PCL-PDTC的M_n=27.26 kg/mol,PDI=1.37。通过~1H NMR和~(13)C NMR分析聚合物的结构,证实了目标产物为嵌段共聚物,而不是两者的无规共聚物。从PCL和PCL-PDTC的GPC图可以看出,共聚物与均聚物相比,共聚物的出峰位置明显向高分子方向移动,这与理论一致。用PEG作为引发剂,ITU/MgI_2催化DTC聚合制备PDTC-PEG-PDTC共聚物的最佳条件为:在甲苯溶液中,[DTC]=1.0 mol/L,[DTC]/[ITU]/[MgI_2]/[PEG]=300:3:3:1,70℃,4 h,所得PDTC-PEG-PDTC的M_n=16.50 kg/mol,PDI=1.64。~1H NMR和~(13)C NMR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是PDTC-PEG-PDTC叁嵌段共聚物。DSC曲线显示共聚物中没有对应PEG链段的熔融峰,这可能是由于PEG两端的PDTC嵌段的链段较长,阻碍了PEG的结晶。(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3)
王彩[7](2018)在《环碳酸酯及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合成新工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酯作为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泡沫、纤维、涂料、胶黏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但是其原料异氰酸酯毒性极大,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使用多元环碳酸酯和多元胺反应制备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则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绿色环保、安全健康意识的需求。常规二氧化碳插入法合成五元环碳酸酯工艺需要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其工艺复杂,存在安全隐患。鉴此,本文在常压下合成五元环碳酸酯,对其聚合过程和工艺条件进行讨论,并对合成的NIPU进行改性及表征。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制备多官能度五元环碳酸酯树脂,先以多元醇为核先与酸酐半酯化得到含羧基的化合物,再与环氧氯丙烷(ECH)开环反应得到多官能度的邻氯醇树脂,研究了多元醇种类以及反应条件对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多元醇官能度越高,羟基转化率越低,接枝上的邻氯羟基基团越多,树脂粘度越大。研究表明以氯醇树脂和NaHCO_3为原料,二者比例为1:2(摩尔比),3%的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DMSO为溶剂,90℃反应3h后再在100℃下反应5h合成的目标产物五元环碳酸酯树脂转化率最高。多元醇官能度越高,单个核分子接枝上的环碳酸酯基团越多,位阻越大,转化率越低。红外光谱(FTIR)图显示在1800cm~(-1)附近有明显的环碳酸酯基的特征吸收峰,核磁氢谱(~1H NMR)测试定量测定了环碳酸酯树脂的转化率,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其玻璃化转变过程范围在9.5-24.6℃之间。研究环碳酸酯树脂与胺固化的配比、固化条件对NIPU涂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自制的四官能度环碳酸酯树脂(CC-PE)与聚乙烯亚胺(PEI)按照环碳酸酯基/-NH_2摩尔比=1:1,DMF作溶剂,150℃固化半小时,涂膜铅笔硬度为2H,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1mm,耐碱性优异。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NIPU的结构,热重(TG)分析表明200℃以后开始失重。进一步研究了改性剂添加到NIPU体系对合成的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HNIPU)涂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改性后的HNIPU(CC-PE与E20质量比为60:40)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其硬度为2H,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1mm,抗冲击性100cm/kg,耐化学介质性优异,涂膜外观透明平滑有光泽,部分HNIPU还可以在常温下直接固化。(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3-12)
刘鸿[8](2017)在《UMCM-1-NH_2的后合成修饰及在催化制备β-氨基醇和环碳酸酯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指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比表面积大,孔径大小可调等特点使得MOFs在分子传感,荧光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MOFs的后合成修饰技术(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简称PSM)的产生,大大的拓展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内容是通过后合成修饰的方法将席夫碱引入到MOFs孔道中,再螯合金属离子应用于催化有机胺和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叙述MOFs的概念、特点,催化合成β-氨基醇的意义,重点阐述MOFs的后合成修饰方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最后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二章构建UMCM-1-NH_2/n-Bu_4NBr协同催化体系,将该体系应用于催化CO_2和环氧丙烷的偶联反应合成环碳酸酯中,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能催化该反应,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并具有很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第叁章采用后合成修饰(Post-synthetic modification,PSM)技术将水杨醛锚装到UMCM-1-NH_2上,得到席夫碱功能化的UMCM-1-NH-Sal,在该化合物孔道内的席夫碱N、O原子上螯合铜离子得到UMCM-1-NH-Sal-Cu催化剂,并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衍射(PXRD)、热重分析(TGA)、N_2吸附-脱附(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催化有机胺和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制备β-氨基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30)
范芳君,张治国,邢华斌,杨启炜,鲍宗必[9](2017)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合成环碳酸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溶剂,它作为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化学过程的开发。其中,环氧化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制备环碳酸酯是实现二氧化碳高附加值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合成环碳酸酯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包括金属配合物、季盐、二元催化体系、离子液体、金属氧化物、有机小分子及其他类型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突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反应物的双重优势。从经济和环境角度考虑,离子液体或季盐等有机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高效和绿色催化体系设计和创制是该研究领域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7年08期)
杨青云,崔宏宇,王艳[10](2017)在《苯并15-冠-5修饰的咪唑卡宾催化2,2-二甲基叁亚甲基环碳酸酯开环均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苯并15-冠-5修饰的咪唑卡宾催化2,2-二甲基叁亚甲基环碳酸酯开环聚合,系统地探索了该聚合反应的特征,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所得聚合物的摩尔质量较高,摩尔质量分布较窄,DSC两次扫描分析该聚合物存在两种晶型,利用~1H NMR和IR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推测聚合机理为"单体-活化"机理.(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环碳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Zn-Fe双金属氰化物(DMC)催化剂通过清洁高效的机械球磨法来制备,并以咪唑类低共熔溶剂为助催化剂,通过协同催化二氧化碳(CO2)与1,2-环氧丙烷(PO)的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碳酸酯(PC)。利用一系列技术表征手段对主催化剂与环加成产物PC的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可有效辅助主催化剂催化CO2与PO的环加成反应,离子液体可改善该进程的催化活性和产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碳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昌亮,刘绍英,王庆印,张华,王公应.聚(碳酸丁二醇酯-co-异山梨醇碳酸酯-co-螺环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合成化学.2019
[2].顾传海,董超凡,林强,朱林华.离子液体辅助催化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环碳酸酯[J].应用化工.2019
[3].戴竟涛.新型环碳酸酯和PHU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吴志军.环碳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在非异氰酸酯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梁宏光,安娜,柯杰曦,李晓云,景欣.多官能度环碳酸酯的催化合成及其在聚氨酯中的应用[C].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19次年会论文集.2018
[6].王金花.ITU/MgI_2双催化体系催化环碳酸酯均聚及其嵌段共聚合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7].王彩.环碳酸酯及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合成新工艺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刘鸿.UMCM-1-NH_2的后合成修饰及在催化制备β-氨基醇和环碳酸酯反应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7
[9].范芳君,张治国,邢华斌,杨启炜,鲍宗必.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合成环碳酸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7
[10].杨青云,崔宏宇,王艳.苯并15-冠-5修饰的咪唑卡宾催化2,2-二甲基叁亚甲基环碳酸酯开环均聚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标签:异山梨醇; 螺二醇; 1; 4-丁二醇; 聚(碳酸丁二醇酯-co-异山梨醇碳酸酯-co-螺环碳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