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北大港河流相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窦松江
导师: 张爱云,于兴河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河流相储层,注水开发,剩余油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北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河流相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油藏地质、地球物理、油藏工程、现代油水井测试和室内实验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为一体,完善与发展了一套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将为同类油藏开展剩余油研究提供较好的借鉴。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 1.针对本区河流相储层的特点,开展了精细等时地层对比,对不同沉积类型,采用相应对比方法,总结出五种砂体渐变类型和对比模式; 2.进行了系统的微构造研究,提出了储层受沉积后的差异压实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 11 种微构造类型,并利用水动力学方法及数值模拟手段,对微构造形成剩余油分布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3.运用静态、油藏工程及动态测试方法开展断层封闭性研究,总结出小断层封闭性的 6 种断层模式及定量研究断层的封闭性技术思路与方法。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关于系统的断层密封性研究,本论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对本区储层沉积微相、储层构形、砂体几何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不同沉积体的岩电特征、河道侧向迁移方向及储层的平面展布规律,同时对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及其对地下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5.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动态测试资料列入划分标准,使划分标准更加合理,将本区流动单元划分了四种类型,并对岩石物理相与流动单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6.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储层及流体性质在注水之后发生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表明,孔喉直径、孔喉比、微观非均质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发生改变;从储层基本特征、注入水与地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储层变化的机理与成因。并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对注水前后储层测井曲线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7.利用相控建模技术,建立了三维可视化的地质模型,依据现场实际资料进行多个实现的筛选,使得地质模型最大限度逼近地下地质体; 8.本论文有关开发后期剩余油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剩余油研究方面较为深入与系统的一次。依据工区实际油藏状况,对地质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提出了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两部分,一是油藏非均质性,二是开采的非均质,并从宏观与微观多方面对油藏剩余油的分布形式及潜力大小进行了量化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精细地层格架与微构造模型
1.1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1.2 构造格架与油层微构造特征
1.3 断层封闭性
第二章 储层沉积结构
2.1 沉积微相研究
2.2 储层结构分析
第三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1 非均质性的表征方法
3.2 宏观非均质性特征
3.3 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第四章 流动单元
4.1 流动单元研究的技术思路
4.2 渗流屏障分析
4.3 连通体分析
4.4 流动单元的划分
第五章 注水开发后储层及流体的变化规律
5.1 室内实验储层参数变化特征
5.2 注水前后储层宏观参数变化特征
5.3 注水前后储层微观参数变化特征
5.4 不同含水阶段储层参数变化研究
5.5 注水后储层岩石骨架发生变化
5.6 油藏流体性质变化特征
5.7 注水前后电性特征的响应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构造建模
6.2 沉积微相模拟
6.3 储层物性模拟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7.1 数值模拟
7.2 油藏工程及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剩余油
7.3 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
7.4 利用测试手段研究剩余油
7.5 微观实验研究
7.6 剩余油分布形式
7.7 研究成果实施成效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 2005-07-05
参考文献
- [1].潍北凹陷储层精细描述与有利勘探目标预测研究[D]. 张振宇.西南石油学院2005
- [2].陕北地区特低渗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郭顺.西北大学2011
- [3].非均质油藏的定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挖潜研究[D]. 张喜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