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十字架遭遇龙图腾——明清基督教与中国的宗教性文化对话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作者: 管恩森
导师: 高旭东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对话,错位,宗教性
文献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明清时期基督教入华,不仅具有宗教传播的意义,而且,也是中西文化双向交通的肇始,同时开始了与中国进行宗教文化对话的实践,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对话模式:宗教性文化对话。这种对话模式既保持了宗教性质和信仰内容,同时又在平等、认同的基础上努力去寻求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对中西双方“去中心主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西宗教、文化间为达成彼此的理解与会通而探索、实践的较为有效的途径,为中西异质文化交流提供了较好的对话范型.探讨这一对话模式的形成、发展、遭际,以及对话双方各自在宗教策略、文化含义上产生的不同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宗教文化对话的基本规律,遵循互相尊重、互为主体、互补互益、共同发展的对话原则,促进人类文明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的对话和发展。尤其是在今天,地区间的文化、宗教冲突不断升级,世界和平主义和反恐怖主义政策在全球化境遇下显得更为迫切并逼近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有必要对宗教间对话探索保持高度的警醒和充足的兴趣,这也是对全人类共同的未来负责。 我们将从宗教性文化对话的角度切入,分上下两编来探讨这一对话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冲突与破裂的过程及其内在缘由,揭示宗教性文化对话的艰难及其现代性启示。 上编内容阐述明清传教士入华后,摒弃带有鲜明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武力征服和精神殖民的策略,创造性地探索文化对话之路,通过文化披戴(acculturation)与身份认同(cultural identity)、经典诠释与文化会通、科技融入与文化支配(cultural domination)等方面来探讨基督教与儒学的有效对话。文化披戴是指外来宗教对本土文化的表层面貌如语言、风俗、服饰等方面的适应和尊重,这是达成文化对话的有效铺垫和必要前提。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入华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后积极学习中国语言,坚持用汉语与中国人交往并著书立说,赢得了明末社会的信任和接纳。同时,在与士林阶层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脱掉僧人服饰,而改穿儒士服装,积极寻求与中国士林阶层的认同,成功地实现了传教士身份的儒士化,这使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得入华传教士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变得复杂而有意味:一方面,有利于他们适应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积极开展文化对话,但另一方面,儒士化也规约并限制了他们的传教使命,他们更多地以中国儒士、朝臣的身份出现,而非具有独立地位并肩负信仰饭依的传教士,为后来的宗教文化冲突留下了隐患。 入华传教士具备较好的汉语基础和知识素养,因此,他们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宣讲基督教义,会通耶儒经典。在经典诊释中,罗明坚在《天主圣教实录》中提出“易佛”主张,而利玛窦《天主实义》则创造性地用中国先儒经典中的“天”、“上帝”契合基督教中的“天主”,指出二者都是对唯一真神的称谓,既承接了中国先儒的思想,又创造性地寻找到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桦接,“以中证西”,他的诊释目的在于“合儒”,也就是将基督教“儒学化”,借重儒学的传统为基督教取得合理的权威性和认同感,使基督教容易为中国文化所接受。而利安当的《天儒印》,尽管也同样是耶儒的互证互释,但却将利玛窦的论释策略更加推进和发展,是以基督教为主体,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诊释和注解儒学,“以西印中”,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将儒学“基督教化”,标志着基督教与儒学对话的深入,是基督教获得认同和接受并进入儒学文化传统内部之后,试图改造和建构新的信仰体系,是“合儒”之后“超儒”的理论化成果。从罗明坚《天主圣教实录》中的“易佛”、到利玛窦《天主实义》中的“合儒”,再到利安当《天儒印》中的“超儒”,这一带有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经典诊释策略,恰恰也表明并见证了基督教入华由最初的艰难尝试,到后来的寻求认同,再到扎根并兴盛后试图超越儒学的发展历程。 科技传教是利玛窦适应政策的一个方面,经过后来的传教士的沿袭和发展,却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尤其是在天文历法和舆地制图方面,更是显示了支配作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革新,也使传教事业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入,入华传教士通过科学技术的传播不但逐渐确立基督宗教的权威性,而且,通过科学技术的传播逐渐进入到中国的文化内部,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在某些重要领域如天文、历法、舆地制图、火炮制造、数学几何等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量,对中国文化、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明末社会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包括神学、伦理、哲学、科学、技术等等,都看作一个整体,统称为“天学”或“西学”,这也就是学界通常所说的“科技传教”所带来的文化对话。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传教带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来的“文化支配”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尤其在清初社会文化中,西洋传教士传播的天文历算和舆地制图,以及其他诸多领域的科学技术传入,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欧洲科技力量,在中国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领域发挥“文化支配”影响,进而遮蔽了中国固有科技力量的光辉。 下篇则通过“夷夏之争”、“正邪之争”、“权力之争”等探讨中西宗教、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由于明清社会发展的复杂以及基督教教会内部的纷争,宗教性文化对话同样也纠结着极其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一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明清基督教入华的意义创新
第二节 关涉概念的厘清和说明
上编 宗教性文化对话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章 欧罗巴的契丹梦: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前理解”
第一节 神奇的丝绸之国:5世纪前欧洲对中国的想象和知识
第二节 首次宗教对话尝试:七至九世纪大秦景教之流行中国
第三节 传奇般的契丹王国:13、14世纪使臣之游记中国
第二章 从“化中国”到“中国化”:明清基督教入华文化对话的艰难探索
第一节 全球化的大航海:地理大发现与发现“他者”的肇始
第二节 “上帝的连队”:耶穌会服从与灵活特质之融会
第三节 “化中国”还是“中国化”:文化对话的艰难选择
第三章 文化披戴与身份认同:宗教性文化对话的切入
第一节 语言学习:攀登巴别塔的天梯
第二节 服饰改扮:由僧而儒的文化选择
第三节 身份认同:传教士的儒士化定位
第四章 经典诠释与耶儒会通:宗教性文化对话的展开
第一节 易佛:《天主圣教实录》的诠释启示
第二节 合儒:《天主实义》的诠释目的
第三节 超儒:《天儒印》的诠释意义
第五章 科技传入与文化融入:宗教性文化对话的深化
第一节 契合与错位:科技传教中的文化对话
第二节 历法与舆地:科技传教中的文化支配
第三节 会通与节用:科技传教中的文化融入
下编 宗教性文化对话的冲突与破裂
第六章 “南京教案”中的“夷夏之辩”
第一节 信仰归化的激进:南京教案的直接诱因
第二节 “夷夏之辩”:破邪派的警示与意义
第七章 “历狱案”里的正邪之分
第一节 历狱案的缘起:“依西洋新法”暗窃正朔
第二节 “不得已”:卫道者的揭批与预警
第八章 “中国礼仪”背后的权力之争
第一节 从礼仪到政治:礼仪之争的扩大化
第二节 禁行礼仪与禁止传教:礼仪背后的权力之争
结语 从错位对话走向跨文化对话
第一节 错位对话: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第二节 和而不同:走向跨文化对话
主要参考文献
谢辞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元代基督教研究[D]. 黄子刚.暨南大学2004
- [2].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较研究(1860-1950)[D]. 张永广.华中师范大学2008
- [3].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D]. 徐炳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现代基督教福音派思想研究[D]. 董江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