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兔峨中心完小671407
摘要:语感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在具体的语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技巧,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与含义。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感训练
我们的教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学生求知明理的小空间。语文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语感,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使他们一听就明、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对小学生来说,语感主要指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在脑海里再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情味、意境及领会文章所隐含的意义的语感能力。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感受以及自己的学习探索,谈谈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的做法:
一、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好像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读也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达到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效果呢?
我们教师就要在朗读中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精美之处,反复品读,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做到:揣摩词句,领会意境;见景生情,情景交融。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精美文章,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学习中“聆听”作者的倾吐,领略作者笔下的人、物、情、景,用心去感受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体验语言文字在特定语言情境中所展现的生命力。这样,学生的语感就在朗读中受到了训练、得到了发展。而老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要注意技巧:
1.让学生会听、多听、乐读、多读。我们都晓得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引路人,要相信学生,要舍得将时间让给学生学习,充分把握好课堂40分钟的质量,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我们要充分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巧妙设计,让学生慢慢地、一步步地达到学习目的,从而使他们能体验到阅读的喜悦。
2.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在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把文章读通读顺,让他们初知课文大意后,接着进一步深入指导阅读,适时点拨、引导,使他们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各段之间的必要所在,逐步领悟到文本的思想内涵。
二、创设情境,训练语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从而拨动情感的旋律,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树立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动”起来的观念,使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觉,无拘无束地展示创造的才能。课堂氛围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他们才能真正地学到新知识、体会文本的境界。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为学生展开自由想像,进行创新活动、语感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品词较句,体验语感
1.比较词语。在推敲词语时我常用换词品评法,把句中所要推敲赏析的词语换成一个与之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味出运用哪个词语好,并懂得原词不换为好的理由。此种分析比较,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感。
2.句子比较。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时,我有意把“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改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带走了夏天的炎热”。通过对比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不但把黄黄的叶子比作扇子,而且把它当作了人来写,这样句子就显得更生动、形象,黄叶似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更点缀出秋天雨的五彩缤纷,给世界带来了清凉,从而也流溢出作者喜爱秋天的情感。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表情达意能力等语文素养会得以提升。
四、语言积累,语感升华
新课标提倡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教师可以设计文中优美的词句多让学生当堂背诵,鼓励他们多阅读名篇佳作,读而成诵,琅琅上口。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于是我在教学中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阅读的兴趣导航,也为他们的语言积累创造条件。我们还要努力创设让学生言语表达的活动,也就是让他们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的神妙,掌握言语之规律,领会言语之精髓,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使得文本的思想内涵得以延伸,从而让自身的语感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左右听、说、读、写质量的杠杆。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知中体验、在品味中涵泳、在积累中升华、在读写中运用,以培养语感、发展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焕发出活力、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林来发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方法[J].福建教育研究:综合版,2014,(1):36-37。
[2]赵建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4,(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