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肖像画与肖像画学著述研究

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肖像画与肖像画学著述研究

论文摘要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肖像画,是在人物画科呈衰微态势背景中异军突起。以往学界研究多关注十七世纪明末清初曾鲸波臣派的出现及艺术成就,但十八世纪的中国肖像画坛更具丰富性与活力。此时肖像画发展呈现多元风格,是与画家群所服务社会阶层密切关联的。十八世纪西方传教士画家进入内廷服务。按照帝王个人喜好,严格执行创作任务的中外宫廷画家通力合作,使此际宫廷肖像画呈现中西合壁的绘画风格。十八世纪文人仕宦阶层肖像画继续由波臣派写真风格引领;肖像画家与文人雅士交善往来,为其服务,在肖像创作中积极以文人审美趣韵为意旨,造就此类作品的整体风尚。服务于庶民百姓阶层的民间肖像画师,由于现实功用的大量需求,画作商品化倾向日益鲜明;虽不乏佳品,但整体而言,此领域肖像画制作模型化因素较强而创作性偏弱。中国传统肖像绘画历史悠久,作品存世量也颇丰,关于它的资料记载却零散简略。肖像画制作技术性含量较高,传统肖像画者累世积淀下来的技艺经验和心得口诀,常被视为行业宝典,家传或师徒秘授,多不肯轻易示人。至清,机缘条件会聚,传统肖像画学著述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得以较为集中的出现。它们是蒋骥《传神秘要》,丁皋《传真心领》,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肖像画界因诸种元素的涌动和影响,呈现蓬勃的生命力。本文从十八世纪中国皇家宫廷、文人仕宦、民间百姓三个阶层肖像绘画风格分析入手,通过肖像画作品与肖像画学论述相互印证,进行图像与文本,图像与图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释读分析。肖像画学著述是对中国肖像画历史的传统理论总结,也是当时肖像画状况的反映。绘画是技艺,但亦是观察方式,思维方法。中国传统肖像绘画自成体系,此体系具有完备认知世界与人生的理念、表现手法等。肖像画学著述的出现为研究传统肖像绘画提供一条从图像观看进入思想解读的途径。本文欲回溯中国传统肖像绘画的认知方式,进入到传统肖像画者内心,从其所言察其所思所想,由一个被忽略的角度来探讨中国传统肖像绘画的独特审美与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范围的确立
  • 1 中国传统肖像绘画名词定义
  • 2 主要研究对象
  • 二 此领域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研究结构说明
  • 第一章 十八世纪清代宫廷的肖像绘画
  • 一 清代宫廷传教士画家的肖像绘画
  • 1 关于清代宫廷传教士画家的到来
  • 2 清代宫廷传教士画家的肖像绘画
  • 二 清代宫廷中国画家的肖像绘画
  • 1 关于清代宫廷中国画家的身份
  • 2 清代宫廷中国画家的肖像绘画
  • 三 清代宫廷绘画的西风影响
  • 第二章 十八世纪传统肖像画学著述的集中出现
  • 一 十八世纪文人仕宦阶层的肖像绘画
  • 1 十八世纪服务于文人仕宦阶层肖像画家面临的变局
  • 2 以十八世纪扬州为例文人仕宦阶层肖像画状况分析
  • 二 十八世纪传统肖像画学"传神三论"
  • 1 蒋骥与《传神秘要》
  • 2 丁皋与《传真心领》
  • 3 沈宗骞与《芥舟学画编·传神》
  • 第三章 十八世纪民间肖像画制作
  • 一 民间肖像画家状况分析
  • 二 民间肖像画功用与制作
  • 第四章 围绕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肖像画学著述展开的研究
  • 一 中国传统肖像绘画起稿次序的寓意
  • 二 中国传统肖像画面部体感塑造
  • 三 中国传统肖像画之"传神"表达
  • 四 中国传统肖像画之审美评判与照式模型
  • 结语
  • 引用与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18世纪意大利美声唱法声乐艺术的教育[J]. 黄河之声 2016(05)
    • [2].论18世纪美声唱法五大学派的教学特点[J]. 黄河之声 2016(03)
    • [3].十八世纪法国对华贸易初探[J]. 法国研究 2012(02)
    • [4].孟德斯鸠对“礼仪之争”的解读[J]. 世界历史 2011(04)
    • [5].对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降温的思考[J]. 大众文艺 2010(19)
    • [6].清代刑科题本中的小农家庭经济——以527件服制命案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8(01)
    • [7].现实主义——以时间描述生活[J]. 考试周刊 2008(20)
    • [8].十八世纪英国治安法官司法实践[J]. 历史研究 2013(04)
    • [9].On the Aristocratic Control of Regime in the 18th-century England[J]. 科技信息 2010(25)
    • [10].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否得益于当时的科学发展[J]. 青春岁月 2013(17)
    • [11].18世纪德意志“阅读革命”[J]. 绥化学院学报 2018(12)
    • [12].十八世纪下半叶朝鲜使节对满服看法改变之原因——以《热河日记》《湛轩书》为中心[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11)
    • [13].德国修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发展及演变[J]. 金田(励志) 2011(12)
    • [14].试论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潮——从《图兰朵》说起[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15].农耕仪式与文明对话:十八世纪中国耕制度在欧洲的传播[J]. 东岳论丛 2018(11)
    • [16].青年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士人社会的“局外人”与儒学的新动向[J]. 清史研究 2010(03)
    • [17].朝鲜使节通过发式建构的满人形象及成因——以《燕行录》为中心[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标签:;  ;  ;  ;  ;  ;  ;  ;  ;  

    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肖像画与肖像画学著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