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野火病论文-王振国,陈秋双,余治国,陈天才,李栋梁

烟草野火病论文-王振国,陈秋双,余治国,陈天才,李栋梁

导读:本文包含了烟草野火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烟草,野火病,精准防控,技术研究

烟草野火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国,陈秋双,余治国,陈天才,李栋梁[1](2019)在《烟草野火病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烟草野火病的发生特点,选择低毒或营养调控药剂,按独用或混用的方式设置田间试验研究野火病的最佳防治方案。结果表明:在烟草团棵期以前,当野火病零星发生时,按首次20%噻菌铜悬浮剂1 000倍液,第二次1%诺尔霉素水剂1 000倍液+能量金800倍液+斯德考普1 500倍液,第叁次20%噻菌铜悬浮剂1 000倍液,均叶面喷雾,每次施药液600 kg/hm~2,间隔期10 d的方式进行处理,能有效控制团棵前野火病的发生。在烟草现蕾以后,当野火病零星发生时,按首次20%噻菌铜悬浮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第二次20%噻菌铜悬浮剂,第叁次1%诺尔霉素水剂,均稀释1 000倍液叶面喷雾,每次施药液750kg/hm~2,间隔期10 d的方式进行处理,能有效控制现蕾后野火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刘天波,秦崇,匡传富,李佳颖,滕凯[2](2018)在《拮抗菌群对烟草野火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引起的烟草野火病是我国烟草(Nicotiana tobacum)上的主要病害,应用拮抗菌群防治烟草野火病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对烟草野火病菌具有拮抗能力的3个高效菌群为试验菌群,大田小区试验施用于烟草,每次施用前及最后一次施用10d后取新鲜烟叶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草叶际微生物测序,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群与多样性分析,研究拮抗菌群对烟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拮抗菌群的叁个处理相比空白处理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菌属丰度显着较高,在菌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9.1%、90.82%和49.4%;α-多样性分析显示菌群B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β-多样性分析表明菌群C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差异最大;芽胞杆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的丰度与烟草病情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施用拮抗菌群提高了菌群间网络关系的整体复杂度,拮抗菌群中的主要菌属芽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寡养单胞菌属等与其他菌间的关系也更为紧密。本研究解析了施用拮抗菌群后烟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相互关系,为拮抗菌群定殖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王永崇[3](2018)在《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烟草野火病及其防治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野火病也称火烧病,是世界烟草生产区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由于近年来我国烤烟生产中大面积种植不具有抗野火病特性的品种以及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等原因,使得烟草野火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烟田发病率高达50%左右,严重者会造成绝产,成为影响我国烟草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发病原因:引发烟草野火病的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烟草专化型(图1),其短杆状的菌体两端钝圆,单极生1~4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可产生野火毒素。在26℃左右的最适温度环境中最为活跃,2~34℃均可生长。(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17期)

赵昌洲[4](2018)在《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预警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影响了烟草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建立了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预警系统,能够对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发生进行预测,为病害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发生的气象因素,建立了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病害增长模型,病害预测模型,提出了病害的药剂防治指标,并通过构建模型的功能需求完成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预警系统。利用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病情指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高姆比兹模型建立病害增长模型;采用经验选择法和相关消元法筛选关键气象预测因子,利用关键气象预测因子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的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允许损失率、产值损失率及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提出病害的药剂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当气象条件适合两种病害发生时,并且烟草赤星病的病情指数达到2.4时,烟草野火病的病情指数达到3.1时,就应该马上进行药剂防治;如果气象条件对两种病害的发生非常有利,那么当烟草赤星病病情指数达到2.4之前,烟草野火病病情指数达到3.1之前,就必须开始进行药剂防治。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立的病害增长模型、预测模型及防治指标部署到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预警系统中。系统基于Web平台进行开发,采用Python语言进行编译,主要使用Django框架进行搭建,采用MySQL数据库。网络上已发布了构建的系统,利用系统对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建模数据进行拟合度检验,得出结果,对于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预测的平均拟合率分别为88%和85%。从实践上看,本系统能够为烟农和烟草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科学的病害防治指导。(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谢丽芳,刘润生,申昌优,肖先仪,连海[5](2017)在《20%噻菌铜SC防治烟草野火病田间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野火病是赣州烟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防治该病的轮换药剂,进行了20%噻菌铜SC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野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SC 450倍液喷雾防治,每7 d 1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7 d,20%噻菌铜SC 45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67.81%;第2次用药后7 d、14 d分别为68.98%、73.70%。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菌铜SC 450倍液处理,对烟株生长无不良影响。20%噻菌铜SC对烟草野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灾害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谷纪涛[6](2017)在《两种拮抗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野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野火病是一种烟草细菌性病害,是烟草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能够通过空气、雨水等传播,具有爆发性,近年来野火病在烟草上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但是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对烟草产量产值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生产上尚不能根据野火病的发生程度对烟叶产量产值的损失及品质的影响进行评估。目前,烟草野火病的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化学药剂防治野火病存在病原菌抗病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烟草野火病对烟叶产量产值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评价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的直接抑菌效果,评价了两种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野火病室内、大田防病效果,并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野火病不同发病等级对烟草产量产值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对0、1、3、5、7、9级野火病叶片进行产量测定和产值评估,进一步测定各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野火病1、3、5、7、9级时,下部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3.00%、7.93%、10.49%、13.78%、17.87%;中部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60%、10.88%、12.47%、15.12%、20.49%;上部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4.7%、10.43%、12.36%、16.53%、18.51%;当野火病为5级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产值损失率分别为50.95%、41.73%、47.01%。通过连续流动法测定所采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感染野火病的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随着野火病发病等级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还原糖、总糖含量随着野火病发病等级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野火病的发生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较大,使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变差。2.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野火病菌的直接抑菌效果明显通过滤纸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两种拮抗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野火病菌的抑菌效果,推荐使用低浓度时,0.18g/L农用硫酸链霉素、100亿芽孢/L枯草芽孢杆菌、50亿芽孢/L多粘类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5mm、21.2mm、21.4mm,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抑菌效果分别为72.13%、71.64%、71.91%;推荐使用高浓度时,0.36g/L农用硫酸链霉素、200亿芽孢/L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L多粘类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3mm、23.5mm、22.1mm,各处理间也未达到显着差异,抑菌效果分别为74.23%、74.41%,72.87%。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菌的直接抑菌效果与农用硫酸链霉素相当。3.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能够提高烟草防御酶活性,室内控病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接菌+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烟草PAL活性;第1-11d枯草芽孢杆菌、接菌+枯草芽孢杆菌、接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的PPO活性相比于清水对照得到显着提高;第3d所有处理的CAT活性相比于清水对照显着升高,第7-11d接菌+枯草芽孢杆菌、接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相比于清水对照显着提高;第9d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接菌、接菌+枯草芽孢杆菌、接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相比于清水对照POD活性分别提高了0.55倍、0.60倍、1.21倍、1.21倍、1.08倍。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第21d农用硫酸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治疗效果分别为62.85%、64.24%、59.67%,农用硫酸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预防效果分别为68.08%、65.88%、57.12%。两种拮抗微生物菌剂能显着提高烟草防御酶活性,提高烟草抗病性。4.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分别为73.58%、67.49%经4次大田喷施处理,第四次处理后7d,枯草芽孢杆菌、农用硫酸链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效分别为73.58%、71.07%、67.49%,枯草芽孢杆菌、农用硫酸链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产量相比于清水对照分别提高了15.85%、9.70%、7.80%,产值分别提高了22.55%、11.93%、11.17%,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不论从烟叶产量产值还是烟叶的品质方面,野火病对烟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抑菌试验、酶活性测定试验、室内盆栽试验、大田控病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控制效果均较为理想,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两种菌剂可以应用在生产上防治烟草野火病。(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5-24)

段彦超[7](2017)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防治烟草野火病田间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46%氢氧化铜防治烟草野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46%氢氧化铜防治烟草野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生长安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7年08期)

陈焘,周玮,李宏光,赵松义,蔡训辉[8](2018)在《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草野火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引起的能够危害植株叶片、花、蒴果、种子等部位的细菌性病害,是世界上各主要产烟国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在我国,由于在近些年的烤烟生产中大面积种植不具有抗野火病特性的品种以及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等原因,使得烟草野火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日趋严重,逐步成为了影响我国烟草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烟草野火病的发病特点、分类、致病性分化、生理特性、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烟草野火病的病原学研究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为烟草野火病综合防治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1期)

谷纪涛,丁伟,余永旭,王振国,肖鹏[9](2017)在《烟草野火病对烟叶产量产值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烟草野火病对烟叶单叶质量、产值以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对下、中、上3个部位不同等级野火病烟叶的单叶质量、产值及化学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火病轻微发生时,烟叶产量和产值就会出现损失。各部位野火病烟叶的单叶质量、产值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着负相关;下部叶的总植物碱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着正相关,总氮含量、钾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显着正相关,而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着负相关;中、上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而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着负相关。综合分析,各部位野火病烟叶相比于0级对照,单叶质量、产值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增加,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减少。(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郑庆伟[10](2016)在《目前登记防治烟草野火病的农药产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2016年10月23日农药登记公告,在我国取得登记用于防治烟草野火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包括分装登记产品)共20个。现将防治烟草野火病农药产品的登记名称、生产企业、登记证号、总含量和剂型等相关信息整理如下,供山东、辽宁、吉林、云南、福建、贵州、安徽、江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河南以及黑龙江等烟草主产区农药销售商、植保专业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和(本文来源于《山东农药信息》期刊2016年06期)

烟草野火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引起的烟草野火病是我国烟草(Nicotiana tobacum)上的主要病害,应用拮抗菌群防治烟草野火病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对烟草野火病菌具有拮抗能力的3个高效菌群为试验菌群,大田小区试验施用于烟草,每次施用前及最后一次施用10d后取新鲜烟叶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草叶际微生物测序,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群与多样性分析,研究拮抗菌群对烟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拮抗菌群的叁个处理相比空白处理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菌属丰度显着较高,在菌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9.1%、90.82%和49.4%;α-多样性分析显示菌群B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β-多样性分析表明菌群C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差异最大;芽胞杆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的丰度与烟草病情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施用拮抗菌群提高了菌群间网络关系的整体复杂度,拮抗菌群中的主要菌属芽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寡养单胞菌属等与其他菌间的关系也更为紧密。本研究解析了施用拮抗菌群后烟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相互关系,为拮抗菌群定殖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烟草野火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振国,陈秋双,余治国,陈天才,李栋梁.烟草野火病防治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9

[2].刘天波,秦崇,匡传富,李佳颖,滕凯.拮抗菌群对烟草野火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王永崇.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烟草野火病及其防治图谱[J].农药市场信息.2018

[4].赵昌洲.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预警系统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

[5].谢丽芳,刘润生,申昌优,肖先仪,连海.20%噻菌铜SC防治烟草野火病田间药效试验[J].生物灾害科学.2017

[6].谷纪涛.两种拮抗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野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

[7].段彦超.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防治烟草野火病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农业信息.2017

[8].陈焘,周玮,李宏光,赵松义,蔡训辉.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9].谷纪涛,丁伟,余永旭,王振国,肖鹏.烟草野火病对烟叶产量产值及化学成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10].郑庆伟.目前登记防治烟草野火病的农药产品[J].山东农药信息.2016

标签:;  ;  ;  ;  

烟草野火病论文-王振国,陈秋双,余治国,陈天才,李栋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