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

基于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

一、基于第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颜光[1](2018)在《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也快速的发展,许多新技术不断的浮现,同时支持新技术的硬件设备也渐渐的普及。国内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校园网络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大量新的应用不断呈现,早期建设的校园网络已无法满足现在师生对网络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给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好的网络应用环境,本课题拟为某高职院校打造一个高速、安全、便捷、绿色的校园无线网络以及对有线网络进行千兆接入更新。无线校园网络与学校有线网络相融合,在网络管理、校园网认证上均实现了统一,校园网络结构进一步简化,网络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包括访问速度以及效率等。根据对该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进行调查分析,我们着重对该高职院校的整体网络架构进行了新的设计和规划。主要选择了更加合适的三层网络结构,对核心网络也进行了设计和规划,同时对核心设备进行了升级,如交换机,防火墙等。通过改造促进了校园网络中新设备与老设备的兼容性更加合理。随着学校新的应用系统出现,各服务器的运维变的很困难。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课题研究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改造的方案,充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且使数据得到了更可靠的保障。为解决光纤管网覆盖范围小的问题,设计了满足网络、视频监控等系统建设要求的骨干光纤管网方案。随着设备越来越多,原有机房已经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本文论述了校园网的现状、分析了校园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升级改造方案,详细阐述了相关主要设备的选型标准。为了满足全校师生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本次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方案新增了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经过高校网络的升级换代,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虚拟化使服务器管理更加科学方便,提高了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双活存储系统使数据安全更加安全;新骨干光纤管网已基本覆盖了校区的重要场所。新的中央机房也为整个校园网的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质量上乘,环境稳定。高清晰度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安全与发展。总体而言,本次校园网升级方案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马骏[2](2019)在《基于层次化模型的敏捷校园优化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与因特网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现阶段,因特网已经充分渗入到了生活、学习中的各个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起,各国政府加强了对校园网建设的重视与投资力度,目前各高校基本都有较为完整的校园网络结构。在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除建设各类应用外,应该选择网络结构清晰、运维高效、配置精简、可拓展性强的组网方案。论文首先介绍了因特网的发展史以及校园网建设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校园网存在的不足,例如:网络地址转换(Net Address Translation,NAT)多层嵌套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网络环路带来的广播风暴问题,校园网网络框架复杂增加了运维难度以及校园网主干链路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化的敏捷校园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堆叠技术以及关键节点部署包守恒算法(Packet conservation algorithm for Internet,IPCA)以达到简化校园网网络框架结构,精简相关网络配置,提高网络稳定性以及提高故障定位准确率的效果。同时,从网络结构,资源利用率以及管理效率相关维度与传统校园网框架进行对比,体现该方法的优势。校园网建设等同于一个中、大等规模的园区网,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园区网更加复杂与多元。敏捷校园优化方法是否能满足当前人们对校园网的需求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去发现,论文对相关思路进行了应用实践,并描述了其具体应用效果。

汤锦团[3](2019)在《某高校校园网虚拟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怎样保障稳定持续的校园网服务来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的需要,成为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事项。本文以作者工作八年的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校园网为设计对象,梳理实际工作过程中校园网存在的问题——在其他同类型高校校园网中亦普遍存在,通过虚拟化技术来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网,希望能够对同类型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重点解决了如下问题:1.未能充分利用冗余设备。传统网络中使用STP和VRRP时,STP通过阻断环路的方式提供冗余,虽然可以保障某一台设备在故障的情况下仍然不断网,但是设备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使用VRRP协议有类似的问题。本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原来两台做冗余的设备,虚拟化成一台,此时两台设备同时工作,不存在环路问题,且性能是两台的总和,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2.节点层次多,管理复杂。校园网经常使用级联、堆叠等方式来扩容和延伸,以级联为例,当其中一台设备有故障时,下联的设备便会全部断网。堆叠设备虽然可以将几台设备堆叠在一起,但是上联的主设备一旦有故障,同样造成全部断网。因此,采用虚拟化技术设计“同层虚拟化+上下层链路聚合”的网络结构,可以减少设备的节点,简化拓扑,从而减低故障率且易于管理。3.安全环节多且薄弱。机房内部署IPS、出口防火墙、WEB防火墙等,节点多,但防护作用不明显,且容易成为瓶颈。本文采用虚拟化防火墙的方案,将两台防火墙虚拟化成一台部署在出口,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策略,提高安全性能,虚拟化后的防火墙还可以再虚拟出多个防火墙用于其他区域防护。4.重接入,轻核心。由于传统的认证节点、安全过滤都做在接入层,使得接入层的配置变成日常维护不必要繁重的工作。本文采用扁平化的设计方案,将接入层的认证节点及安全过滤的部署都上收至核心,核心的虚拟化,使得认证效率大幅提高,也可灵活地制定安全策略,弱化下层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本文重点围绕虚拟化技术与传统方式组网对比显示出其优越性,并结合作者的“同层虚拟化+上下层链路聚合”设计思想,通过实际环境测试,总结出该方法可以解决同类型高校校园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李开丽[4](2018)在《职业院校校园网络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方式影响着传统教育模式。校园网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建设完善可靠的数字校园网是各职业院校的重点工作。校园网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学生管理、校园安全等深入结合,实现学院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本文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建设为背景,就目前职业院校校园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立足于实际应用,设计出一套适合职业院校的校园网建设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校园网规划不合理、网速慢、网络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论文首先对职业院校的校园网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做出整体规划方案,提出最终达到的目标要求。校园网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程,其设计与实施是本论文的重难点,需要用到许多相关技术,如VLAN、三层交换、IS-IS、NAT、ACL等,这些技术在文中都有全面地介绍。根据本校的校园规模和师生需求,本设计采用了典型的网络建设三层物理结构模式,三层从高到低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各层的功能不同,设计时的设备选型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一个优良的校园网不但要有合理的拓扑结构,还应有合理的VLAN及IP地址规划,因此,本论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详细规划了 VLAN和IP地址。文章的最后,利用eNSP软件,模拟仿真了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网,通过配置,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的主要功能,仿真结果体现了校园网络的带宽增加、链路备份、负载分担等特性。

陈耀[5](2015)在《基于三层交换的虚拟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应用三交换技术作为局域网搭建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流行的方式。基于三层交换的虚拟局域网技术主要采用VLAN技术对网段进行划分,可以满足校园网络应用中不同方式的网络访问与应用。其对复杂的数据和不同类型的数据都具有良好的网络传输效能。文章首先对三层交换技术进行介绍,主要介绍涉及到的VLAN技术和三层交换技术原理。其次根据学校局域网应用特点设计基于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虚拟局域网,对网络结构设计和VLAN规划设计进行介绍。最后,针对基于三层交换的虚拟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实现介绍虚拟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和系统的调试。

熊敏[6](2013)在《校园网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络已成为各学校的一项基础设施平台,并被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个能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是组建校园网服务于教学的根本目的。论文分析了国内外校园网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校园网功能及建设原则,以先进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为目标。以一中学校园网为案例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论文主要阐述目前在校园网建设中比较先进的三层交换、虚拟局域网等技术,采用VLAN(虚拟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同时分析了采用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实现校外用户对校园网内部资源的远程访问,便于教师根据需要在校外也能及时访问校园网内部资源、处理各类事务。设计中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交换设备,可以为校园网扩容预留充分空间。在安全性方面,校园网出口处通过防火墙、路由器的设置,以及配置接入控制列表(ACLs),对数据流进行过滤,便于限制网络中的通讯数据类型和限制网络的使用者或使用设备,从而实现内外网的安全隔离和防护。论文还结合实际应用对影响网络性能的一些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殷焕炯[7](2013)在《普通高职院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校园网络的建设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立一个适合学院发展的网络,对学院行政管理能力的提高、教学条件的提升以及办学实力的增强,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绍职院从2000年建校以来,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网络已很难满足教师办公、学生学习的需求。故对原有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本论文以绍职院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为背景,作者参与了整个校园网升级改造项目的立项、需求分析、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等工作。分析了当前网络的现状与不足,根据用户需求,对网络的规划、拓扑结构、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学院当前发展的网络改造详细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对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主要分析了绍职院原有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网络稳定性差、主干网容量不足、管理困难、网络安全性差等问题。2.论文对校园网升级改造项目中的主要技术:VLAN、三层交换、NAT、身份认证等技术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网络拓扑结构、主干链路、核心交换平台、出口平台、服务器及存储平台、机房环境平台、网络安全平台七个方面对校园网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解决了原有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既定目标。另外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资金投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对校园云服务平台做了较详细的设计。

郑琦[8](2013)在《基于“福建商贸学校”校园网络工程设计的研究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已经提到了更重要的日程中,网络设备升级及方案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中职校园网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及信息交流等提供综合校园、机房等网络环境。因此,建立高速、安全、稳定、高效的校园网,提供一个功能稳定、扩展性较好、适合现代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网络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是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的。当前,各级院校都意识到了校园网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校园网络应用己经成为国内外网络应用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本论文主要以“福建商贸学校校园网络工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际工程建设为背景,通过对原有校园网络进行分析,了解原有网络应用的现状,研究了校园网改造和建设的关键技术,采用了虚拟网络技术、网络无线技术等,针对福建商贸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校园网络改造解决方案。方案采用基于三层交换的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网主干,以三层网络架构为基础进行打造设计“千兆到交换、百兆到桌面”的应用型多功能校园网络。连接设备选择了防火墙,校园网内部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个层次组成,通过专线与租用电信的1000M光纤接入internet网,以此来满足校园网络的应用需求。论文重点对网络端口流量控制,网络VPN解决方案、无线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作了详细论述。本论文作者是福建商贸学校校园网工程建设的主要项目研究、调研、开发应用等主要技术人之一,参加了该项目的学校项目需求分析、网络安全系统设计及校网络硬件设施方案设计,主要负责无线网络方案以及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当前的中职校园网建设及校园网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海滨[9](2013)在《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优化改造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对高校校园网的应用发展与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莆田学院原有校园网结构及网络运行安全现状入手,就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策略部署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设计,提出了适合学院校园网发展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和解决方案。网络结构设计采用了一个由多核心设备构成的三级网络架构,核心层采用了千兆路由交换设备,并进行集中与分级的网络管理模式;接入层、汇聚层与核心层的连接速度达到应对远程教育、网上教学、流媒体、多媒体等业务需求;校园网安全防范能力提升,网络体系的自身免疫力得以提高,改造了不适应网络发展和应用的薄弱环节,使得网络资源实现优化组合,整个网络体系源于安全。系统利用OSPF与静态路由策略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负载均衡等许多网络应用实际问题,对网络分级结构中的路由设计、L2环路解决方案、安全策略部署等影响网络可用性和抗攻击能力的关键性环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学院校园网通过优化改造与升级建设后,校园网具有了安全可信的网络安全架构,形成了三级多核心环形多业务安全网络系统;为各类网络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基础平台,为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高性能、高带宽、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基础环境。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

郭春光[10](2013)在《三层交换技术研究及在高职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支撑,对于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既需要立足本校实际和网络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又要求具有自身特色和个性化。充分发挥校园网实现办公、教学、实验实训、科研、图书馆等校园所有功能的重要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平台。随着我院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压力,为了促进我院现代化教育的进程,校园网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的校园网建设为背景,对学院新校区现状和老校区现有校园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工程思想对校园网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重点介绍了校园网的组网规划设计与实施。根据校园网的建设原则和设备分布情况,规划了学院网络拓扑结构,深入探讨了组网技术,切合实际情况选择网络设备,并进行整体网络规划和设备有效配置。此外,学院校园网的实现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本文简单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最后对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做了简要说明。

二、基于第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第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高职院校校园网研究现状
    1.3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的概况
    1.4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5 本章总结
第二章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现状研究
    2.1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现状
    2.2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 网络结构问题、主干核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
        2.2.2 服务器管理以及数据的安全
        2.2.3 光纤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2.2.4 中央机房较陈旧
    2.3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升级改造总体需求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网络升级改造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3.1 多核心结构
    3.2 VLAN技术
    3.3 防火墙
    3.4 三层交换技术
    3.5 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
    3.6 双活存储技术
    3.7 VPN技术
    3.8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4.1 校园网建设需求
    4.2 网络改造实施的基本原则
    4.3 校园网改造的总思路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升级方案的设计
    5.1 校园网建设的组网技术规范
    5.2 无线场景建设
    5.3 网络分层设计思想
    5.4 校园网骨干网络的总体设计
        5.4.1 核心层的设计
        5.4.2 汇聚层的设计
        5.4.3 接入层设计
        5.4.4 校园网无线覆盖的总体设计
        5.4.5 综合布线
    5.5 校园网络IP地址以及VLAN的规划
        5.5.1 Vlan简介和功能
        5.5.2 Vlan的规划
        5.5.3 IP地址规划
    5.6 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
        5.6.1 校园网安全建设依据
        5.6.2 安全体系架构的设计
        5.6.3 校园网主要安全设备的指标
    5.7 数据中心设计
        5.7.1 建设原则
        5.7.2 项目规划设计
        5.7.3 设备采购数量
    5.8 校园网主要设备的选型及清单
    5.9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2)基于层次化模型的敏捷校园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与应用
        1.2.1 国内外技术现状
        1.2.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2.3 未来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1 敏捷校园方案概述
    2.2 IPCA技术
    2.3 SVF超级虚拟化
    2.4 交换机的堆叠
    2.5 CSS集群交换机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层次化的敏捷校园优化思路
    3.1 校园网设计目标
    3.2 常规性原则
    3.3 敏捷校园与传统校园网比较
    3.4 敏捷校园设计框架与思路
        3.4.1 校园网设计框架
        3.4.2 核心层改造思路
        3.4.3 汇聚层改造思路
        3.4.4 接入层规划思路
        3.4.5 VLAN规划
        3.4.6 IP地址规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敏捷校园网结构设计
    4.1 敏捷校园框架设计
        4.1.1 逻辑框架设计
        4.1.2 网络实体架构设计
    4.2 IPV6 业务兼容性承载方案
        4.2.1 IPV6 兼容概述
        4.2.2 接入层IPV6 兼容设计
        4.2.3 汇聚层IPV6 兼容设计
        4.2.4 核心层IPV6 兼容设计
        4.2.5 园区出口IPV6 兼容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敏捷校园关键应用实现
    5.1 交换机的堆叠
        5.1.1 堆叠卡组建堆叠
        5.1.2 业务卡组建堆叠
        5.1.3 堆叠故障处理方法
        5.1.4 效果分析
    5.2 交换机的集群的安装与组建
        5.2.1 集群交换机的安装
        5.2.2 通过业务口组建集群
        5.2.3 集群卡故障处理
        5.2.4 业务卡故障处理
        5.2.5 效果分析
    5.3 IPCA原理与实现
        5.3.1 IPCA应用场景
        5.3.2 网络级丢包统计模型
        5.3.3 设备级丢包统计
        5.3.4 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某高校校园网虚拟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虚拟网络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1.3.1 本文主要内容
        1.3.2 本文主要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虚拟网络技术的演进
    2.1 网络虚拟化技术
    2.2 交换机集群技术演进
        2.2.1 级联
        2.2.2 堆叠
        2.2.3 集群
        2.2.4 设备虚拟化
    2.3 MSTP+VRRP与虚拟化组网
        2.3.1 MSTP+VRRP组网
        2.3.2 虚拟化组网
        2.3.3 分析对比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网络设备虚拟化在某高校中的应用
    3.1 交换机虚拟化
        3.1.1 基本概念和原理(以锐捷网络的VSU为例)
        3.1.2 VSU的特点
        3.1.3 交换机虚拟化的典型应用
    3.2 路由器虚拟化
        3.2.1 路由器虚拟化的工作原理
        3.2.2 高校网络虚拟化路由器的部署
    3.3 防火墙虚拟化
        3.3.1 防火墙虚拟化的工作原理
        3.3.2 高校网络虚拟化防火墙的部署
    3.4 网络虚拟化更好为云计算服务
        3.4.1 网络虚拟化技术激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潜力
    3.5 网络虚拟化有助于提升网络安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高校校园网改造需求分析与设计
    4.1 某高校校园网现状
        4.1.1 总体概况
        4.1.2 目前网络拓扑图
        4.1.3 分析本单位的校园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 方案设计
        4.2.1 设计目标
        4.2.2 网络建设内容及要求
        4.2.3 设计原则
    4.3 虚拟化组网设计
        4.3.1 出口设计
        4.3.2 核心层设计
        4.3.3 汇聚层设计
        4.3.4 接入层设计
    4.4 设备选型
        4.4.1 核心层设备选型
        4.4.2 汇聚层设备选型
        4.4.3 接入层设备选型
    4.5 VLAN及IP表规划
    4.6 端口规划
    4.7 安全设计
        4.7.1 设备安全模块
        4.7.2 所有设备的基本安全配置
        4.7.3 网络设备做安全策略
    4.8 网络管理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同层虚拟化+上下层链路聚合”构建与实现可靠的校园网
    5.1 VSU同层虚拟化的配置
        5.1.1 核心层配置
        5.1.2 显示VSU相关信息
    5.2 上下层链路聚合的配置
        5.2.1 核心层与汇聚层的链路聚合配置
    5.3 测试结果
        5.3.1 方法
        5.3.2 结论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职业院校校园网络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校园网整体规划
    2.1 校园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
    2.2 校园网的需求分析
    2.3 校园网整体规划方案
    2.4 校园网建设的预期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网建设的关键技术
    3.1 虚拟局域网技术
        3.1.1 VLAN技术介绍
        3.1.2 VLAN帧结构
        3.1.3 VLAN的类型
    3.2 链路聚合技术
        3.2.1 链路聚合技术介绍
        3.2.2 链路聚合的作用
    3.3 MSTP技术
    3.4 三层交换技术
        3.4.1 三层技术交换原理
        3.4.2 三层交换的特点
    3.5 IS-IS路由技术
        3.5.1 IS-IS路由技术介绍
        3.5.2 IS-IS的特点
    3.6 VRRP技术
    3.7 ACL技术
        3.7.1 ACL技术介绍
        3.7.2 ACL包过滤规则
        3.7.3 ACL配置命令
    3.8 DHCP技术
        3.8.1 DHCP应用场景
        3.8.2 DHCP地址池
    3.9 NAT技术
        3.9.1 NAT技术介绍
        3.9.2 NAT的分类及应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网网络结构规划设计
    4.1 校园网拓扑结构规划
    4.2 校园网分层结构设计
        4.2.1 核心层设计
        4.2.2 汇聚层设计
        4.2.3 接入层设计
    4.3 IP地址规划及VLAN规划
        4.3.1 IP地址规划
        4.3.2 VLAN规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校园网设计实现仿真
    5.1 eNSP仿真软件
        5.1.1 eNSP软件介绍
        5.1.2 终端设备的使用
        5.1.3 云设备使用方法
        5.1.4 交换机使用方法
        5.1.5 路由器使用方法
    5.2 校园网功能实现方法
        5.2.1 设备的基本配置
        5.2.2 VLAN和接口的基本配置
        5.2.3 Eth-trunk和MSTP配置
        5.2.4 三层交换和IS-IS配置
        5.2.5 VRRP和ACL配置
        5.2.6 DHCP和NAT配置
    5.3 校园网功能结果仿真
        5.3.1 链路聚合仿真结果
        5.3.2 MSTP仿真结果
        5.3.3 IS-IS路由仿真结果
        5.3.4 VRRP仿真结果
        5.3.5 ACL仿真结果
        5.3.6 DHCP仿真结果
        5.3.7 NAT仿真结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校园网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校园网建设的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VLAN 技术
        2.1.1 VLAN 的综述
        2.1.2 VLAN 的工作原理
        2.1.3 使用路由器进行 VLAN 间路由
        2.1.4 VLAN 的组建
        2.1.5 VLAN 的发展趋势
    2.2 VPN 技术
        2.2.1 VPN 技术
        2.2.2 VPN 隧道协议
        2.2.3 VPN 加解密技术及身份验证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网设计与实现
    3.1 校园网组建需求分析
        3.1.1 网络功能目标
        3.1.2 内部网络需求分析
        3.1.3 安全需求分析
        3.1.4 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3.1.5 网络性能需求分析
    3.2 网络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
        3.2.1 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
        3.2.2 层次结构的设计原则
        3.2.3 组网技术选择
        3.2.4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3.3 校园网内 VLAN 的设计
        3.3.1 校园网中 VLAN 的设计原则
        3.3.2 校园网中的 VLAN 规划
        3.3.3 校园网的配置
    3.4 校园网内 VPN 的实现
        3.4.1 VPN 的实现方法
        3.4.2 VPN 在校园中的应用与配置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网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分析
    4.1 校园网络安全性能分析
        4.1.1 校园网络中容易存在的安全问题
        4.1.2 校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1.3 校园网络防病毒策略
    4.2 校园网安全的应用分析
        4.2.1 防火墙配置
        4.2.2 配置安全 ACLs
    4.3 网络性能的影响因素
        4.3.1 网络协议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3.2 其它因素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4 校园网数据库性能分析及实际应用
        4.4.1 校园网站数据库的构成与特点
        4.4.2 影响校园网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因素
        4.4.3 数据库的优化方法
        4.4.4 学校门户网站的数据安全管理
        4.4.5 数据流量分析
        4.4.6 常见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普通高职院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1.2.1 国外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1.2.2 国内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1.2.3 绍职院校园网建设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校园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2.1 主干网的拥挤问题
        2.1.1 主干网容量的不足
        2.1.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2 广播风暴问题
        2.2.1 网络的广播风暴
        2.2.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3 数据传输的性能问题
        2.3.1 数据的传输性能
        2.3.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4 网络安全问题
        2.4.1 网络安全概述
        2.4.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5 虚拟化技术
        2.5.1 校园网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挑战
        2.5.2 虚拟化技术概述
        2.5.3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2.6 云计算
        2.6.1 云计算的特点及优势
        2.6.2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
        2.6.3 典型的云计算体系结构
        2.6.4 云计算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2.6.5 云计算和3G关系
第3章 高职院校网络的规划设计
    3.1 前言
        3.1.1 以绍职院校园网为例
        3.1.2 设计原则
        3.1.3 校园网总体设计目标
    3.2 网络环境体系规划设计
        3.2.1 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
        3.2.2 主干链路设计
        3.2.3 核心交换平台设计
        3.2.4 出口互联平台设计
        3.2.5 服务器及存储平台设计
        3.2.6 机房环境平台设计
        3.2.7 网络安全平台设计
    3.3 校园云服务平台的设计
        3.3.1 服务器资源池的搭建
        3.3.2 以太网组网
        3.3.3 存储的设置
        3.3.4 校园云服务管理平台
第4章 高职院校网络的具体实施
    4.1 地址规划
        4.1.1 IP地址规划
        4.1.2 VLAN规划
    4.2 基于锐捷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案
        4.2.1 核心交换机的配置实施
        4.2.2 汇聚交换机的配置实施(以A区为例)
        4.2.3 机房交换机的配置实施
    4.3 网络安全平台的具体实施
        4.3.1 防火墙的部署与配置
        4.3.2 基于锐捷的RG-SAM系统
        4.3.3 网络防病毒
第5章 结论
    5.1 网络改造总结
    5.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8)基于“福建商贸学校”校园网络工程设计的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校园网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改造前我校校园网络建设现状
        1.2.1 网络设备及规模的现状
        1.2.2 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及应用的现状
        1.2.3 学校校园网络扩充升级现状
        1.2.4 学校校园网存在问题
    1.3 校园网建设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网络组网技术简介
        2.1.1 以太网技术概述
        2.1.2 VLAN 技术
        2.1.3 无线网络技术
    2.2 三层交换技术简介
    2.3 路由选择协议的详细介绍
        2.3.1 静态路由
        2.3.2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介绍
    2.4 网络安全技术简介
    2.5 小结
第三章 校园网系统需求分析
    3.1 学校基本情况概述
    3.2 原校网络基本结构分析
    3.3 校园网络现状分析
    3.4 校园网建设的需求分析
        3.4.1 校园网的设计需求
        3.4.2 校园网的功能需求
        3.4.3 校园网的性能需求
    3.5 网络工程建设规划模型选择
    3.6 校园网络的升级需求
        3.6.1 快速安全的校园网需求
        3.6.2 无线网络的建设需求
        3.6.3 防火墙应用校园管理需求
    3.7 校园网总体需求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网系统总体设计
    4.1 学校校园网主要区域网络设计
        4.1.1 校园网络学生宿舍区域拓扑设计
        4.1.2 校园网络教学楼设计
        4.1.3 校园网办公楼网络设计
    4.2 学校网络端口控制、无线网建设的设计
        4.2.1 校园网络安全设计原则
        4.2.2 校园网络流量控制
        4.2.3 校园网络流量控制策略的设计
    4.3 校园网络无线网络应用设计
    4.4 网络设备选型设计
        4.4.1 校园中心交换机及路由器设备选型
        4.4.2 接入层交换机及终端设备选型
        4.4.3 服务器选型
    4.5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4.5.1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简介
        4.5.2 综合布线系统依据的标准
        4.5.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5.4 学校园网布线应用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学校校园网络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与实现
    5.1 校园网网络工程改造的实施
        5.1.1 分区块网络改造计划
        5.1.2 网络工程实施步骤及过程
        5.1.3 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工程改造
    5.2 校园网络建设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5.3 校园各楼宇网络工程配置设计及实现
    5.4 无线网络具体实现
    5.5 多媒体网络集中管理编程代码设计
        5.5.1 远程启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2 客户与服务器的连接
        5.5.3 远程关机
    5.6 静态 IP 自动配置的实现编程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网络管理
    6.1 网络测试及网络功能验证
    6.2 网络管理原则
    6.3 理平台和网络设备管理
    6.4 配置信息及故障排查管理
    6.5 认证的策略管理、特性管理
        6.5.1 认证的策略管理
        6.5.2 特性管理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7.1 文总结及不足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优化改造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和特色
    1.3 论文内容和安排
第二章 网络优化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2.1 三层多核心网络结构概念
    2.2 OSPF协议技术
    2.3 三层交换技术
    2.4 接入控制技术802.1x
    2.5 小结
第三章 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3.1 校园网现状与问题分析
    3.2 校园网建设基本需求
        3.2.1 应用需求
        3.2.2 组网需求
        3.2.3 安全需求
        3.2.4 网络管理需求
        3.2.5 用户管理需求
        3.2.6 网络出口的需求
        3.2.7 强大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3.3 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优化改造的主要内容
    3.4 小结
第四章 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优化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网络结构设计
        4.2.1 三层网络结构设计
        4.2.2 核心层骨干网设计
        4.2.3 汇聚层区域设计
        4.2.4 接入层区域设计
    4.3 网络路由及服务设计
        4.3.1 路由设计
        4.3.2 DHCP服务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4 网络边缘安全设计
        4.4.1 多出口链路设计
        4.4.2 双平衡设备设计
        4.4.3 防火墙系统
        4.4.4 DMZ区域设置
        4.4.5 认证和审计
    4.5 综合布线规则
        4.5.1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结构化
        4.5.2 综合布线要点
        4.5.3 中心机房布线
        4.5.4 标识规范性
    4.6 小结
第五章 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优化改造的实现
    5.1 网络结构实现
        5.1.1 区域规划的实现
        5.1.2 核心层实现
        5.1.3 汇聚层实现
        5.1.4 接入层实现
    5.2 综合布线实现
    5.3 网段分配
    5.4 应用地址和Vlan规划
    5.5 网络边缘安全系统部署
        5.5.1 OSPF路由实现
        5.5.2 防火墙部署
        5.5.3 DMZ区域实现
        5.5.4 网络行为管理
        5.5.5 认证和审计的实现
        5.5.6 网管系统用户管理的实现
        5.5.7 地址分发的实现
    5.6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缩略词
参考文献

(10)三层交换技术研究及在高职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校园网建设的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校园网系统需求分析
    2.1 老校区校园网系统现状
    2.2 老校区校园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2.3 校园网系统的需求分析
    2.4 小结
3. 组网规划设计与实施
    3.1 组网设计原则
    3.2 组网技术研究
        3.2.1 三层交换技术
        3.2.2 虚拟局域网
    3.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3.4 网络设备选型
        3.4.1 设备需求分析
        3.4.2 设备选型一览表
    3.5 网络规划
        3.5.1 网络规划思想
        3.5.2 IP地址划分
        3.5.3 实施
    3.6 设备配置
    3.7 小结
4.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
    4.1 综合布线介绍
    4.2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
        4.2.1 传输介质介绍
        4.2.2 布线器材
        4.2.3 布线工具
    4.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3.1 工作区子系统
        4.3.2 水平子系统
        4.3.3 垂直干线子系统
        4.3.4 管理子系统
        4.3.5 设备间子系统
        4.3.6 建筑群子系统
        4.3.7 进线间
    4.4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
    4.5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4.6 小结
5. 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
    5.1 校园网一般应用系统
        5.1.1 WWW
        5.1.2 DNS
        5.1.3 FTP
        5.1.4 E-MAIL
        5.1.5 DHCP
    5.2 教学管理系统
        5.2.1 后台管理系统
        5.2.2 基于Web的教学管理系统
6. 结束语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四、基于第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 颜光.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基于层次化模型的敏捷校园优化方法[D]. 马骏.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3]某高校校园网虚拟化设计与实现[D]. 汤锦团. 厦门大学, 2019(07)
  • [4]职业院校校园网络设计及实现[D]. 李开丽.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5]基于三层交换的虚拟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 陈耀. 信息通信, 2015(04)
  • [6]校园网设计与性能分析[D]. 熊敏.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7]普通高职院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 殷焕炯.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5)
  • [8]基于“福建商贸学校”校园网络工程设计的研究与实施[D]. 郑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9]莆田学院校园网网络优化改造的设计与实现[D]. 郭海滨.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10]三层交换技术研究及在高职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D]. 郭春光. 郑州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基于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VLAN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