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C)为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又称氟甲砜霉素,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兽用合成抗生素。该药作用机理同氯霉素,却显示出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抗菌活性。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市以来,氟苯尼考以其广谱、高效、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泛、安全、动物专用、耐药性发生率低等特点,在国内外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广泛应用。因此,了解和掌握氟苯尼考在水生生物体内代谢及消除规律,对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首先查阅了大量有关氟苯尼考检测方法的文献报道,通过筛选、优化,建立了适合牙鲆体内氟苯尼考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本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液,样品通过超声波提取和离心后,用正己烷除去提取液中脂肪,经蒸发浓缩,残渣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溶解定容,0.22μm滤膜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柱采用ODS– C 18柱(250 mm×4.6 mm,填料粒度5μm);流动相为V(CH3CN): V(H2O)= 30 : 70;柱温35℃;流速0.75 mL·min-1 ;进样量20μL;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VWD);紫外检测波长为224 nm,外标法定量。不同浓度水平下对牙鲆空白肌肉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氟苯尼考的平均回收率为86.83 % 103.30 %,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10 %,检测限为0.05μg·mL-1,符合药残检测的要求。本文采用连续5 d口服氟苯尼考(50 mg·kg-1)、单次口服氟苯尼考(80 mg·kg-1)和肌肉注射氟苯尼考(10 mg·kg-1)等3种不同给药方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鲆体内的氟苯尼考的药物浓度,试验结果采用Origin 7.5数据处理软件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单次口服和肌肉注射结果用DAS 2.1.1药代软件处理,采用二室模型分析,得出代谢动力学参数值,首次研究了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消除规律。得出结论如下:1、连续5 d口服氟苯尼考50 mg·kg-1,停药后第1 d肌肉中的氟苯尼考浓度明显低于肝脏、肾脏和血液中的浓度。10 d以后肌肉和血液的药物浓度相近,而且氟苯尼考在肌肉和血液中残留消除情况相似,残留量相对较小,而消除速率均快于肝脏。相关研究的比较表明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消除较其他抗菌类药物快。当可食用组织中的氟苯尼考残留限量为0.1μg·g-1,在本试验养殖环境下推算,牙鲆养殖过程中的平均温度为1618℃,建议休药期≥18 d(用温度与时间乘积表示则不低于324度日)。2、单次口服80 mg·kg-1氟苯尼考,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上可以看出肌肉、肝脏组织中药物达峰较快,均为1h,血液中最慢为2 h。肝脏中氟苯尼考含量最高,血液中最低,给药后384 h (16 d)肌肉中已经检测不到氟苯尼考。本实验条件下,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吸收迅速,分布范围广,但是消除较慢。当残留限量达到0.1μg·g-1,建议休药期≥16 d(温度与时间乘积表示则不低于288度日)。3、肌肉注射10 mg·kg-1氟苯尼考,肝脏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0 h,血液和肌肉达峰时间均为6 h。血液、肌肉和肝脏在氟苯尼考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18.024 mg / L·h、76.309 mg / L·h和183.943 mg / L·h,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z/F]大于1。表明氟苯尼考在体内分布广泛,组织中药物浓度高。经过试验比较,发现氟苯尼考在牙鲆肝脏残留都高于血液和肌肉,这与有关氟苯尼考在其它养殖动物体内残留量文献中报道相一致,进一步说明动物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器官,而且肌肉作为可食组织药物残留量相对较少。氟苯尼考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口服给药的分布优于注射给药,但是口服不便于定量的给药,尤其是一次性给药时,动物个体吸收差异较大,用药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