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温病阴虚证的本质及证治规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临床基础
作者: 朱平
导师: 杨进
关键词: 阴虚证,温病,证候类型,辨治规律,甘寒,咸寒
文献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温病阴虚证是温病中最基本的证型之一,在温病病程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伤阴的病理变化。根据病变层次和病变脏腑的不同,温病的阴虚证可分为两类:即以津液损伤为主要特点的肺胃阴虚证和以真阴损伤为特征的肝肾阴虚证。前者多表现为机体的功能紊乱,后者多为脏器实质的严重损害,二者病变严重程度不同,病变脏腑有异,预后也迥别,治疗方法也有差异。温病阴虚证的辨治,需遵循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分清脏腑病位,明辨病变阶段,把握疾病的转归,施以不同的方剂:肺胃阴虚者治以甘寒生津养液,真阴亏虚者则应滋填真阴。在治疗过程中,要处理好祛邪与养阴、养阴与护阳之间的关系。由于胃阴亏虚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因此在治疗中要把好“胃阴关”,对于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有重要意义。 虽然温病阴虚证的病变层次有所不同,但都存在者阴液亏虚,血络失养的基本病理改变,故我们复制了一系列内皮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用养阴生津和滋补真阴方剂与之作用,来观察养阴方剂对其的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理论部分
一、温病阴虚证的病理实质探讨
1 阴虚证的基本病理
1.1 邪热炽盛,耗损津液
1.2 邪热久羁,劫夺真阴
2 阴虚证的病理演变
2.1 津伤液亏,脏失所养
2.2 津枯血滞,无水舟停
2.3 津亏血耗,血络失养
2.4 燔灼阴津,肝风内动
2.5 津伤及气,津气欲脱
2.6 阴液亏虚,气机郁滞
2.7 邪热灼津,津伤化燥
2.8 火灼阴津,炼液为痰
2.9 脏阴亏虚,津停为湿
二、温病阴虚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1 分清类型,掌握病变特点
1.1发热
1.2口渴与饮水
1.3辨舌与验齿
1.4 腔道、皮肤黏膜的失却濡润
2 明确阶段,辨别脏腑病位
2.1 卫气营血,宜有分别
2.2 脏腑有异,三焦有别
2.3 权衡邪正盛衰,斟酌清养主次
3 动态观察,审察病变趋势
三、温病阴虚证治则治法探析
1 温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1.1 甘寒生津养液
1.2 咸寒滋填真阴
1.3 酸甘化阴敛液
1.4 苦甘清热育阴
2 方药的选择
2.1 滋而不腻,清而能透
2.2 分清部位,三焦用药
2.3 鲜汁类药物的使用
3 随证变化,配合他法
3.1 清热解毒
3.2 活血化瘀
3.3 益气养阴
3.4 理气透络
3.5 通下存阴
四、讨论
1 养阴与祛邪在阴虚证治疗中的关系
2 阴虚与阳虚
3 滋养胃肾在养阴中的地位
4 温病阴虚证与内伤阴虚证的区别与联系
5 养阴与护阳之间的关系
6 “截断疗法”与温病阴虚证的治疗
五、小结
实验部分
实验1 LPS诱导ECV_(304)凋亡模型的建立
实验2 养阴药物血清对LPS诱导ECV_(304)凋亡影响
实验3 低浓度H_2O_2诱导ECV_(304)凋亡模型的建立
实验4 养阴药物血清对低浓度H_2O_2诱导的ECV_(304)凋亡影响
实验5 六味地黄丸血清对低浓度H_2O_2诱导的ECV_(304)凋亡影响
实验6 血管内皮细胞缺氧缺血模型的试制
小结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白虎汤加减灌肠治疗温病气分热证的研究[D]. 刘健.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2].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杜松.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 [3].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D]. 赵静.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 [4].从NF-κB、AQP4及T细胞免疫探讨温病湿热证的致病机制[D]. 李华锋.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5].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 苗裕.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民国时期温病医案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规律研究[D]. 张玉辉.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 [2].温病病名概念研究[D]. 蔡秋杰.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 [3].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 苗裕.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 [4].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D]. 张艺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
- [5].温病湿热证留连气分、缠绵难解机理的实验研究[D]. 廖莉琴.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6].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杜松.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 [7].温病认识起源与理论演变研究[D]. 田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8].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D]. 赵静.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 [9].温病湿热证证候规范化研究[D]. 冯雪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10].叶天士治疗温病的辨证及组方配伍规律研究[D]. 王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