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氧化钇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氟氧化钇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氯化钇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溶液为沉淀剂,氢氟酸为氟化剂制备了氟氧化钇粉体。利用XRD、TG-DTA等手段,研究了前躯体的相组成和热分解规律,确定了氟氧化钇灼烧温度范围。通过改变灼烧温度,利用XRD、粒度分析、SEM和EDS等手段,分析了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相组成、粒度、形貌和成分的影响。通过改变氟化条件,利用粒度分析,分析了氟化温度对氟氧化钇粒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沉淀条件(沉淀温度、氯化钇浓度、碳酸氢铵浓度、滴加速度)对氟氧化钇粒度的影响,再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显著性检验,定性分析了各沉淀条件对氟氧化钇粒度的影响。优选正交试验一组数据,通过单一实验条件改变法,定量分析了各沉淀条件对氟氧化钇粒度的影响。综合上述两种方法,拟定了制备小颗粒氟氧化钇的工艺条件,制备出了小颗粒的氟氧化钇并进行了粒度表征。通过探索性试验,确定了氟氧化锆的制备工艺,制备出了氟氧化锆。以小颗粒氟氧化钇与氟氧化锆为原料,利用固相法预烧结制备了3Y-TZP粉体,并利用XRD表征了其晶相。用干压法制备了3Y-TZP陶瓷素坯,采用无压烧结法对素坯进行烧结,并利用XRD、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3Y-TZP陶瓷相对密度、晶相、形貌、抗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氟氧化钇前躯体由碳酸钇、氟碳酸钇和氟化钇组成。700℃为氟氧化钇结构最好的灼烧温度、粒度随灼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灼烧温度的升高YOF形貌由疏松变得紧密、成分随灼烧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得均匀。沉淀温度、滴加速度对氟氧化钇粒度影响较大;氯化钇浓度、碳酸氢铵浓度对氟氧化钇粒度影响较小。并进行扩大试验,制备出了小颗粒(D50≤2μm)的氟氧化钇粉体,粒度指标非常稳定。制备出稳定晶相Zr7O8.79F9.71均匀颗粒(D50≤2μm)的氟氧化锆粉体。3Y-TZP陶瓷密度、耐酸性和抗弯性能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均在1500℃达到最佳值:相对密度为96.8%、抗弯性能为790MPa。SEM分析表明,3Y-TZP陶瓷晶粒大小逐渐减小,致密度逐渐提高,气孔率先逐渐减小后增大,最佳烧结温度为150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氟氧化稀土的制备方法
  • 1.1.1 固相法
  • 1.1.2 微波加热法
  • 1.1.3 液相法
  • 1.2 氟氧化稀土的概述
  • 1.2.1 氟氧化钇晶体结构与相变研究
  • 1.2.2 其它氟氧化稀土的研究现状
  • 1.3 氟氧化钇的应用
  • 1.3.1 发光材料
  • 1.3.2 永磁材料
  • 1.3.3 催化剂材料
  • 1.3.4 固体电解质材料
  • 1.3.5 陶瓷材料
  • 1.4 3Y-TZP 概述
  • 1.4.1 3Y-TZP 的定义
  • 1.4.2 Y-TZP 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3 3Y-TZP 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4 3Y-TZP 陶瓷的制备方法
  • 1.5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设备与原料及表征测试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原料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表征测试方法
  • 2.2.1 粉体的晶相分析
  • 2.2.2 粉体热重-差热分析
  • 2.2.3 粉体形貌观察、微区成分分析
  • 2.2.4 粉末粒度的测定
  • 2.2.5 碳酸钇总量的测定
  • 3 氟氧化钇的制备及表征
  • 3.1 氟氧化钇的样品制备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氟氧化钇前驱体晶相和热分析
  • 3.2.2 不同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晶体结构的影响
  • 3.2.2 氟氧化钇能谱分析
  • 3.2.3 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中心粒度的影响
  • 3.2.4 不同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形貌的影响
  • 3.2.5 氟化温度对氟氧化钇中心粒径的影响
  • 3.2.6 正交试验法研究沉淀条件对氟氧化钇粒径的影响
  • 3.2.7 单一沉淀条件对氟氧化钇粒径的影响
  • 3.2.8 小粒径 D50≤ 2μm 的氟氧化钇的制备
  • 4 氟氧化锆的制备及表征
  • 4.1 氟氧化锆的样品制备
  • 4.2 氟氧化锆结构分析
  • 4.3 氟氧化锆粒度分析
  • 5 3Y-TZP 的制备及表征
  • 5.1 实验用 3Y-TZP 粉体的制备、成型与素坯烧结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1 烧结温度对 3Y-TZP 陶瓷相对密度的影响
  • 5.2.2 3Y-TZP 初始粉体和烧结体抛光表面 XRD 分析
  • 5.2.3 3Y-TZP 陶瓷断口的 XRD 和 SEM 分析
  • 5.2.4 陶瓷烧结体的抗弯曲性能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球形氧化钇粒度测试条件优化[J]. 无机盐工业 2017(06)
    • [2].激光重熔等离子喷涂氧化钇涂层性能研究[J]. 科技视界 2016(14)
    • [3].球形纳米氧化钇的制备与表征[J]. 无机盐工业 2016(07)
    • [4].灼烧温度对氟氧化钇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11(02)
    • [5].铕掺杂氧化钇的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6].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中氧化锆含量的测定[J]. 稀土 2015(03)
    • [7].水热法合成超细氧化钇粉体的工艺调控及性能研究[J]. 萍乡学院学报 2020(03)
    • [8].大气等离子喷涂氧化钇涂层的相结构及表面形貌[J]. 金属热处理 2013(12)
    • [9].氧化钇陶瓷涂层的制备及结构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1(20)
    • [10].制取激光级氧化钇的生产实践[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10(02)
    • [11].纳米氧化钇的制备及形貌调控研究进展[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02)
    • [12].高纯氧化钇铕的制备途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7)
    • [13].沉淀法制备氟氧化钇粉体及其表征[J]. 材料导报 2011(S1)
    • [14].草酸铵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钇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13(03)
    • [15].硬脂酸修饰纳米氧化钇的制备及其亲油特性[J]. 化工学报 2011(03)
    • [16].微量纳米氧化钇对激光熔覆法制备的17Cr2NiSi铁合金涂层耐磨耐热氧化性能的影响[J]. 稀土 2020(05)
    • [17].球形纳米氧化钇粉体的制备工艺[J]. 中国粉体技术 2017(05)
    • [18].氧化钇(铒,镱)的合成及上转换发光[J]. 光谱实验室 2013(05)
    • [19].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的制备及电性能测试[J]. 广州化工 2012(05)
    • [20].纳米氧化钇弥散钢[J]. 金属功能材料 2009(04)
    • [21].改进的碳铵沉淀法中氧化钇粉体尺寸及形貌的调控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9(08)
    • [22].新型氧化钇粉末及高纯致密氧化钇涂层的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J]. 热喷涂技术 2014(01)
    • [23].氧化钇对氧化镁陶瓷烧结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J]. 耐火材料 2019(02)
    • [24].对镱铒共掺硫氧化钇红外上转换材料的远场探测与识别[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09)
    • [25].氧化钇掺杂对钼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 2020(06)
    • [26].钛合金熔模铸造用新型氧化钇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铸造 2016(12)
    • [27].ICP-AES法测定氧化钇铕中各稀土含量[J]. 湖南有色金属 2010(02)
    • [28].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四方多晶陶瓷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 [29].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透明氧化钇陶瓷[J]. 无机材料学报 2008(06)
    • [30].水热合成不同形态氧化钇的制备工艺及生长机制[J]. 稀有金属 2018(08)

    标签:;  ;  ;  

    氟氧化钇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