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郭强
导师: 刘希宋
关键词: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模式,效应评价,政策建议
文献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船舶工业是一个国际性的产业,我国船舶工业是中国现代工业的缩影,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经过百年国际市场的风雨沧桑的锻炼,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加速推进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新使命。本论文从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范式、国际比较、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国际化模式和政策建议诸方面,对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促进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 论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对企业国际化的一般分析范式进行了概括。基于企业国际化演进、成因、要素、模式的逻辑,论文对企业国际化演进、出口行为、技术积累产业升级以及企业国际化要素模型、蛛网模型等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从企业国际化类型、决策层次地位、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动因、度量模型、政府行为诸方面构建企业国际化的一般分析范式。 论文对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国际比较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进行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通过对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日本、韩国、西欧等国的船舶工业国际化进行深入分析,对这些国家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模式、政府政策进行全面概括,为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论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模式特征。从以生产要素引进为特征的内向型国际化和以船舶产品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国际化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类型,指出我国船舶企业国际化具有市场的出口进入型国际化、内容的混合型国际化、动机的市场导向和生产要素导向双重国际化、所有权优势的内外向型国际化兼有的特征。论文运用DEA模型,对船舶工业企业产品出口外向型国际化绩效进行评价。 论文从中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面临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国际船舶工业历史演进规律诸方面,深入分析了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
论文目录:
第1章 综述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
1.1.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渐加深
1.1.3 中国造船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发展
1.1.4 国家推进“大公司、大集团”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对促进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2 对深化企业国际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内容结构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关于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1.5.2 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研究现状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的基本理论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演进理论
2.2 出口行为理论
2.3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2.4 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
2.5 技术积累产业升级理论
2.6 企业国际化五要素模型
2.7 国际市场进入模型
2.8 企业国际化三阶段论
2.9 企业国际化的政府作用论
2.10 企业国际化内外向联系模型
2.11 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
2.12 企业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
2.1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国际化的一般分析范式
3.1 企业国际化的内涵辩析
3.2 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
3.2.1 出口进入模式
3.2.2 投资进入模式
3.2.3 合同进入模式
3.3 企业国际化的类型
3.4 企业国际化在企业决策结构中的层次地位
3.5 企业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动因
3.5.1 市场进入模式的内在动因
3.5.2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3.6 企业国际化度量模型
3.6.1 企业国际化度量的维度和功能
3.6.2 企业国际化效应理论模型
3.7 企业国际化政府政策行为
3.7.1 补贴政策
3.7.2 税收政策
3.7.3 贸易融资政策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概况及借鉴
4.1 日本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
4.1.1 日本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4.1.2 日本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政府政策
4.2 韩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
4.2.1 韩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4.2.2 韩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政府政策
4.3 西欧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
4.3.1 西欧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4.3.2 西欧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政府政策
4.4 国外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历史演进与成效
5.1 第一阶段(1840-1949年)
5.1.1 外资船舶工业企业主要情况
5.1.2 民族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
5.2 第二阶段(1949-1978年)
5.2.1 以收回国家主权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1949-1952年)
5.2.2 以引进苏联技术设备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1953-1960年)
5.3 第三阶段(1978-现在)企业国际化进展
5.3.1 产品出口
5.3.2 技术引进
5.3.3 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展
5.3.4 海外经营机构逐步设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模式分析
6.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模式的类型
6.1.1 以生产要素引进为主的内向型国际化模式
6.1.2 以船舶产品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国际化模式
6.2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类型特征综合分析
6.3 船舶工业企业产品出口外向型国际化绩效评价
6.3.1 方法的选择
6.3.2 模型的建立
6.3.3 评价指标的选择
6.3.4 评价数据的获得
6.3.5 评价结果及分析
6.4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现行模式的局限性
6.4.1 外向型国际化结构单一
6.4.2 内向型国际化结构偏差
6.5 国际化内外向联系发展梗阻及原因分析
6.5.1 国际化内外向联系发展梗阻
6.5.2 国际化内外向联系发展梗阻原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调整和发展模式
7.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模式的调整和发展背景
7.1.1 世界船舶工业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7.1.2 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地位亟待提高
7.1.3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弱化
7.1.4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有待增强
7.2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模式的调整和发展动因
7.2.1 船舶工业新的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国际化模式调整
7.2.2 船舶工业新的竞争形势要求企业国际化模式调整
7.2.3 国际船舶工业历史演进规律要求企业国际化模式调整
7.3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模式调整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7.3.1 以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为契机,推动船舶工业发展
7.3.2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规模与效益兼顾
7.3.3 改革与发展密切结合
7.3.4 确立全方位开放的大市场观念
7.3.5 以技术创新牵引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
7.4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方针与战略目标
7.4.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方针
7.4.2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7.5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
7.5.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新模式的思路及内容概要
7.5.2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新模式的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效应分析与评价
8.1 企业国际化效应的内涵
8.2 企业国际化效应要素的一般构成
8.2.1 企业国际化的微观效应
8.2.2 企业国际化的宏观效应
8.3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效应构成要素分析
8.3.1 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微观效应
8.3.2 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宏观效应
8.4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效应评价
8.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4.2 评价模型
8.4.3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效应评价实证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分析及建议
9.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现行政策分析
9.1.1 现行补贴政策分析
9.1.2 现行税收政策分析
9.1.3 现行贸易融资政策分析
9.1.4 企业国际化“虚高”与国际化政策扭曲分析
9.2 进一步完善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国际化政策的建议
9.2.1 明确产业国际化定位与国家支持重点
9.2.2 鼓励支持出口船舶生产的政策
9.2.3 继续实施对船舶工业的直接营业补贴政策
9.2.4 适应国际规则,充分发挥船舶出口信贷的作用
9.2.5 构建完善的船舶工业法律体系
9.2.6 加强对科研开发的资助,构建科研共同研究体制
9.2.7 推进结构调整和重组,支持船厂参与国际竞争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10-21
参考文献
- [1].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研究[D]. 胡钰.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