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益气活血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刘玲
导师: 吴敏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内皮素,尿纤维连接蛋白
文献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以益气活血法组方的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试图从分子水平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寻求其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6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尿纤维连接蛋白(FN)等指标的影响。证实益气活血中药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患者NO、ET及F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益气活血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NO、ET及FN水平,从而降低了早期糖尿病肾病高灌注、高滤过对肾脏的损害,具有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况
1.3.1 辩证论治
1.3.2 专方专药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3.一氧化氮、内皮素与糖尿病血瘀证的相互关系
3.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3.2 糖尿病血瘀证的微观化研究
3.3 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的影响
4.益气活血法的确立
4.1 立法依据
4.2 组方、方义、制剂、、服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资料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病人的一般资料
1.3 研究设计
1.4 治疗方案
1.5 观察项目
1.5.1 疗效观察指标
1.5.2 统计分析方法
1.5.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1.5.4 安全性观察指标
2.结果
2.1 疗效观察指标
2.2 中医证候疗效
2.3 安全性
3.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益气活血中药对脑梗死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D]. 曹玉婷.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 [2].益气活血法在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中的地位探讨[D]. 孙庆芸.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3].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D]. 陈西慧.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 [4].基于益气活血法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疗效的研究[D]. 邱成新.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 [5].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骆俊文.云南中医学院2018
- [6].益气活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实验探究[D]. 柴毅.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 [7].滋肾益气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临床观察[D]. 陆标明.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8].益气活血法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观察[D]. 关子潮.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 [9].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D]. 屠永刚.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10].益气活血法优化脓毒症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疗效评价[D]. 刘艺.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2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研究[D]. 武曦蔼.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2].补肾化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肾虚瘀阻证的临床研究[D]. 王玉成.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3].清热祛湿化瘀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 曾浓盛.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4].丹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D]. 沈璐.陕西中医学院2006
- [5].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 黄延芹.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 [6].健脾益肾,祛痰化湿法调节脂代谢紊乱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 施海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7].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D]. 宋玉山.河北医科大学2007
- [8].益气养阴方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D]. 扈瑞春.湖北中医学院2006
- [9].论活血祛瘀是糖尿病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D]. 柯宗卿.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10].益气活血,补肾健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 孙树良.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