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中,目前仍普遍使用的是按照产品的产量,机械或人工耗费量等可通过简单统计直接获得的数据作为产品制造费用的分配基数来将制造费用分配进产品。这样的分配方法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层出不穷的今天看来已经不适合企业的成本核算要求,错误的扭曲了产品和制造费用之间的真实因果关系,传递了失真的产品成本信息。严重影响企业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作业成本法给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以作业成本产生动因为起点,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产品消耗作业量为分配依据来分配制造费用。这样的分配方法减少了产品费用分配过程中,人为主观假设的影响因素,反映了产品与制造费用之间较为客观真实的内在消耗因果关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更真实,更可靠的产品信息。作业成本法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被运用在企业实务中,其正确性,客观性,有效性也已经体现。但在中国制造企业中,目前被运用的并不广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企业的实施结果并不理想。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却未能体现作业成本法对成本准确性,管理效益增加的贡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作业成本法理论接受程度的不同,搜集核算作业成本资源的实务操作难题,企业管理模式对作业成本法实施的阻碍因素,实行作业成本法的投入成本过高以及现行会计准则与作业成本法理念差异等各种原因使得作业成本法在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实施运用具有非常大的难点和局限性。本文从制造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框架,概念体系着手,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的案例分析对比,来阐述作业成本法在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实施所带来的实施效益及其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以及难点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一些改良建议来简化其实施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实务操作中所面临的难题。扩大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企业中的运用范围,使我国企业能够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在产品成本信息核算,成本管理控制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