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络通粉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脑络通粉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试验研究,探讨新药“脑络通粉”对大白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损伤的保护作用,验证脑络通粉对缺血性脑中风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血管内线栓阻断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络通粉对脑缺血大鼠的行为状态、脑缺血面积、脑组织形态学的作用。采用八道生理记录仪观察脑络通粉在给药前后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和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的作用;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法,用LBY-NJ型血小板聚集仪,测定60s、180s、300s血小板聚集强度,最大聚集强度(MA);采用XSN-12型体外血栓形成仪测定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动物均皮下注射肾上腺素(Adr)0.08ml/100g,大鼠浸入冰水内5分钟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检测全血比粘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用MC-4000型半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另外,采用断头法记录小鼠全脑死亡的喘气时间。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脑络通粉1.6g/kg组可明显改善造模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症状(P<0.05)、缩小脑缺血范围、抑制了神经细胞的病理学改变。脑络通粉可增加麻醉犬脑血流量(P<0.05、P<0.01、P<0.001),降低脑血管阻力(P<0.05、P<0.01)。脑络通粉1.6g/kg、0.8g/kg、0.4g/kg三组剂量均对模型大鼠血浆血小板聚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脑络通粉1.6g/kg组对大鼠全血比粘度的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P<0.01、P<0.001);脑络通粉各剂量组对大鼠体外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均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P<0.01、P<0.001);脑络通粉1.6g/kg、0.8g/kg剂量组对大鼠部分凝血活酶(APTT)时间具有明显的延长作用(P<0.05、P<0.01、P<0.001)。另外对断头小鼠存活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P<0.05、P<0.001)。结论脑络通粉能够改善脑循环,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试剂与仪器
  • 1.3 药物剂量选择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方法
  • 2.1.脑络通粉对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影响
  • 2.2.脑络通粉对麻醉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
  • 2.3.脑络通粉对大鼠血浆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2.4.脑络通粉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5.脑络通粉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 2.6.脑络通粉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 2.7.脑络通粉对小鼠脑缺血存活时间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
  • 3.1.脑络通粉对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影响
  • 3.2.脑络通粉对麻醉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
  • 3.3.脑络通粉对大鼠血浆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3.4.脑络通粉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3.5.脑络通粉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 3.6.脑络通粉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 3.7.脑络通粉对小鼠脑缺血存活时间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小结和结论
  • 5.1 小结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脑络通粉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