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论文摘要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广泛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政治系统良性运作的必要条件。网络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也是政治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媒介,而且深入到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开始扮演主导角色,对各国的政治体系和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丰富了参与形式,拓宽了参与渠道,把公民的政治参与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互联网的虚拟性、隐匿性等特征使得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非理性、非规范化参与倾向,如何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性、高效性,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成为当前网络政治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从网络政治参与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来构建网络政治参与的体系,即优化公民参与外部环境,加快网络立法,加强舆论引导和伦理道德教育,培育参与型文化,推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规范、有序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客观上,政府要优化政治参与环境,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外部环境保障;要加快网络立法,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法律支持。在主观方面,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和伦理道德教育,从思想意识上规范网络参政行为;培养参与型公民文化,提高自主参与意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 1.2.2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重点及难点
  • 第2章 网络政治参与基本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公民和网民的概念
  • 2.1.2 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 2.2 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
  • 2.2.1 参与地位的平等性
  • 2.2.2 参与成本的低廉性
  • 2.2.3 参与动因的复杂性
  • 2.2.4 参与行为的难控性
  • 2.3 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 2.3.1 通过电子邮件(Email)获取政治信息,参与政治投票
  • 2.3.2 通过网络论坛(BBS)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政治诉求
  • 2.3.3 通过网络聊天(Chat)交流政治观点,谏言政府决策
  • 2.3.4 通过政治博客(Political Blog)表达政治见解,影响公共政策
  • 2.4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 2.4.1 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不断增强,更多的人参与到现实政治生活之中
  • 2.4.2 网络政治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2.4.3 网络政治参与的成本不断降低,网络参政显示出更大的便捷性
  • 2.4.4 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日益增多,博客、手机等自媒体成了主要参政渠道
  • 第3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非理性化和情绪化
  • 3.1.1 参与过程中的个人利益倾向
  • 3.1.2 参与过程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 3.1.3 参与过程中的情绪化现象
  • 3.2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欺骗性和可操纵性
  • 3.2.1 网络信息失真导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虚假性
  • 3.2.2 非规范性参与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被操纵
  • 3.3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低层次性和随意性
  • 3.3.1 话题难以形成议题
  • 3.3.2 讨论的内容空洞
  • 3.3.3 网络恶搞不断
  • 3.4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衡性
  • 第4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参与行为
  • 4.1.1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参与的非理性化
  • 4.1.2 网络的可操纵性容易导致参与的非理性化
  • 4.2 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隐匿性容易导致欺骗性的参与行为
  • 4.2.1 参与主体身份隐匿性消除心理上约束
  • 4.2.2 追求网络自由消弥言论自由的限度
  • 4.3 参与主体自身条件的不均衡制约着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效力
  • 4.3.1 网络参与者自身条件的差异导致参与程度和效力的不同
  • 4.3.2 网民对公共议题的关注形成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压力
  • 4.4 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衡性短时间内不会消除
  • 4.4.1 国家之间存在数字鸿沟
  • 4.4.2 国内地区之间存在数字鸿沟
  • 4.4.3 城乡之间存在数字鸿沟
  • 第5章 规范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 5.1 优化公民政治参与环境,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外部环境保障
  • 5.1.1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保障参与信息的充分度
  • 5.1.2 加快政府上网工程,推动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
  • 5.1.3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的上网普及率
  • 5.2 加快网络立法,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法律支持
  • 5.2.1 加快制定和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有法可依
  • 5.2.2 加强对网上信息节点的控制与管理,优化网络空间
  • 5.3 加强舆论引导和伦理道德教育,从思想意识上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 5.3.1 发挥官方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宣传教育作用,营造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氛围
  • 5.3.2 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素质
  • 5.4 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提高网民自主参与意识
  • 5.4.1 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为自动参与提供思想基础
  • 5.4.2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从动员型参与向自动型参与转变
  • 第6章 结论
  • 6.1 网络政治参与丰富了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和渠道
  • 6.2 对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要兴利弊害
  • 6.3 文章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网络政治工作的辩证思考[J]. 国防科技 2020(02)
    • [2].浅谈青少年网络政治文化的培育[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3].网络政治文化发展的发生学研究[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14)
    • [4].开放与立约:网络政治文化的规范发展[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05)
    • [5].“情感的困斗”与网络政治暴力[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 [6].青年网络政治人的政治参与失范与统战策略[J].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5)
    • [7].网络政治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探析[J]. 大庆社会科学 2018(03)
    • [8].大数据时代网络政治探析[J]. 理论观察 2018(07)
    • [9].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化的作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21)
    • [10].浅析网络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J]. 当代经济 2017(10)
    • [11].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生成机制与生产逻辑[J]. 宁夏党校学报 2017(02)
    • [12].提升部队开展网络政治工作实效性[J]. 南方论刊 2017(07)
    • [13].运用动漫创新网络政治工作的思考[J]. 南方论刊 2017(09)
    • [14].网络政治的特征及其现代影响[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5].网络政治工作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6(02)
    • [16].浅析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及构建途径[J]. 才智 2016(14)
    • [17].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受网络政治信息影响的分析[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3)
    • [18].网络政治信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调控[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04)
    • [19].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现状、走向及引导[J]. 法制与社会 2015(01)
    • [20].网络政治段子的理论研究——兼谈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01)
    • [21].青年对网络政治段子的认知与态度探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01)
    • [22].对推进网络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5(01)
    • [23].大数据背景下推进网络政治工作创新发展[J]. 南方论刊 2015(11)
    • [24].试论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影响[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
    • [25].网络政治粉丝群体及其传播探究[J]. 祖国 2017(11)
    • [26].新时代网络政治情绪的生成逻辑与治理维度[J]. 情报杂志 2019(01)
    • [27].错位与应对: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实践的关系探讨[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8].矫治网络政治焦虑[J]. 领导科学 2018(33)
    • [29].牢牢把握网络政治工作的主动权[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6(05)
    • [30].论网络政治性表达的内涵及价值[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标签:;  ;  ;  

    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