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阐释视域内的“寓意解经法” ——中国古代“经学”阐释与西方《圣经》阐释的试探对话

《论语》阐释视域内的“寓意解经法” ——中国古代“经学”阐释与西方《圣经》阐释的试探对话

论文摘要

在西方《圣经》阐释范畴内,从古代早期教父到现代神学家的圣经阐释者们共同营造了多元型态的神学论述,而阐释学(exegesis)的前身又恰恰来源于对《圣经》文本的诠释(hermeneutics)之理解,因此深入审视《圣经》之神学阐释历史与思想理路的演进对于当代阐释学课题的研究来说具有寻根溯源之意义。在各种诠释《圣经》的理论中,其释经原则和方法在两千多年来始终没有脱离“字义解经法”和“寓意解经法”这两大流派。由斯多葛学派发明,斐洛、奥利金等学者不断发展完善的“寓意解经法”强调在文本的可见的字面意义之下,还有比喻、象征、隐喻的深层的真正含义,并常通过援引其他理论体系来解释《圣经》。此释经原则理念始终不衰,并在《圣经》阐释的线性历史演进中不断成为最主要的解经法。然而,首先,以“寓意解经法”作为核心论题的历史梳理与析解在国内外均属少数且未成系统,而国内更是在关于《圣经》阐释学方面的著述比较匮乏。其次,大多著述对于“寓意解经法”的界定与研究都相对狭窄与单一,本文希望对其进行专门的、明确的梳理与界定,解析其内涵与外延,并使其在作为解经策略与操作方法层面上的普泛化等论述上有所突破。在国内针对《论语》的各研究领域中,大致看来集中于对其文本外部条件(如编纂者、成书年代、历史流变等考据性研究)和少数重要注本的研究,而对于文本及其历代阐释的内部情况,如阐释的原则、理念、方法以及阐释历史的演变则论述甚微,亦鲜有详论此内在潜藏的阐释方法与丰富的操作实例与西方阐释学领域之间互证互发的会通研究。本文以“寓意解经法”这一在西方《圣经》之神学阐释中得以定名且形成流派的阐释思想作为切入角度与核心论述线索,透视中国经学阐释中的《论语》阐释,使其中相当类似的“寓意解经”现象得以“显现”,使此释经方法的实用性、必然性与普泛性得以印证,并厘清与析解具体策略与实践的特征、表现。进而会通地互观中国古代经学阐释与西方《圣经》阐释之理念、策略及内在历史发展脉络的共通性,从而探寻“阐释”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内在理路与根源意义。进而分析“寓意解经”作为一种阐释策略,在揭示文本的丰富内涵和解决多元思想文化冲突方面的强大能量。最后,本文价值还体现在所搜集的解经实例是在对涵盖自汉至清上百家对于《论语》的注疏阐释、援引书目七百余种的《论语集释》反复阅读的基础中,遴选其中在对某一章句的阐释上至少有三家之言差别较大的条目,一一列举并整理分类,从中再做精选作为本文实例。并由此融通中国经学阐释与西方“寓意解经法”在理念与实践上的互参互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寓意解经法”的界定与演进
  • 第一节 《圣经》阐释学中“寓意解经法”的历史梳理与名实之辨
  • 第二节 “寓意解经法”的基本特征与例析
  • 第二章 《论语》阐释中的“寓意解经”策略
  • 第一节 《论语》阐释的历史线性梳理
  • 一、《论语》在经学系统中的地位
  • 二、“寓意解经”视域内的《论语》古代阐释
  • 第二节 《论语》阐释中“寓意解经”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三节 《论语》历代阐释中的“寓意解经”策略及实践
  • 一、内容说明
  • 二、分类详解
  • 第四节 《论语》、《圣经》阐释视域内“寓意解经”的会通
  • 一、从“神言”到“人言”(“寓意解经”策略的内在理路与必然选择)
  • 二、“寓意解经”策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三、“寓意解经”策略的普泛性
  • 第五节 “寓意解经法”的解经策略
  • 一、阐释行为的内在要求与实践走向
  • 二、阐释主体采取“寓意解经”策略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 第六节 中国古代阐释思想与“寓意解经法”
  • 一、从“以意逆志”到“诗无达话”
  • 二、六经注我
  • 三、圣贤气象
  • 第七节 “寓意解经法”的阐释原则及实践意义
  • 一、“言”的转化
  • 二、“言意之辨”的解决
  • 三、“前理解”、“开放文本”与“主体自由阐释”的融合
  • 四、阐释的“对象化”过程
  • 五、“寓意解经法”对“异化”理论的印证
  • 六、“寓意解经法”的传播学意义
  • 第三章 “寓意解经”研究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经学阐释中的“寓意解经”现象
  • 第二节 “寓意解经”视域中的中国经学阐释与《圣经》阐释的会通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论语》阐释视域内的“寓意解经法” ——中国古代“经学”阐释与西方《圣经》阐释的试探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