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分析

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分析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12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取莫沙必利联合抗HP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24例患者于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加用维酶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于患者莫沙必利联合抗HP药物加用维酶素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萎缩性胃炎症状,强化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方法;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当前消化内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下降、恶心、呕吐、胃部胀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将可能诱发肠道上皮细胞病变出现癌变可能,最终威胁患者生命[1]。本研究为科学选取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的优质治疗方案,定向纳入了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了莫沙必利联合抗HP药物治疗方案及此基础上加用维酶素药物联合治疗方案,进而就不同药物方案治疗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活检确诊,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临床诊断标准。48例患者均为自愿知情纳入本研究。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器质性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4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40~75岁,平均(52.4±5.1)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3.8±2.7)年。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区间40~73岁,平均(53.6±5.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3.9±2.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48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临床综合诊断同时,做好患者基础治疗工作,纠正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促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性。对照组37例患者单纯给予莫沙必利联合抗HP药物治疗方案,饭前服用,持续治疗12周为1疗程[2]。

观察组患者于莫沙比利联合抗HP药物基础之上,加用维酶素药物治疗(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1023596),1g/次,3次/d,持续治疗4周为1疗程[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合理调整饮食计划,保持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类、高脂油腻类食物,禁除烟酒,规避同时服用其他胃黏膜刺激性药物。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所纳入48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均综合参照《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实施,共划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标准。治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形态恢复常态,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萎缩病变基本消失。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灰白区域基本消失,病理检查显示胃黏膜萎缩性病变、肠上皮化、非典型增生指标,存在2项重度转中度或中度转轻度迹象。好转: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但依然存在部分残留病症,胃镜显示胃黏膜灰白区域减小,病理检查显示萎缩病变范围缩小,胃黏膜萎缩性病变、肠上皮化、非典型增生等指标,存在1项重度转中度或中度转轻度迹象。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变化,胃镜、病理检查显示各项指标相比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整体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可知:观察组2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9例(37.51%)、显效患者10例(41.66%)、好转患者4例(16.67%),无效患者1例(4.16%),治疗总有效率达95.84%;对照组2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6例(25.01%),显效患者7例(29.16%),好转患者7例(29.16%),无效患者4例(16.67%),治疗总有效率83.33%,组间差异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常伴有胃纳减退、腹部饱胀、嗳气等表现,具体致病诱因同患者日常不良饮食习惯、机体免疫能力、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药物服用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在多元因素影响下患者胃黏膜受损,产生持续反复刺激而导致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出现不同程度变薄乃至消失情况,常伴有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情况,临床反复发作特征明显,难以达到有效根治,长期迁延发展或将存在癌变可能,有待临床合理关注。

本研究中,针对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9月以来接收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分别应用了单纯莫沙必利联合抗HP治疗方案及此基础上加用维酶素药物治疗方案。临床上,两组患者治疗所用的莫沙比利药物,是为一类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物,能够显著杀灭胃黏膜集聚菌群,促进乙酰胆碱释放,进而刺激胃肠道促动力作用;而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的维酶素药物,富含大量核黄素单核苷酸、核黄素二核苷酸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显著促进粘膜上皮及腺上皮的再生[4],由此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及食管上皮增生等的预防与治疗范畴。两药联用即可更好的实现杀菌抑菌、调节免疫、辅助消化的效果,相比单一用药,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用选择。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莫沙必利联合维酶素药物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患者,相比单一应用莫沙必利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预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乔海国,张昶,周爱军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34-836.

[2]刘宗亮,陈胜良,吴英等.中国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系统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3):159-163.

[3]步晓华,毛高平,金晓维等.综合治疗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1688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4,(1):50-52.

[4]张省民.中药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40-41.

标签:;  ;  ;  

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