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6
摘要:现如今,我国市场竞争环境,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结合人们对于建筑结构施工新要求,分析当前我国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及应用,提高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及质量,为解决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很多建筑物都采用混凝土钢筋结构,和其它建筑进行比较来看具备很多的优点,由于材料的来源较为广泛,生产制造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可模性,施工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在建设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施工作业效率。但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在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达到完全掌握施工技术要点的要求。
1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
近年来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愈发引人关注。在应用及优化相关技术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要深入了解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具体实施要求。结合现阶段工程建筑施工情况可知,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大,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施工技术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且工程混凝土可为整个施工创造便利化条件,施工便捷,但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浇筑和养护等工作环节,还需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为节省混凝土结构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对于工程中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在对其施工时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化热无法及时排出,凝土结构外部和内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产生施工结构裂缝。鉴于此,在对工程中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浇筑作业时,需要一次完成浇筑,而且在混凝土配料工序上,要考虑混凝土结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如水灰比、外加剂、砂石骨料等。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现状
2.1材料配制不当,为施工留有安全隐患
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是由多种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不同原材料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中包含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泥等,这些不同原材料都需要严格的配置比例,如果在施工中上述原材料配置不当,随着混凝土水分的蒸发,一旦蒸发量>混凝土结构自缩值,则会使工程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加之,目前在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减水外加剂会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影响,若矿物掺合料过大,则会提升混凝土自缩值,为后续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2.2施工工艺不到位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实际施工过程中,保障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细化监督体制,优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切实提高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缺乏监管,质量意识匮乏是实际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浇筑以及振捣作业时,缺乏完善的监督体制,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质量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除此以外,对相应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之一。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相关管理措施
3.1原材料选用
在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根据工程特点及具体用途对各项原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特别是水泥材料,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水泥材料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对水泥的品牌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其凝结时间、稠度以及比热容,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选择质量较高的水泥材料,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
3.2搅拌技术
开展混凝土配置工作时,除了原材料的选取以外,合理应用搅拌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整体应用性能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也需要对搅拌技术提高重视度,重点关注这一环节,可以说搅拌技术的合理应用时混凝土发挥最大性能的基础。具体搅拌过程中,应该明确实际的投料顺序原则,科学规划每一个步骤的实际用量,合理协调搅拌时间及具体速度,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同也会对混凝土的搅拌技术产生深切的影响,只有充分保证搅拌工作才能够建设出符合实际工程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搅拌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检测每一个环节混凝土中的实际含水量,同时综合搅拌的实际情况科学配比煤灰等其他材料的比例。搅拌混凝土时经常会应用到一些额外的添加剂如石子等,加入其他的添加剂时,工作人员也应该保证搅拌的效果非常均匀,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施工要求。
3.3浇筑施工技术
浇筑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作业中最为重要的工序,必须要保证浇筑作业的连续性,不可以中途停止,混凝土的性能要尽量达到一致。如果浇筑施工产生中断,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办法,防止造成两次浇筑造成的混凝土结构无法进行接合。还应该做好浇筑质量的检验,当浇筑作业完之后,应该及时组织技术和检测人员来对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密实程度不够,钢筋或预留位置产生偏移等问题,应该要求进行返工,从而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需要在浇筑时做好振捣,必须依据有关的施工标准进行作业,要保证振捣的充分性和均匀性,不可以插入过深,或者在振捣时碰及钢筋以及模板,达到提高浇筑质量的目的。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时,应该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针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应该在夜间进行浇筑作业,防止由于白天温度差别较大而引起的胀缩问题。
3.4混凝土振动压实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与入模混凝土成型和密实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捣实。在这一过程中,混凝土的结构会形成准确的外形,同事也能让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的性能符合设计的需要;捣实环节也能够将模板中的气泡排除,使得整个空间充满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和密实。施工过程中,主要振捣的方式有两种: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一般情况下,缺少设备或是小范围的施工项目才使用人工振捣。这种方式局限性较大。而机械振捣工作效率高,同时能够承担大型的项目。因此,尽可能采用此种方式。另外,新浇筑的混凝土高度250-300mm(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移动的距离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50-100mm,与模板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5混凝土结构养护
一般来说针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应该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28天以上;第二,如果施工用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可塑性偏差,则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利用喷雾进行结构养护。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表现良好则可在混凝土浇筑后大约6~10小时左右实施洒水养护;第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灌输连续养护的基本施工思想理念,即保持对混凝土的养护状态不间断,始终确保建筑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湿润度。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是工程建筑施工的关键所在,对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施工技术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各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对施工技术的效用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通过对各项技术的有效管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永乾,马迎晓.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工业,2017(2):00108-00108.
[2]刘凯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10):1417.
[3]乔红刚.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24(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