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黄芪多糖(ASP)及其配伍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损伤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活性、形态、内分泌功能及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探讨中药单体及其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浓度为10%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作用于ECV-304 24h进行造模,实验分组为模型组、对照组、TMP组、ASP组、TMP与ASP配伍组。其中药物组是将患者血清与药物共同培育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细胞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浓度,非平衡法测定内皮素(ET),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1.细胞活性: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TMP为160μg/ml、80μg/ml、40μg/ml剂量组和APS为640μg/ml、160μg/ml、80μg/ml剂量组,细胞活性增强;与单味药组比较,配伍组细胞活性增强。2.细胞形态: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之间形态相差明显;药物组细胞形态随药物浓度增高而越接近对照组细胞形态。3.细胞内分泌功能: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NO下降,ET增高,差异显著(P<0.01);除单味药低剂量组外,其它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NO增高,ET下降,差异显著(P<0.01);配伍组与单味药组比较,NO增高,ET下降,差异显著(P<0.01)。4.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荧光强度较大,差异显著(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荧光强度减弱,差异显著(P<0.01或P<0.05);配伍组与单味药组比较,荧光强度减弱,差异显著(P<0.01)。结论TMP和ASP对VECs有明显保护作用,且这两个中药单体配伍后的作用优于单味药,其中两个单体高剂量配伍为最佳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