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物质基本组成粒子—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由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来描述。在高能物理中,重味强子产生和衰变性质的研究是人们认识强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研究微扰QCD和非微扰QCD理论的一个重要平台。无论是理论物理学家还是实验物理学家都对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使重味强子的研究成为当前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利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理论(PQCD)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重味强子Bs介子和(?)bc重子的强产生性质。本文系统研究了Bs(*)介子在固定味道数方案(FFNS)和考虑质量效应的变味道数方案(GM-VFNS)下的强产生性质。在强子对撞环境下,FFNS认为在强子内部的部分子分布中轻部分子(胶子和轻夸克)的分布是占主要的,对应的强产生硬子过程只需考虑胶子-胶子熔合过程和轻的夸克-反夸克湮灭过程等;而GM-VFNS则认为在强子内部除了轻部分子以外,还需考虑重夸克成分的贡献。不管是在那种方案下,对Bs(*)介子强产生贡献最大者是胶子-胶子熔合机制。我们首先在FFNS下完成了胶子-胶子熔合机制子过程g+g→Bs(*)+b+(s|—)的处理(αs4阶),并给出Bs(*)介子在强子对撞机TEVATRON和LHC上强产生截面。然后进一步考虑了GM-VFNS下, Bs(*)介子在胶子-胶子熔合机制和重夸克(主要是外禀b夸克)机制下的产生情况,适当处理两种机制所存在的双重计算问题。结果表明, Bs(*)介子在强子对撞机TEVATRON和LHC上都有可观的产生截面。另外,我们还比较了两种方案下, Bs(*)介子的产生性质。结果表明,虽然在小横动量区域,两者区别较大,但在大横动量pT的区域,两种方案的预言基本一致。同时,我们定量研究了强子对撞机TEVATRON和LHC上Bs(*)介子强产生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确定性。理论估算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包括Bs(*)介子束缚态参量,如衰变常数fBs,组成夸克质量以及Bs介子质量ms、mb和M Bs;部分子分布函数;跑动耦合常数αs;因子化标度Q2等。计算结果表明:s夸克质量对截面的影响较大, ms每增加0.1GeV,相应的Bs(*)介子产生截面减少80%-100%;而b夸克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mb每增加0.1GeV,相应的Bs(*)介子产生截面改变10%左右。部分子分布函数和因子化标度引起的变化为1 5到1 3的范围。为给实验模拟Bs(*)介子强产生提供有效参考,我们还给出了各种实际截断条件下强子对撞机TEVATRON和LHC上Bs(*)介子强产生微分截面分布,并讨论了各种运动学截断对强产生总截面的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重子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产生和观测前景,本文系统研究了(?)bc重子强产生性质,并给出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质心能量分别为S1/2=7TeV和S1/2=14TeV时,(?)bc重子强产生总截面数值以及各种微分截面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LHC质心能量为S1/2=7TeV,(?)bc重子横动量截断和快度截断分别为pT>4.0GeV和|y|<1.5的条件下,LHC上每年约产生1.7×107个(?)bc重子事例;而当质心能量进一步提升到S1/2=14TeV,同时亮度也提高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截断条件下,每年约会产生3.5×109个(?)bc重子事例。我们还给出了LHC上三个主要的探测器CMS、ATLAS和LHCb在各自的实验环境下,(?)bc重子的四个diqark态(bc)(3|-)[1S0]、(bc)6[1S0]、(bc)6[3S1]、(bc)(3|-)[3S1]和总的强产生截面以及各自的微分截面分布,并讨论了(?)bc重子强产生过程中,各种因素带来的理论计算不确定性。以此为基础,我们对三种双重味重子(?)cc、(?)bc和(?)bb在LHC上不同质心能量下的强产生总截面及微分分布做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在横动量截断和快度截断分别为pT>4.0GeV和|y|<1.5的的情况下,三种重子的总截面大小关系是σ(?)cc>σ(?)bc>σ(?)bb,但(?)cc、(?)bc重子的强产生总截面基本在同一个量级上,甚至在横向动量截断pT>9.0GeV的区域,(?)bc重子的微分截面分布还大于(?)cc重子的微分截面分布。根据这些结果,可以预计双重味(?)bc重子在LHC上将会有相当可观的事例数,值得做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探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消失的小巷[J]. 老同志之友 2016(23)
- [2].水乳交融腌笃鲜[J]. 饮食科学 2017(03)
- [3].重味物理:通通往新物理之门[J]. 科学通报 2018(24)
- [4].30岁,重味的危害[J]. 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 2008(08)
- [5].全国第11届重味物理和CP破坏研讨会在信阳召开[J]. 科学通报 2013(Z2)
- [6].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重味产生[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2(01)
- [7].粒子物理的基本特征、相互作用和重味强子的质量[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8].重味物理与几种新物理模型的唯象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9].健康淡盐生活四大步骤[J]. 中国食品 2011(06)
- [10].重味强子物理的精确测量[J]. 现代物理知识 2018(01)
- [11].RHIC能区重味强子的实验测量[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9(10)
- [12].重味分子态综述[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3].退耦近似在重味夸克分布函数标度演化中的应用[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4].如果连你也走了[J]. 参花(下) 2015(11)
- [15].朵教练[J]. 大学生 2015(Z1)
- [16].含单个重味夸克强子的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7].核子与原子核的奇异性产生和重味产生[J]. 物理学进展 2011(01)
- [18].超级Z-工厂上的物理[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2(07)
- [19].弦模型图像下的重味强子谱:短程束缚[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0].谈饮食文化[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6)
- [21].沸腾鱼[J]. 美食 2010(11)
- [22].志愿服务社会、爱心共筑和谐——在宁高校台湾大学生义诊义演活动花絮[J]. 两岸关系 2008(07)
- [23].探析川菜多样味型形成之因素[J]. 中国调味品 2016(05)
- [24].关于双重味介子分布振幅的讨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5].小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味[J]. 江苏教育研究 2012(17)
- [26].京味儿甜食 料少花样多[J]. 北京纪事 2008(02)
- [27].川南的味道[J]. 新城乡 2014(06)
- [28].RHIC能区STAR上重味夸克偶素产生的实验进展[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9(10)
- [29].中西一日三餐翻译比较探究[J]. 海外英语 2016(08)
- [30].■半轻衰变[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标签:重味强子论文; 微扰量子色动力学论文; 非相对论量子色动力学论文; 强产生论文; 介子和重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