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小康大德——论全面小康社会及其道德内涵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伦理学
作者: 雷绍业
导师: 张怀承,易法建
关键词: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道德内涵,道德意义,国际比较
文献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从伦理学的视域介入小康社会之研究。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我国自先秦而近代而当代社会的小康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对传统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小康思想进行道德解读,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文章还研究了全面小康社会道德建设的实践模式及相关问题。 一、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发展历程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社会自先秦而近代而当代社会的小康思想,特别是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小康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邓小平小康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历程、全面小康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小康思想曾经一度出现过理论断层现象及其仅停留于梦想层面而不得以实现的必然性;在论及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内涵时,文章指出,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实质乃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他的规划中,小康社会始终是一个动态与发展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目标和终点,又是新目标的基础和起点。文章还指出,全面小康思想是在我国基本实现邓小平所规划的小康社会目标之后,而提出的我国在新时期的新的历史任务,这一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拓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内涵,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首次对传统小康思想与当代中国小康思想进行道德解读 文章深入分析了传统小康思想与邓小平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作者认为,传统中国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包括礼制、良序社会及德治等内容;而康有为的小康思想则是以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为基本价值取向,他所宣扬的是近代资产阶级价值体系。康氏小康思想除共享了传统儒家小康的空想色彩之外,还更有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传统小康思想及其道德内涵
1.1 先秦小康思想及其道德内涵
1.1.1 先秦小康思想
1.1.2 先秦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
1.2 近代中国小康思想及其道德内涵
1.2.1 康有为的小康思想
1.2.2 孙中山的小康思想
1.2.3 近代中国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
2.当代中国小康思想及其道德内涵
2.1 邓小平小康思想及其道德内涵
2.1.1 邓小平的小康思想及其发展历程
2.1.2 邓小平小康思想的道德内涵
2.1.3 邓小平小康思想的道德意义
2.2 全面小康社会思想的提出及其历史背景
2.3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
3.全面小康社会的道德内涵之一——人与人和谐的道德之维
3.1 人与人和谐的人本指向
3.1.1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3.1.2 以人为本的深刻意义
3.2 人与人和谐的人本方略
3.2.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
3.2.2 关于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几个理论与实践误区
3.3 人与人和谐的发展目标
3.3.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人和谐的基本道德目标
3.3.2 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4.全面小康社会的道德内涵之二——人与社会和谐的道德之维
4.1 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
4.1.1 人与社会和谐思想的提出
4.1.2 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
4.1.3 人与社会和谐的伦理向度
4.2 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公正机制
4.2.1 社会公正概述
4.2.2 小康社会的公正向度
4.2.3 社会公正的实现
4.3 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诚信基础
4.3.1 诚信的内涵、实质和功能
4.3.2 当前我国的诚信危机
4.3.3 全面小康社会的诚信建设
5.全面小康社会的道德内涵之三——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之维
5.1 自然价值观的矫正
5.1.1 传统自然价值观的缺失
5.1.2 自然价值观的调整
5.2 生活方式的伦理审视
5.2.1 传统消费观的省思
5.2.2 消费行为的价值规约
5.3 发展模式的伦理引导
5.3.1 可持续发展及其理论的提出
5.3.2 我国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与立场
5.3.3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
6.全面小康社会道德建设的实践模式
6.1 道德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向度之一
6.1.1 邓小平小康思想中的道德建设理论
6.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中的道德建设理论
6.2 “以德治国”与全面小康社会的道德建设
6.2.1 “以德治国”理论及其必要性
6.2.2 全面小康社会与“以德治国”
6.3 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道德建设
6.3.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其时代意义
6.3.2 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结语 跨文化的视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
二、小康之后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康社会国际比较附表
附录二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8-29
参考文献
- [1].生命与教化[D].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2003
- [2].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D]. 王司瑜.黑龙江大学2013
- [3].美是道德善的象征[D]. 周双丽.复旦大学2009
- [4].希望与命运[D]. 薛晓阳.南京师范大学2003
- [5].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研究[D]. 丁建凤.东北师范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D]. 吕书正.中共中央党校2000
- [2].论道德思维[D]. 黄富峰.湖南师范大学2002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D]. 朱军浩.复旦大学2004
- [4].知识与道德[D]. 冷天吉.华东师范大学2005
-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D]. 郝风林.中共中央党校2005
- [6].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 张钦.湖南师范大学2005
- [7].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 贺韧.湖南师范大学2006
- [8].道德需要论[D]. 彭柏林.湖南师范大学2006
- [9].走出道德困境[D]. 李彬.湖南师范大学2006
- [10].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D]. 姜怀忠.湖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