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初级听觉皮质的脑磁图对照研究目的:探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对不同频率纯音刺激下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与正常人初级听觉皮质的定位,阐述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病理机制。方法:将21例右利手受试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0例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对照组11例为健康受试者,所有入组者均给予0.5、2、4、8 kHz不同频率、强度为90dB声压级(soundpressure level,SPL)、持续时间为200毫秒(millisecond,ms)、刺激声间期(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为1秒的纯音刺激,由脑磁图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auditory evoked magneticfields,AEFs),并将MEG资料叠加到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上获得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结果:所有受试者左、右半球均诱导出听觉磁反应波M100。对照组受试者初级听觉皮质均定位于双侧颞横回;研究组患者右侧初级听觉皮质位置与对照组相比更靠近颞横回外部,左侧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偏向颞上回后外下部,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M100潜伏期在2KHz[(左97.00±15.81)ms,(右97.06±10.55)ms]、4KHz[(左93.00±12.92)ms,(右99.24±14.09)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KHz[(左121.21±14.93)ms,(右113.33±6.32)ms]、4KHz[(左113.36±13.28)ms,(右113.92±5.53)ms](P<0.05),而波幅在2KHz[(左89.40±10.57)fT,(右118.21±36.72)fT]、4KHz[(左81.03±9.17)ms,(右107.55±14.26)ms]与对照组在2KHz[(左73.46±12.36)fT,(右79.09±13.00)fT]、4KHz[(左69.33±14.54)ms,(右80.70±19.55)ms]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初级听觉皮质位置与正常人不同,且M100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这些功能及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幻听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第二部分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汉语听觉语言皮质定位的脑磁图研究目的:探讨脑磁图(MEG)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与正常人汉语听觉语言皮质的定位。方法:将27例右利手受试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3例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对照组14例为健康正常人,两组分别给予双耳声音刺激强度为80dB声压级、刺激声间期(ISI)为1秒的男、女声各100对词义相关及不相关的二个字汉语词汇刺激,并由脑磁图设备记录刺激后产生的听觉诱发磁场(AEFs),将MEG采集数据叠加到核磁共振(MRI)上获得磁源性影像(MSI)。结果:①对照组汉语听觉语言皮质10例定位于左侧颞中、上回后部,即Wernicke区,2例定位于右侧颞中回后部,2例定位在双侧颞上回后部。②研究组10例定位在大脑半球双侧颞中、上回后部、额下回后部,2例在右侧额下回后部,1例在左侧颞上回后部。③无论男声或女声刺激,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中枢三维坐标在x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研究组定位在双侧(76.92%)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4.2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汉语语言皮质定位与正常人的位置不同,更靠近颞中、上回外侧部,这一改变可能是其听觉性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之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译文的“失聪”——翻译中意义的倾听与听觉叙事[J]. 东方翻译 2019(06)
- [2].采用听觉传感策略的声品质主动控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23)
- [3].听觉维度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设想[J]. 电声技术 2020(02)
- [4].论后现代视域下听觉文化的“异化性”[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听觉叙事与通感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听觉文化的版本审美及其借鉴[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09)
- [7].0~3岁听障儿童在听觉口语训练中的观察与评估[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06)
- [8].浅谈自我听觉和客观效果的统一[J]. 林区教学 2008(07)
- [9].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J]. 电影新作 2018(03)
- [10].听觉的维度[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01)
- [11].听觉文化转向的发生语境与研究路径[J]. 文艺评论 2017(06)
- [12].论听觉美的双重形态[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05)
- [13].文化传播中的听觉转向与听觉文化研究[J]. 中州学刊 2014(12)
- [14].从产品设计角度建立家电行业听觉符号的设计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12)
- [15].草房子[J]. 诗选刊 2015(03)
- [16].浅谈心理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J]. 神州 2013(20)
- [17].耳背的驴子[J]. 家教世界 2014(Z1)
- [18].耳背的驴子[J]. 意林文汇 2014(10)
- [19].耳背的驴子[J]. 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2010(12)
- [20].内外听觉的差异在声乐教学中的影响[J]. 剧影月报 2011(05)
- [21].打造一场听觉盛宴[J]. 快乐阅读 2008(12)
- [22].广州市居民听觉健康现状与耳聋防治知识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02)
- [23].《空间声原理》[J]. 声学学报 2020(03)
- [24].基于听觉显著图的长输管道漏失检测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0(04)
- [25].听觉口语法在我国推广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05)
- [26].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听觉分会第五届中国听觉大会会议通知[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02)
- [27].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04)
- [28].重返“听觉”:听觉研究中的众声协奏——“听觉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9].文学研究中的“听觉转向”与文化建构——“听觉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 2016(02)
- [30].叙事文化的听觉之维[J].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