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的研究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个案及引申

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的研究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个案及引申

论文摘要

水库移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务院办公厅在1986年1月转发了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水库移民工作必须从单纯安置补偿的传统做法中解脱出来,走开发型移民的路子”。此后,我国的水库移民研究也从传统的“重工程、轻移民”思路中走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移民本身,开始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移民进行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以向家坝水库移民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库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阶段性模式与心理反应的规律,为更好的实现我国开发型移民安置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促进我国水库移民安置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移民阶段分为等待阶段、准移民阶段、安置阶段和后期融入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移民所面对的刺激模式不同,心理反应也不同。计划型的等待阶段引起停滞性反应,移民表现出高期望和强依赖的心理;准移民阶段的立项试误引起移民的试探性反应,移民表现出博弈与抗拒心理;安置阶段的选择配置导致移民的选择困境和疏离化,引起移民的猜疑、攀比和不满心理;后期融入阶段,新环境的构建导致移民的陌生感,移民在此阶段表现出丧失心理和角色固着化心理。本文还对移民的这些心理反应进行了讨论:高期望带来强烈的挫折感,强依赖造成政府的无限责任,博弈和抗拒可能导致矛盾升级,猜疑增加基层政府的工作难度,攀比强化不满情绪,而不满可能引起上访等移民事件的发生,丧失心理构成了移民返迁的心理因素之一,角色固着化增加移民的融入难度。解决的对策是:等待阶段要提前分流,降低高期望和强依赖;准移民阶段要提供明确的信息,减少博弈和抗拒产生的机会;安置阶段采取政策公开和整体动员策略,以减弱移民的猜疑、攀比和不满心理;后期融入阶段构建移民社会支持系统,让移民尽快融入迁入地,使移民身份尽快消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向家坝样本的意义和本研究的目的
  • 1.2.1 向家坝样本的意义
  • 1.2.2 本研究的目的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移民
  • 1.3.2 阶段性模式
  • 1.3.3 心理反应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收集方法
  • 1.4.2 资料分析方法
  • 1.4.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 国内外水库移民的经验及研究
  • 2.1 国外水库移民的经验及研究
  • 2.2 我国水库移民的经验及研究
  • 2.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3 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
  • 3.1 等待阶段——发展停滞
  • 3.1.1 计划型的等待期
  • 3.1.2 停滞性反应
  • 3.1.3 讨论
  • 3.2 准移民阶段——双向试探
  • 3.2.1 立项期的"试误"
  • 3.2.2 试探性反应
  • 3.2.3 讨论
  • 3.3 安置阶段——安置与选择的困境
  • 3.3.1 安置的选择配置
  • 3.3.2 选择困境和疏离化
  • 3.3.3 讨论
  • 3.4 后期融入——融入阶段的角色反应
  • 3.4.1 新环境的构建
  • 3.4.2 陌生感
  • 3.4.3 讨论
  • 4 对策研究
  • 4.1 等待阶段——提前分流
  • 4.1.1 对移民进行制度引导和安排
  • 4.1.2 设立动迁准备基金
  • 4.1.3 提供确切信息,降低高期望
  • 4.1.4 培养移民自主意识,减弱依赖
  • 4.2 准移民阶段——明确信息
  • 4.2.1 健全移民法规,减少博弈机会
  • 4.2.2 加强宣传,预防博弈
  • 4.2.3 采用"阳光政策",化解矛盾
  • 4.3 安置阶段——政策公开和整体动员
  • 4.3.1 实行政策最大程度公开化,减少猜疑
  • 4.3.2 整体宣传,减弱攀比
  • 4.3.3 加强引导,降低不满
  • 4.4 后期融入阶段——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 4.4.1 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使移民尽快融入
  • 4.4.2 引入多元组织,形成支持网络
  • 4.4.3 加大后期扶持力度,解决移民长远发展问题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移民的阶段性模式及其心理反应的研究 ——宜宾向家坝水库移民个案及引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