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行情(论文文献综述)
郭荣村[1](2022)在《有中药材一年上涨超800%发生了什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期,股价持续上涨的中药板块备受资本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在2021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大幅回调的背景下,中药指数(882572)在2021年逆势上涨近三成,仅在2021年的最后两个月,中药指数就上涨了18%。1月4日是2022年开市第一天,Wind中药指数当日又大涨2.71%,其中新光药业?
邱悦[2](2021)在《天然药库广西:警惕地龙资源枯竭,香料才是基本盘》文中指出广西素有“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中药材之乡”的美称,中药材品种达到了7506种,中药材种植基地也有600多家,中药材种植业产值接近150亿元。除“桂十味”道地药材【肉桂(含桂枝)、罗汉果、八角、广西莪术(含桂郁金)、龙眼肉(桂圆)、山豆根、鸡血藤、鸡骨草、?
张英,吴孟华,曹晖[3](2017)在《利用药材市场见习带动高校中药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通过结合广州中药材市场特点与中药学教学要求,积极利用药材市场见习来形成课内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导学生在见习实践中,结合课堂上所学的药材分类以及鉴别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深对中药材从基源到市场各个环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学生今后毕业实习以及论文的设计等奠定学习基础。
邓卉,李国君[4](2016)在《“做好人才能做好药”——广西博白籍在粤创业者、广州市瑜越兰参行总经理邓瑜特写》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先后有大批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目前有600多万务工人员奔走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富裕发达地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在异乡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本刊从2016年10月起,派出记者组专程赶赴广东、浙江等地,采写属于广西"打工人"的动人故事,并开设"异乡出彩广西人"栏目,集中展示他们在这个伟大时代中勇于担当、勇于创业的精神,以激励更多的有为之士为自己、为家乡、为广西做出更好的成绩。
李光,李学兰,唐德英,李海涛,王云强,李宜航[5](2016)在《砂仁药材质量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砂仁为四大南药之一,为了解市场砂仁药材质量现状,以对砂仁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研究提供参考,作者分别从专业药材市场和砂仁主产区收集砂仁样品57份,其中市场收集30份,产地收集27份。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砂仁的外观性状、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含量、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等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市场销售砂仁合格率为30.0%,其中国产砂仁的合格率为50.00%,进口砂仁合格率为12.50%;产地收集的砂仁合格率为92.59%,其中春砂仁合格率为96.2%,绿壳砂合格率为0%,市售国产砂仁主流品种为阳春砂,绿壳砂较少,未见海南砂。调查发现影响砂仁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药材来源或基原,特别是进口砂仁基原混杂、品种不纯、来源或产地不明,质量差;砂仁药材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结果为合格。为保障砂仁药材质量,建议优化种质、严格控制药材来源、规范采收及加工工艺。
杨帅[6](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汪莹[7](2014)在《基于规制经济学的中药材质价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以来,在我国新医改方案的推动下,国家在发生巨大变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医药不仅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科技创新之源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的天然性、毒副作用小是中医治疗的特色优势,但由于中药材兼有药品与农副产品的双重属性,其价格与质量受到品种的差异、产地的区别、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材市场上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这类问题严重削弱了中医治病的效果,导致中医药的社会声誉下降,社会认同度降低,最终将影响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以中药材价格现状、中药材质价关联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构建中药材质量与价格关联体系,结合大量中药材价格数据,具体分析近年来价格波动趋势;利用蛛网模型来阐述中药材价格呈现“发散型蛛网波动”的根本原因,分析价格涨跌对供给量和需求量变动的影响;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质量等级中药材之间的价格差异,以相对价格衡量中药材不同质量层级之间的价格差异,将质量与价格关联起来。在规制经济学视角下,提出稳定中药材质量与价格,促进分等论价、优质优价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了思路,也对中药材市场的管理和中药材价格的调控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张彦台[8](2012)在《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文中认为在民国时期的华北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从中说合构成交易、代客买卖或为买卖双方执掌度量衡器而从中收取佣金者——牙商不可或缺。研究牙商既可以显示民国时期的经济运行实态、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国家和地方税收、政府的商业政策,也可反映市场结构变迁、商业资本的运转和增殖、区域文化等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档案资料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保存、未刊的社会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在民国以前,华北牙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民国以降,政府改变了压抑商业、歧视商贾的态度,对商业的封建束缚随之放松。“牙帖定额化”制度的取消使华北地区牙商群体迅速的发展壮大。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时期:1912——1928年,华北牙商快速发展阶段、1928——1937年,华北牙商繁盛阶段、1937——1949年,华北牙商曲折发展阶段。牙商所经营之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民国时期,牙商开设的牙行资本组织形式包括独资、集资与股份制三种类型。由于行业经营活动的差异性,各种牙行的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也各有差异。牙商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才干:对货物有鉴别能力、善于沟通的能力、善于交际的能力等。华北牙商的经营职能包括:栈房职能、中介代理职能、信息和服务职能、金融职能、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和批发职能等。牙商在工商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并执商界之牛耳,与独特的经营谋略密切相关。在营业收入方面,牙商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他们能凭各种不同的本领,以种种方法来敛财。牙商在经营运作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支出,而且往往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营过程。民国时期牙商群体的构成广泛。既有弃政经商的官僚,也有靠盘剥百姓积累财富的地主和豪绅;既有资金雄厚的资本家,也有无任何资本的贫农和无业游民;既有从旧式商业中走出来的商贾、学徒,也有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既有亦官亦商的代表,也有半农半商的典范。一个成功的牙商背后,往往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说,牙行成功的客观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性,在这张关系网中,牙商与政府、帮会、购销客户、出口商、金融、保险业、脚行、转运业等保持密切的关系。交易场中,几乎所有行业的牙商都有一套神秘的行话和暗语。行话与暗语既是民间秘密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民俗语言文化。牙商的行话与暗语,一方面是牙商群体内部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保守牙商内部秘密、有维护牙行利益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牙商阻断买卖双方知情的手段,便利于牙商对生意的把持。除了语言以外,民国时期,活跃在华北地区集市上的牙商衣着穿戴也很特殊。牙商对近代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牙商资本向工业领域扩展,成为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本来源。牙商除了向企业家流动外,还有个别的牙商向银行家流动。早期牙商的主要职能是介绍买卖,保持着代客买卖的中间商性质。但不少在城市营业的牙商很快就突破了这种经营范围,有的直接经手办货,自营大宗买卖,开始转化为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凡市场买卖交易的货物,只要是经牙商为媒介的,统要承担相应的税负。华北牙商的税负制度大概有四种形式:牙税盈余制度、牙税等级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制度。政府向牙商征收税负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政府自征牙税法;牙商同业公会代征牙税法;招商招标承包法。牙商税负是地方财政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前,华北各省市的牙税和牙帖捐的收入逐年增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挫折,牙税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从理论上来讲,牙税性质本质上应该以牙商为课税的主体,以牙商所获得的佣金为课税的客体。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如此。牙商税负除了汇解到各省财政部门外,还要留拨一部分作为地方经费。税款主要用于地方行政建设、教育经费、军费、公益性事业或其他事项。牙商在遇到税额过重、战争摧残、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其应缴纳的税课可以呈请政府批准核销减免。牙商的营业执照称为牙帖,牙商只有领取牙帖才能开展中介代理活动。民国时期按照政府规定和商业管理,牙帖的传承与继替呈现出多种方式:牙帖继承制、牙帖连任制、帮帖替代制、商民申请制、官府招募制和牙帖租用制等。牙商必须经政府登记注册,办理某些正式的手续,才能从政府领取管理机关核发的牙帖。领取牙帖后的牙商,其合法经营活动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保护。牙商如果在牙帖有效期内因故歇业,必须到官府办理注销“牙帖”的手续。在中国牙商事业发展史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体现出了牙商法制建设由传统到近代的渐进发展历程。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牙商法规和华北各省市地方性牙商法规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对新中国的经纪人法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的经纪人法规中的若干规定可以在民国牙商法规的传统中找到根源。档案和文献史料显示,华北牙商纠纷数量和类型均出现增长趋势;牙商纠纷的形态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姿态:在追逐利益面前,政府、牙商、商户、农民、商会、同业公会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多起群体性事件,构成对社会和商业秩序的严重威胁。纠纷解决的途径与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华北牙商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特性。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另一方面,华北牙商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牙商在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后,将资本向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金融信贷领域扩张和转移。这种扩张和转移即体现了资本的周转和增殖,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的进步。牙商、牙商文化与市场经济扩大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牙商是民国时期商品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经济扩大的产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扩大又同时呼唤成熟的牙商和牙商文化的复兴。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繁盛与演变除了地缘、血缘与业缘关系外,更主要的是由一种精神、文化来支撑的。推进民国时期华北牙商文化的复兴对于商业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市场经济的扩大需要发扬华北牙商的三种精神文化:诚信公平、义利并举;信息意识、调和折中;竞争协作、创新进取。
张鸿雁,沈明辉[9](2011)在《中药材价格搭上了 中国高铁》文中提出在天灾与炒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中药材市场正在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猛的一轮涨价高峰。"几乎所有的中草药都涨价了,一年的涨幅在2~3倍的十分常见。"8月2日,在广州清平药材市场做了10年药材生意的张老板对记者表示。
曹金一[10](2009)在《补骨脂本草文献与质量研究》文中指出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为一年生草本,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其性温,味辛、苦,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本论文首次对补骨脂的历代本草及近代文献的品种来源、产地、采收、炮制方法、药性、功能主治、临床应用、配伍、制剂和用药禁忌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初步理清了补骨脂的历史沿革及用药脉络。本实验采用现代植物化学的方法,并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技术,对补骨脂药材中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得到了呋喃香豆素类:补骨脂素(psoralen)、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拟雌内酯类:补骨脂定(psoralidin);黄酮类:异补骨脂查耳酮(isobavachalcone)、补骨脂二氢黄酮(bavachin)、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新补骨脂异黄酮(neobavaisoflavone)7个化合物;首次发现补骨脂葡萄糖苷(psoralenoside)和异补骨脂葡萄糖苷(isopsoralenoside)在弱酸性的制备分离条件下,极易发生异构,通过HPLC-DAD、LC-MS、HMR等鉴定技术,确定二者发生了顺反异构,而无法获得纯品用于质量研究。对当前补骨脂市场药材来源进行了调查,确定基本全部来源于缅甸进口的野生资源。收集补骨脂药材样本66份,其中,市场药材36份,产地采集成熟果实药材16份,未成熟果实6份,花2份,制备炮制样品6份。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对这些药材样品进行了药材鉴别和质量研究,获得结果:①可将补骨脂的HPLC指纹图谱划分为四组特征峰;②一区(1、2号峰)和二区(3、4号峰)存在转化关系,应结合看待;③保留时间在40min左右的三峰(9、a、b号峰)的相对高度具有鉴别意义,缅甸来品均为a峰最高,版纳同样,而其余地区则a峰很低或缺失;此特征可以为缅甸及临近地区药材的特征;④北京样品有两处指纹图谱特征具有鉴别意义;⑤盐炙对药材的化学成分构成影响不大,指纹图谱可以找到的特征有:在36.98min处,较生品多出一个色谱峰x;40min左右的3个色谱峰,在炮制品中的含量较生品略有减少;50min左右的3个色谱峰在炮制品中的含量较生品中有明显的增加,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炮制品的鉴别特征,或者用于炮制的质量控制;⑥花的色谱图与果实有着明显差别;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里的化学成分也在不断合成增加。利用与指纹图谱相同的HPLC方法,对所有样品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①首次给出了目前市场药材(全部来源于缅甸)质量的真实情况;②广西南宁、重庆合川和北京样品的含量均不及缅甸;③新产药材中(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很低,随着存放时间增加,两种苷有向两种素转化的趋势,因此,药材标准中应当考虑两种苷的含量;④针对当前缅甸单一来源的药材,质量标准有可能需要提高;⑤采收不成熟果实对于质量没有明显影响;⑥盐炙品对两种素和两种苷含量影响不大,主要成分均略有降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之和的平均降低率为0.0924,补骨脂酚含量的平均降低率为0.0499,补骨脂葡萄糖苷和异补骨脂葡萄糖苷的降低率为0.1082,两苷和两素的比例则几乎没有变化,表明炮制过程对于苷向素的转化没有明显影响。首次用HPLC方法测定了药材中补骨脂酚的含量,约在1.66%-22.71%之间,市场药材的含量多数含量集中在10%-20%。本论文系统全面的研究了补骨脂当前药材质量,阐明了影响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因素和影响幅度,为鉴定补骨脂来源和控制药材和饮片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行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行情(论文提纲范文)
(1)有中药材一年上涨超800%发生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价格像火箭一样蹿升” |
多因素叠加导致药材涨价 |
中药上市公司纷纷提价 |
中药板块行情能否维持? |
(2)天然药库广西:警惕地龙资源枯竭,香料才是基本盘(论文提纲范文)
桂药行情:罗汉果减产、地龙涨价、八角茴香下跌 |
罗汉果:2022年大概率会行情下滑 |
地龙:资源枯竭价格上扬 |
八角茴香:下跌反弹力度不够 |
产区分析:应打造大南药交易中心、世界调料交易中心 |
(3)利用药材市场见习带动高校中药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岭南药材市场地域资源 |
2 药材市场见习内容 |
3 药材市场见习体会 |
3.1 增强学生实践综合素质, 增加学生所见所闻 |
3.2 增加学校和市场互动, 增强学生市场调查能力 |
3.3 提高知识转化意识和能力,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 |
4 多因素配合增强见习效果 |
5 展望 |
(6)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理环境 |
二、资源环境 |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7)基于规制经济学的中药材质价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3 研究创新点 |
3.1 理论创新 |
3.2 方法创新 |
4 研究的不足 |
第二部分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1 相关研究综述 |
1.1 中药材市场的概况 |
1.2 中药材的产品定位 |
1.3 中药材价格监管的困境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蛛网模型理论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2.3 规制经济学理论 |
第三部分 中药材质量与价格现状分析 |
1 中药材质量与价格的特点 |
1.1 中药材质量的特点 |
1.2 中药材价格的特点 |
1.3 中药材质价关联问题 |
2 影响中药材质量与价格的因素 |
2.1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
2.2 中药材价格的影响因素 |
3 中药材市场现状 |
3.1 中药材专业市场 |
3.2 中药材GAP基地种植 |
3.3 调查分析 |
3.4 市场价格趋势 |
3.5 生产成本 |
4 中药材质量分层 |
4.1 中药材质量的内涵 |
4.2 中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 |
4.3 划分中药材质量等级的方法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中药材价格变动发展趋势 |
1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
1.1 数据审核 |
1.2 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
2 数据筛选 |
3 数据处理 |
4 中药材供求均衡分析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中药材价格波动的蛛网模型分析 |
1 蛛网理论 |
1.1 蛛网理论介绍 |
1.2 三种蛛网模型 |
1.3 蛛网模型的应用 |
2 中药材信息收集与整理 |
2.1 数据收集 |
2.2 数据预处理 |
3 蛛网模型分析 |
3.1 模型构造与变量选取 |
3.2 单位根检验 |
3.3 方程的估计 |
3.4 结果分析 |
4 小结 |
第六部分 中药材质价关联的模型构建与计量方法 |
1 中药材质价关联的理论依据 |
1.1 中药材所包含的劳动量是其价格形成的依据 |
1.2 农副产品特殊性是中药材质价关联研究的前提 |
1.3 均衡价格是研究中药材质价关联的参照 |
2 模型分析 |
2.1 虚拟变量设置 |
2.2 函数构建 |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三七 |
3.2 金银花 |
4 模型构建 |
5 数据分析 |
6 小结 |
第七部分 促使中药材质价关联的策略研究 |
1 基于规制经济学的利益机制激励优质优价 |
1.1 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合理运用政府规制 |
1.2 贯彻激励相容机制,建立市场良性规则 |
2 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促使中药材质价关联 |
2.1 结合质量等级划分,推进分等定价 |
2.2 运用价格杠杆,有效传递市场信息 |
2.3 构建质价关联体系,优化价格管理 |
3 优化中药材价值链管理,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
3.1 中药企业提高生产质量,形成竞争优势 |
3.2 借助市场倒逼机制,控制货源质量 |
3.3 建立市场信息体系,降低流通成本 |
4 提高中药材交易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
4.1 政府引导种植,保障中药材供应 |
4.2 建立中药材储备机制,灵活调节供求 |
4.3 运用可追溯机制,建立中药材交易诚信体系 |
第八部分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分析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价格变动的原因 |
1.2 比较中药材市场与农副产品市场的管理策略 |
1.3 结合中药材价格数据,解释说明中药材价格呈现发散型蛛网波动的原因 |
1.4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中药材质量与价格的实证研究 |
1.5 在规制经济学的视角下为政府制定中药材价格和管理政策提供相关建议 |
2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2.1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道地产区主要中药材 |
附录二:GAP基地中药材生产成本调研表 |
附录三:中药材专业市场品种调研表 |
附录四:中药材生产成本调研表 |
附录五:中药材质量构成影响因素评分表 |
附录六:中药材价格形成影响因素调查表 |
附录七:1998-2012年171种中药材价格统计数据 |
附录八:专家座谈会情况(2013年12月18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由来、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社会基础 |
一、 华北牙商依托的自然基础 |
二、 华北牙商依托的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华北牙商的发展沿革 |
一、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的行业继承 |
二、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上) |
三、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中) |
四、 民国时期的华北牙商(下) |
小结 |
第二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活动 |
第一节 牙商经营的产品 |
第二节 牙行的内部结构 |
一、 资本组织形式 |
二、 人员构成和各自分工 |
三、 人员素质 |
四、 牙行的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牙商的经营职能 |
一、 栈房职能 |
二、 中介代理职能 |
三、 信息和服务职能 |
四、 金融职能 |
五、 公证和收付货款职能 |
六、 对市场进行管理的职能 |
七、 批发职能 |
第四节 牙商的经营谋略 |
一、 诚信第一、 公平交易 |
二、 掌握信息、紧跟市场 |
三、 注重管理、用人有道 |
四、 灵活经营、竞争之道 |
五、 地区协作、联号经营 |
第五节 牙商的营业收入 |
一、 牙商的总收入 |
二、 正常收入项目 |
三、 作为独立商人的收入 |
四、 获得非正常收入的手段 |
第六节 牙商的支出 |
一、 支出项目 |
二、 牙行的资金额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牙商的构成、社会关系、行话与暗语 |
第一节 牙商的构成 |
一、 官僚、资本家出身的牙商 |
二、 地主、富农、绅士出身的牙商 |
三、 知识分子出身的牙商 |
四、 农民出身的牙商 |
五、 无业游民和无赖混混出身的牙商 |
第二节 牙商的社会关系 |
一、 牙商与政府、帮会的关系 |
二、 牙商与购销客户的关系 |
三、 牙商与出口商的关系 |
四、 牙商与金融、保险业的关系 |
五、 牙商与脚行、转运业的关系 |
第三节 牙商的行话、暗语与衣着 |
一、 粮食、油业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二、 蔬菜、干鲜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三、 皮毛行、土布行的行话与暗语 |
四、 牲畜行的行话与暗语 |
五、 药行的行话与暗语 |
六、 农村集市上牙商的特殊衣着 |
小结 |
第四章 华北牙商的社会流动 |
第一节 牙商的上下流动 |
一、 向上流动 |
二、 向下流动 |
第二节 牙商的职业流动 |
一、 向企业家流动 |
二、 向银行家流动 |
三、 向批发商、实体商或牙商兼实体商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华北牙商的税负 |
第一节 牙商税负制度的沿革 |
一、 牙税盈余制度 |
二、 牙税等则制度 |
三、 牙税包商征收制度 |
四、 牙行营业税制度 |
第二节 牙商税负的特征 |
一、 牙商税负所属范畴 |
二、 牙商税负的种类 |
三、 牙商税负的性质 |
四、 牙商税负的税率 |
五、 牙商税负的征收 |
第三节 牙商税负的税额统计 |
一、 牙商税负预算、实收统计 |
二、 牙商税负的省、县税收比例 |
三、 牙商税负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 |
第四节 牙商税负的汇解及使用 |
一、 牙商税负的收存管理 |
二、 牙商税负的汇解 |
三、 牙商税负的留拨 |
四、 牙商税负的使用 |
五、 牙商税负的减免 |
小结 |
第六章 华北牙商营业执照的传承与继替 |
第一节 牙帖的传承与继替 |
一、 牙帖继承制 |
二、 牙帖连任制 |
三、 帮帖替代制 |
四、 商民申请制 |
五、 官府招募制 |
六、 牙帖租用制 |
第二节 牙帖的注册 |
一、 承充牙商的条件 |
二、 开业登记的程序 |
三、 铺保制度 |
四、 牙帖和牙伙执照的式样 |
五、 牙帖的有效期 |
第三节 牙帖的注销 |
一、 牙帖注销的原因 |
二、 牙帖注销的程序 |
小结 |
第七章 华北牙商法规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牙商立法准备 |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转型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变迁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牙商法规 |
一、 中央政府牙商法规的完善 |
二、 华北各省地方性牙商法规的完善 |
第四节 华北沦陷区伪政权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的继承 |
三、 牙商法规内容的变化 |
第五节 华北地区中共根据地的牙商法规 |
一、 牙商法规的颁布 |
二、 牙商法规思想和内容的演变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牙商法规的特点 |
一、 民国牙商法规之特点 |
二、 与明清牙商法规的异同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华北各地牙商法规内容的异同 |
四、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京政府华北牙商法规之比较 |
五、 华北牙商法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纪人法规的影响 |
小结 |
第八章 华北牙商的经营纠纷 |
第一节 民国前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
一、 牙、商经营纠纷 |
二、 牙、牙经营纠纷 |
三、 其他类型纠纷 |
四、 民国前牙商纠纷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类型 |
一、 牙、牙经营纠纷 |
二、 牙、商经营纠纷 |
三、 与牙商相关的群体性纠纷 |
四、 其他类型的纠纷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纠纷的特点 |
一、 纠纷数量巨大,纠纷的种类繁多 |
二、 度量衡纠纷和差徭役纠纷的消失 |
三、 牙、商经营纠纷和牙、牙经营纠纷占纠纷中的主流 |
四、 牙商与官府、商会、同业公会、农民间的纠纷各占一定比例 |
五、 群体性纠纷凸显 |
六、 解决纠纷的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 |
小结 |
第九章 华北牙商与区域经济 |
第一节 牙商的区域特性 |
第二节 牙商与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 牙商与天津的港口贸易 |
二、 牙商与石家庄的货栈经济 |
三、 牙商与郑州的交通枢纽贸易 |
四、 牙商与辛集的皮货经济 |
五、 牙商与张库大道的跨国贸易 |
第三节 牙商与华北专业市场的兴盛 |
一、 牙商与许昌烟草市场的兴盛 |
二、 牙商与胥各庄猪鬃贸易的繁盛 |
三、 牙商与安国药市的拓展 |
四、 牙商与张北马桥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 |
第四节 华北牙商的历史时代局限 |
一、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民族商人 |
二、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歧视 |
三、 牙商群体本身的局限性 |
四、 贸易统制政策对牙商的强力排斥 |
五、 社会进步使买卖、产销直接对接增多 |
第五节 华北牙商的演进 |
一、 牙商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扩张 |
二、 牙商资本向生产领域扩张 |
三、 牙商资本向金融信贷的扩张 |
第六节 市场经济呼唤牙商与牙商文化的复兴 |
一、 牙商的复兴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二、 牙商文化的内涵与市场经济的扩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中药材价格搭上了 中国高铁(论文提纲范文)
天灾导致减产供求更不平衡 |
炒作之风盛行药市仿若股市 |
暴涨致多方受损药材产业链不稳 |
发改委出清仓令供求不平衡难解 |
(10)补骨脂本草文献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药补骨脂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补骨脂传统文献整理 |
1.品种与来源 |
2.产地 |
3.采收 |
4.炮制 |
5.药性 |
6.功能与主治 |
7.临床应用 |
8.配伍 |
9.制剂 |
10.用药禁忌 |
11.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补骨脂药材的主要成分分离与鉴定 |
第一节 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二节 补骨脂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四章 补骨脂药材来源市场调查和样品收集 |
第一节 补骨脂产地来源调查 |
第二节 样品收集方法和样品来源记录 |
第五章 补骨脂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一节 仪器、试剂与药材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补骨脂药材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一节 实验方法 |
第二节 市场收集样品测定结果 |
第三节 自采补骨脂样品测定结果 |
第四节 炮制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行情(论文参考文献)
- [1]有中药材一年上涨超800%发生了什么[N]. 郭荣村. 每日经济新闻, 2022
- [2]天然药库广西:警惕地龙资源枯竭,香料才是基本盘[N]. 邱悦. 医药经济报, 2021
- [3]利用药材市场见习带动高校中药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张英,吴孟华,曹晖.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04)
- [4]“做好人才能做好药”——广西博白籍在粤创业者、广州市瑜越兰参行总经理邓瑜特写[J]. 邓卉,李国君. 人事天地, 2016(12)
- [5]砂仁药材质量现状分析[J]. 李光,李学兰,唐德英,李海涛,王云强,李宜航. 中国中药杂志, 2016(09)
- [6]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 [7]基于规制经济学的中药材质价关联研究[D]. 汪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 张彦台.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9]中药材价格搭上了 中国高铁[J]. 张鸿雁,沈明辉. 北京农业, 2011(26)
- [10]补骨脂本草文献与质量研究[D]. 曹金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