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研究

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出现使在无线网络中提供各种视频业务成为可能。由于原始视频信号数据量巨大,必须经过压缩才能在无线网络中传输。ITU-T和ISO联合开发的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由于具有压缩效率高、网络适应能力强等特点,使其成为3GPP/3GPP2支持的视频编码标准。而无线信道具有时变、误码率高以及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等特点,使在3G网络中传输的H.264/AVC压缩视频流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264/AVC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3G网络的传输和模拟,分析了H.264/AVC视频流的传输协议栈和离线模拟模型。然后对3G无线传输中H.264/AVC的容错技术和容错策略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不用视频业务中的容错策略和容错工具选用的一般原则。其次根据3G网络的特点阐述了H.264/AVC的码率控制方法,实现了一种基于EBR的码率控制方法。最后分析了H.264/AVC在面向3G终端用户时必须解决的一致性验证、专利费用等实际问题。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a)提出了一种适合于3G无线信道的双向视频传输模拟模型在H.264/AVC标准提出之初,VECG专家组就提出了一种离线环境下的3G无线信道的模拟模型(MIP软件),因为其简单方便,所以大量应用于各种实验中。但是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只能用来测试单向视频传输业务,不能用来测试双向视频业务。本文结合MIP软件和H.264/AVC参考软件,提出了一种双向视频传输的模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充分利用了双向视频传输时的反向信道来反馈视频传输的结果,在编码器端采用多参考帧的情况下,编码器可以根据反馈的结果对参考帧进行相应改变,从而提高编码视频的容错能力。该模型可以模拟在不同的时延和不同的反馈参数下的传输效果,其模拟能力和有效性也在文中得到了验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视频压缩的目的
  • 1.2 用户对视频业务的基本要求
  • 1.2.1 视频质量和输出比特率
  • 1.2.2 视频编解码的复杂度
  • 1.2.3 音视频同步
  • 1.2.4 延迟
  • 1.3 视频质量评价
  • 1.3.1 主观质量评价
  • 1.3.2 客观质量评价
  • 1.4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 1.5 视频编码技术发展历史
  • 1.6 无线网络中的视频通信
  • 1.7 无线网络中H.264/AVC应用研究现状
  • 1.7.1 H.264/AVC算法优化
  • 1.7.2 H.264/AVC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
  • 1.8 本文内容概要
  • 第2章 适用于3G的H.264/AVC技术
  • 2.1 H.264/AVC发展历史和主要技术目标
  • 2.1.1 发展历史
  • 2.1.2 H.264/AVC主要技术目标
  • 2.2 H.264/AVC编码技术总体架构
  • 2.2.1 编解码工作流程
  • 2.2.2 档次(Profile)和分级别(level)
  • 2.3 3G标准对H.264/AVC的支持
  • 2.3.1 H.264/AVC支持的3G终端
  • 2.3.2 3G视频业务对H.264/AVC基本要求
  • 2.4 支持3G标准的H.264/AVC技术特性
  • 2.4.1 帧内预测
  • 2.4.2 帧间预测
  • 2.4.3 基于率失真模型(Rate-Distortion Model)的编码模式选择
  • 2.4.4 以整数变换为基础的空间域变换
  • 2.4.5 上下文相关的可变长度编码CAVLC
  • 2.4.6 环路滤波(Deblocking Filtering)
  • 2.4.7 SEI和VUI信息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H.264/AVC视频流在3G系统中的传输
  • 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 3.2 3G分组域系统结构
  • 3.2.1 CDMA2000分组域系统结构
  • 3.2.2 WCDMA分组域系统结构
  • 3.2.3 TD-SCDMA分组域系统结构
  • 3.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业务
  • 3.3.1 3G业务特点
  • 3.3.2 3G中的多媒体业务
  • 3.4 3G系统分组业务协议栈
  • 3.4.1 UMTS用户平面协议栈
  • 3.4.2 CDMA2000简单IP协议参考模型
  • 3.5 H.264/AVC视频流在3G网络中的传输
  • 3.5.1 H.264/AVC的分层结构
  • 3.5.2 H.264/AVC分组交换业务传输协议栈
  • 3.5.3 H.264/AVC数据在3G网络中的传输模拟
  • 3.5.4 双向视频传输模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3G环境中H.264/AVC的容错技术
  • 4.1 容错技术简介
  • 4.1.1 误码对视频质量的影响
  • 4.1.2 容错技术的分类
  • 4.1.3 H.264/AVC容错技术相关工作
  • 4.2 编码器端的容错技术
  • 4.2.1 参数集
  • 4.2.2 片(Slice)结构
  • 4.2.3 灵活宏块排序FMO(Flexible Macroblock Ordering)
  • 4.2.4 帧内编码块刷新(Intra Block Refreshing)
  • 4.2.5 UEP和FEC
  • 4.3 解码器端的错误隐藏(ERROR CONCEALMENT)技术
  • 4.3.1 丢失片中宏块错误隐藏的顺序
  • 4.3.2 帧内编码宏块的错误隐藏
  • 4.3.3 帧间编码宏块的错误隐藏
  • 4.4 解码器/编码器联合的容错技术
  • 4.4.1 自动反馈重传机制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4.4.2 实时的反馈机制
  • 4.5 编码器端H.264/AVC容错策略
  • 4.5.1 编码器端容错工具选择方案
  • 4.5.2 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 4.6 对话式视频业务中H.264/AVC的容错策略
  • 4.6.1 对话式视频业务容错方案
  • 4.6.2 实验和结果
  • 4.7 视频广播/多播业务中的容错策略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3G环境中H.264/AVC的码率控制算法
  • 5.1 3G无线信道上的码率控制
  • 5.2 基于VBR的码率控制方法
  • 5.2.1 HRD(Hypothetical Reference Decoder)缓冲区参考模型
  • 5.2.2 流体流动模型(Fluid Flow Traffic Model)
  • 5.2.3 MAD的估算
  • 5.2.4 量化参数(QP)的计算
  • 5.2.5 VBR码率控制的结果
  • 5.3 基于EBR的码率控制算法
  • 5.3.1 EBR算法的基本要求
  • 5.3.2 EBR视频流在3G无线信道中的传输
  • 5.4 3G网络中支持EBR的信道结构
  • 5.4.1 WCDMA系统中的逻辑信道
  • 5.4.2 CDMA2000中的逻辑信道
  • 5.5 EBR算法的实现
  • 5.5.1 EBR码率控制算法的核心
  • 5.5.2 自适应动态分片方法
  • 5.5.3 量化参数的确定
  • 5.5.4 GOP中第一个I帧和P帧的编码方法
  • 5.5.5 GOP中剩余P帧的编码方法
  • 5.6 EBR码率控制方法的性能
  • 5.6.1 在无差错信道上的传输性能
  • 5.6.2 在易错信道上传输结果
  • 5.6.3 自适应动态分片方法的性能
  • 5.6.4 端到端延时性能
  • 5.6.4 EBR方法的缺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H.264/AVC在3G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 6.1 H.264/VAVC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 6.1.1 比特流的一致性测试
  • 6.1.2 解码器的一致性测试
  • 6.1.3 3G移动终端的一致性测试
  • 6.2 专利问题
  • 6.2.1 H.264/AVC专利权适用范围
  • 6.2.2 专利收费细则
  • 6.2.3 专利问题总结
  • 6.3 H.264/AVC标准与AVS标准比较
  • 6.3.1 AVS1-P7标准的技术特点
  • 6.3.2 AVS1-P7标准的性能
  • 6.3.3 AVS1-P7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H.264/AVC帧内预测技术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02)
    • [2].基于块匹配的H.264/AVC帧内预测算法[J]. 机电工程 2013(10)
    • [3].H.264/AVC解码端帧内预测的设计与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09)
    • [4].H.264/AVC中基于全零块的预测模式选择[J]. 计算机工程 2009(24)
    • [5].一种改进的基于H.264/AVC无损帧内编码算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01)
    • [6].基于转移概率矩阵的H.264/AVC视频帧内预测模式信息隐藏检测算法[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7].基于代价策略的H.264/AVC半脆弱水印算法[J]. 通信学报 2015(10)
    • [8].率失真理论及在H.264/AVC中的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12)
    • [9].H.264/AVC中进行帧间预测的研究及实施[J]. 江西科学 2009(01)
    • [10].H.264/AVC中运动估计快速搜索算法研究[J]. 电视技术 2009(S1)
    • [11].视频图像复杂度估计的H.264/AVC码率控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26)
    • [12].H.264/AVC帧内预测器的VLSI实现[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3].H.264/AVC帧间预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硬件实现[J]. 有线电视技术 2010(01)
    • [14].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的关键技术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09(15)
    • [15].H.264/AVC码率控制现状与发展[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3(05)
    • [16].一种H.264/AVC帧内编码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10(24)
    • [17].帧间编码模式选择及其择优早期终止的H.264/AVC快速算法[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9(01)
    • [18].H.264/AVC码率控制技术[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09(11)
    • [19].一种H.264/AVC码率控制的改进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11)
    • [20].基于半脆弱水印的H.264/AVC视频流的内容级认证[J]. 通信学报 2009(11)
    • [21].基于H.264/AVC解码芯片的静态时序分析约束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05)
    • [22].H.264/AVC码率控制中初始量化参数的估计[J]. 光学精密工程 2014(09)
    • [23].一种基于块纹理特性的H.264/AVC帧内预测算法[J]. 电视技术 2010(07)
    • [24].H.264/AVC自适应运动估计搜索算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08)
    • [25].H.264/AVC编码器算法优化分析[J]. 硅谷 2010(19)
    • [26].H.264/AVC运动补偿的高效插值结构设计[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2)
    • [27].H.264/AVC码率控制优化算法[J]. 计算机学报 2008(02)
    • [28].一种帧间稳定的H.264/AVC实时码率控制方法[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5(09)
    • [29].基于H.264/AVC的帧间编码快速算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06)
    • [30].一种新的H.264/AVC码率控制改进算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10)

    标签:;  ;  ;  ;  ;  

    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