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论文摘要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实践民主的一种途径,拓宽了公众获取信息、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降低了公众表达意义诉求和政治系统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成本,有利于公民和政治系统之间形成持续良性互动对话机制。在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方兴未艾。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网络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网络社会的初具雏形和新传媒的网络化为网络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媒体环境。政府与公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良性互动为网络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执政主体对网络政治的积极回应和规制为网络政治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政治在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中国的政治稳定和舆论调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非制度化参与、数字鸿沟的拉大和非主流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网络空间的兴起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挑战,网络政治对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挑战。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一定要在科学认识网络空间政治现象与现实政治的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缩小网络政治中的数字鸿沟;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政府规制网络模式,完善政府网络治理体系,进一步改进电子政务体系、搭建网络问政平台,调整政府自身结构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到来;政府要注重对网络政治文化的调控引导,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文化层面以及通过市场机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有效管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及特征
  • 2.1 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
  • 2.2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
  • 2.2.1 直接性
  • 2.2.2 平等性
  • 2.2.3 成本低廉性
  • 2.2.4 便捷性
  • 2.3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现状
  • 2.3.1 网民性别结构
  • 2.3.2 网民年龄结构
  • 2.3.3 网民学历结构
  • 2.3.4 网民职业结构
  • 2.3.5 网民收入结构
  • 2.3.6 网民城乡结构
  • 2.4 网络政治参与内容
  • 2.4.1 参政议政
  • 2.4.2 网络反腐
  • 2.4.3 司法监督
  • 2.5 网络政治参与的平台
  • 2.5.1 网络论坛
  • 2.5.2 政治博客
  • 2.5.3 在线交流
  • 2.6 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的意义
  • 2.6.1 增加社会资本
  • 2.6.2 弥补现实政治参与渠道不足
  • 第3章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3.1.1 理性与非理性交织
  • 3.1.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
  • 3.1.3 表达主体的不均衡
  • 3.1.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
  • 3.2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成因
  • 3.2.1 参与主体的素质有待提高
  • 3.2.2 技术瓶颈制约网络监管效果
  • 3.2.3 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导向弱化
  • 3.2.4 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 3.2.5 政府官员网络舆情舆论危机意识薄弱
  • 3.2.6 网络空间中商业因素的影响
  • 第4章 规范和引导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
  • 4.1 基本原则
  • 4.2 完善互联网基础管理制度
  • 4.2.1 互联网法律制度建设
  • 4.2.2 建立网络警察制度
  • 4.2.3 政府网络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4.2.4 网络舆情调控制度
  • 4.2.5 健全网络民意收集和反馈制度
  • 4.3 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 4.3.1 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文化
  • 4.3.2 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 4.4 加强和改进对网络媒体的管理
  • 4.4.1 加强网络媒体建设
  • 4.4.2 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
  • 4.5 加强网络监管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4.5.1 网络信息内容控制的技术
  • 4.5.2 加速信息化建设
  • 4.5.3 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2(01)
    • [2].互联网使用对青年农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晋东南农村地区的实证研究[J]. 东南传播 2020(01)
    • [3].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话语权竞争研究[J]. 行政科学论坛 2020(06)
    • [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分析[J]. 晋中学院学报 2020(05)
    • [5].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 桂海论丛 2020(05)
    • [6].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11)
    • [7].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云、桂、黔三省区部分高校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1)
    • [8].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在政府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政治系统的分析视角[J]. 行政科学论坛 2019(02)
    • [9].一部独具特色的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力作——评黄少华教授的《城市居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研究》[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0].加快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J]. 人民论坛 2019(06)
    • [1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困境与引导路径[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9(02)
    • [12].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 科技资讯 2019(21)
    • [13].新时代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 [14].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J]. 青少年学刊 2017(06)
    • [15].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 [16].互动与互御: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J]. 人文杂志 2018(02)
    • [17].网络政治参与视阈下大学生政治宽容精神的建构[J]. 现代交际 2017(21)
    • [18].论新时期网络政治参与[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3)
    • [19].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优化路径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 [20].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分析[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2)
    • [21].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基于涵义、影响因素和作用三个方面的梳理[J]. 高教论坛 2018(05)
    • [22].“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化及其涵义探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3)
    • [23].试论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现状[J]. 广东蚕业 2018(06)
    • [24].“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3)
    • [25].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及参与机制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33)
    • [26].非理性主义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0)
    • [27].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探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6)
    • [28].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 [29].切实加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规制[J]. 求知 2016(12)
    • [30].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特征与有效引导[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23)

    标签:;  ;  ;  ;  

    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