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几种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土和水稻土锰的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湖南省几种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土和水稻土锰的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比较研究了湖南省几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地土壤和稻田土壤的全锰、有效锰及其化学形态与剖面分布特征;进而阐明了我国南方丘岗旱地改水田后土壤全锰、有效锰及其化学形态的变化规律。主要结果如下: 1.同一母质发育的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全锰和有效锰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稻阳土壤由于长期淹水,加剧了锰的淋溶淀积,从而使土壤锰在土壤剖面中发生明显分异,锰在土壤剖面下部土层(40-75cm)明显富集,而耕层土壤锰含量显著降低,随着剖面深度的加深土壤锰含量逐渐增加;而旱地土壤由于淋溶作用微弱,锰仅在第二层(20-40cm)富集。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剖面分布模式明显不同,旱地土壤为第二层(20-40cm)>第一层(0-20cm)>第三层(40-75cm);水田土壤为:第三层(40-75cm)>第二层(20-40cm)>第一层(0-20cm)。 2.对于酸性土壤来说,有效锰分为易溶态锰、弱吸附态锰、专性吸附态锰和氧化锰四种化学形态,其中氧化锰和易溶态锰是其有效锰的主要存在形态,二者分别占有效锰总量的86.4%和7.7%;对于碱性土壤来说,有效锰分为:易溶态锰、弱吸附态锰、碳酸盐束缚态锰和氧化锰四种化学形态,其中氧化锰和碳酸盐束缚态锰是有效锰的主要存在形态,二者含量之和占有效锰总量的98%以上,易溶态锰和弱吸附念锰含量极少,其占有效锰的相对含量在2%以下。除易溶态锰含量稻田耕层土壤高于旱地耕层土壤外,其余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为旱地耕层土壤高于水田土壤。供试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的剖面分布明显不同,供试旱地土壤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在第二层(20-40cm)土壤富集,但剖面分布规律不是很一致;供试水田土壤,除易溶态锰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加深降低外,其余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土壤锰的来源、含量和分布
  • 2 土壤锰的存在形态及其分级
  • 3 土壤锰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 4 缺锰和锰毒土壤
  • 5 锰肥的施用和锰毒矫正与防治
  • 6 展望
  • 第二章 湖南省几种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土和水稻土锰的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湖南省几种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土和水稻土锰的化学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