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均明显增高,在皮肽科临床工作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湿疹等与Ⅳ型变态反应相关的疾病在皮肤病患者中占了相当比例。在该类疾病发病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超敏反应的发病过程,目前比较受到重视的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包括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等。犀角地黄汤源于《千金备急要方》,其功效主要为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现已公认其为治疗温病血分证的代表方剂。近年来临床应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皮肤病报道甚多,疗效满意。因犀角属珍稀药材,目前临床多用水牛角代替犀角,同样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临床运用本方化裁,治疗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药物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辨证属血热证者,亦取得良好的疗效。既往研究证实犀角地黄汤主要有解热、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为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化学试剂DNCB诱发的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以及6-MC诱导、UVA激发的光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两种动物模型,观察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对变态反应性皮炎模型小鼠耳肿胀度、胸腺、脾指数等指标的影响;通过放免法、ELISA法,观察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对动物模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动物模型脾脏中IFN-γ、TNF-α水平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炎症部位局部的病理改变、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从而通过病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从多种途径观察犀角(水牛角)地黄汤抗变态反应及抗炎的作用,探讨犀角(水牛角)地黄汤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位,对于扩大中医传统有效方剂的临床应用范围有积极的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实验结果显示:1.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大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DNCB诱导的小鼠耳肿胀,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脾指数明显增高,而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大剂量组能够抑制小鼠脾指数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胸腺指数明显降低,阳性对照药物氢化可的松组胸腺指数降低得更加明显,而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2.DNCB诱发的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增高(p<0.05)。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大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DNCB诱导的IFN-γ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而小剂量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氢化可的松组同样能够显著抑制IFN-γ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实验结果表明,6-MC诱导后24h、48h、72h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与正常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诱导后24h、48h、72h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与氢化可的松组均能够显著抑制6-MC诱导的小鼠耳肿胀,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脾指数明显增高,而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与氢化可的松组均能够抑制小鼠脾指数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胸腺指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氢化可的松组胸腺指数则明显降低,诱导后24h、72h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1),诱导后48h降低得更加明显(p<0.001),而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胸腺指数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4.6-MC诱导后24h,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而6-MC诱导后48h,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能够显著抑制6-MC诱导后的IFN-γ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氢化可的松组同样能够显著抑制IFN-γ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6-MC诱导后24h,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6-MC诱导后48h,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仍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MC诱导后24h、48h,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均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的TNF-α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氢化可的松组同样能够显著抑制6-MC诱导的TNF-α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模型组小鼠耳部组织ICAM-1、VCAM-1表达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能够抑制6-MC诱导后小鼠耳片中ICAM-1、VCAM-1表达的增高,虽然与正常组相比较,犀角(水牛角)地黄汤组表达ICAM-1、VCAM-1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但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氢化可的松组同样能够显著抑制6-MC诱导后小鼠耳片中ICAM-1、VCAM-1表达的增高,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果表明:1.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对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炎及6-MC诱导的光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用药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2.犀角(水牛角)地黄汤能够显著抑制变态反应性皮炎模型小鼠血清及脾脏中IFN-γ及TNF-α的增高,表现出与氢化可的松组类似的作用,说明犀角(水牛角)地黄汤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3.犀角(水牛角)地黄汤能够抑制变态反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皮损组织中ICAM-1、VCAM-1表达的增高,说明犀角(水牛角)地黄汤能够抑制皮损部位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4.与阳性对照药物氢化可的松相比较,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对模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的抑制,动物模型的体重亦无明显减轻,说明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在抑制免疫反应的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器官无明显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