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利益

论文化利益

论文题目: 论文化利益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张怡

导师: 邱柏生

关键词: 文化,利益,文化利益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利益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根据利益原则,对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条件进行利益分析,可以洞察和解析社会历史的许多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利益的理论就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解读方法。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为人们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理解线索。 本文以需要——利益理论为基础,将利益形态中的“文化利益”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界定为是一种满足人的相关“精神文化性”需要的对象物,可以是事、物、社会关系、行为或活动,内容极其丰富,类型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形式为“文化权利”“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文化利益在各种利益形态中得以凸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文化利益是由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决定的,是对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一种间接的、深层的、隐约的、曲折的表达,又是一种未展开和未来的利益的表现;一经形成或取得的文化利益又会对获取、占有、支配、享用和保障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起反作用。从而对人可持续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由于文化利益独有的特质,在人们的经济和政治需要不能被满足的时候,文化利益的实现可以从中起到缓和与调节的功效,使得利益矛盾和冲突表现得不那么直接与激烈。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文化利益的侵害,是对未来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侵害和剥夺,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地构建而言是一种更为致命、更为危险和更为关键性的威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追求精神文化利益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存在三种形式的矛盾(冲突),政府在解决文化利益障碍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同时,社会也在解决文化利益冲突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虽然在做历史梳理的过程中寻找到一些与本文意旨相近的“文化利益”概念,或者有意思较为相似的“话语方式”,但它们与本文的核心概念及研究意趣有较大区别。由于相关的研究、讨论和资料文献十分稀少,使得本文的研究缺乏较为厚实的理论平台,因此,本文对文化利益所展开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尝试。

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选题的由来

二、历史溯源

三、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第一章 文化利益的界定

第一节 利益与需要

第二节 精神文化需要与文化利益

第三节 文化利益的凸现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文化利益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

第二章 文化利益的表现

第一节 文化利益之形式

第二节 文化利益之内容

第三节 文化利益之分类

第四节 文化利益之特征

第三章 文化利益的功能

第一节 文化利益功能之批判性解读

第二节 对文化利益之三维解读

第三节 文化利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四章 文化利益实现的障碍:文化利益冲突

第一节 文化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文化利益冲突的形成因素

第三节 文化利益冲突的协调:原则与方式

结论 大力发展文化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之一

一、大力发展文化利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大力发展文化利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要义

三、大力发展文化利益是协调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文献资料: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文化利益论[D]. 吕健.复旦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政治利益论[D]. 曹晓飞.复旦大学2009
  • [2].宏观利益论[D]. 朱鸣雄.复旦大学2003
  • [3].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研究[D]. 李俊奎.南京师范大学2004
  • [4].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D]. 蔡志强.复旦大学2005
  •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 李微.复旦大学2005
  • [6].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 严峰.复旦大学2005
  • [7].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D]. 卢斌.武汉大学2004
  • [8].文化权利的确立与实现[D]. 赵宴群.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论文化利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