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瞿萨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442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感觉统合训练及自闭症的概念,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方法,及其主要原理和理念,着重分析了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患儿的治疗的疗效、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等,并从多个角度阐述感觉统合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康复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7-088-02

【Summary】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sensoryintegrationandautism,sensoryintegrationtraining,themainmethod,anditsmainprinciplesandideas,focusingonanalysisofsensoryintegrationtherapyinchildrenwithautismefficacyinthetreatmentofproblemandrelatedsuggestions,andfromvariousanglesdescribedtheimportantroleofsensoryintegration.

【Keywords】sensoryintegrationtraining,autism,rehabilitation

一.前言

1.1感觉统合失调的定义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人体各部分器官与外界接触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向大脑传递,从而导致这些信息无法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体完成各项活动[1]。

1.2自闭症的发现由来

对自闭症进行详细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临床医学家Kanner。他通过对11名儿童的临床观察,于1943年发表了题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Autisticdisturbancesofaffectivecontact)的论文。Kanner把这种特殊疾病命名为“早期婴幼儿自闭症(earlyinfantileautism)”[2]。

二.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康复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感觉统合都被作为治疗自闭症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来运用。例如感觉统合训练的发起国美国,还有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起步都比较早,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感觉统合训练不断的完善,更加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

在我国,感觉统合训练的起步比较晚,应用于自闭症的治疗更是如此。大约在90年代初才首次在临床治疗上被应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本身就很具有地域性,即一些地区发展的比较好,如北京、上海、青岛以及广东和香港一带,而其他大部分地方都不完善。首先以北京的星星雨特殊教育中心和青岛的以琳特教中心为例,这两家是目前我国在自闭症康复方面做得比较杰出的机构,这两家机构在针对自闭症患儿的课程设置上,均把感觉统合训练作为重点来抓,并且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疗效。再以广东省深圳市为例,深圳市现阶段有自闭症康复服务的特殊教育机构共有15家左右(包括公办和私立),在针对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上,基本上都以感觉统合的训练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这所有的机构当中,有几家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更是把感觉统合的训练作为自闭症康复手段的重中之重。

但是由于治疗条件和专业康复人员数量的限制,对患者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时间也是十分有限的。据调查显示,康复机构上课时间为每周五天,即周一至周五,每天设置一节感觉统合训练课,每节课为三十分钟,这样算来,每周的感觉统合训练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而这已经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康复机构所能达到的最长时间,如果再加上一些特殊情况引起的缺课,如患者生病请假,或患者当天情绪不好,无法配合老师进行训练等等,都会使原本就有限的训练时间变得更少。

三.自闭症患儿的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

根据感觉统合的理论发展而来的感觉统合训练疗法,就是基于儿童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对自闭症儿童提供一种感觉输入的控制,使其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进脑神经生理发展,达到改善儿童运动协调、语言功能等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疗法的核心是通过使用滑板、秋千、按摩球、滚筒、跳袋、蹦床等整合前庭、本体感和触觉、视觉等刺激的适当运动项目,控制感觉信息的输入,帮助患儿启动通往神经系统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改善自闭症儿童运动协调、感知觉功能的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疗法的有效实施必须依靠多种训练器材的辅助。如阳光隧道:让孩子俯卧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以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能改善前庭平衡觉的训练项目还有:滑板、平衡踩踏车、彩虹桥和万象组合等等。改善触觉的训练器材有触觉板、大龙球等等。而训练本体觉的项目则有蹦床、大象爬等。

一项典型的感觉统合训练一般持续6个月,每天训练1次,每次40分钟。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方面的互动协调,而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儿童在训练中可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训练敢于对想象进行挑战的意志。在训练中,儿童在大脑适当的被激活和控制躯体的肌肉骨骼系统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快乐和体验。

在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中,影响训练效果的不但是疾病的严重程度,而且还有患儿的感觉处理模式。经专家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年龄对感觉统合的疗效无影响,而ABC评分越高的患儿,感觉统合的疗效也就明显。ABC评分量表作为儿童自闭症的一种诊断量表,分数越高,代表疾病就越重,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也越高,故经感觉统合训练后,感觉统合能力提高的幅度越大,变化也更明显,表现在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以及生活自理这5方面都有改善。

与此同时,异常人群多数是处于强烈的感觉反应模式中。比如,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显著地显示出高阈值伴退缩行为的感觉模式。感觉统合训练是将训练寓于游戏中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是训练师和患儿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如何让他们在日常训练中做出适当的反应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则训练效果肯定会不理想[4]。

这就提示我们在训练中,要针对不同患儿的感觉处理模式,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而如何将训练师和自闭症患儿的各自的感觉处理模式在感觉统合训练中有效地结合,平衡双方的意愿,从而有利于成功的互动,产生更好的干预效果,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四.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存在的问题

(1)训练难兼顾各个程度儿童。自闭症作为一种谱系障碍[4],个体差异较大,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行为表现。

(2)训练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动作准确度不够及练习次数不稳定。例如跳床一项,只是机械地通过跳跃次数认定结果,有时又根据儿童的情绪或爱好少做或多做,很少考虑儿童的接受程度、厌倦程度以及动作的规范性等。

(3)训练中缺乏小组互动和游戏环节。与一般儿童不同,自闭症儿童对外界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沉浸在个人世界里独自从事一项活动。尤其在感觉统合训练室里,儿童面对的多是游戏设施,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完成一项活动或任务,缺乏与他人的交流互动。

(4)训练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训练器材有待开发。

(5)家庭缺少对儿童的配合训练。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只注意矫正儿童体能、动作、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却忽视了与家长配合、指导家长在家中应用相关器材对儿童做进一步训练,家长自身也很少再主动对儿童进行随机训练。

(6)缺乏有效的法律体制来保障自闭症儿童的及时治疗,特别是贫困家庭的自闭症患儿。

五.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的几点建议

(1)做好感觉统合训练的前期测试,使训练难度适合自闭症儿童的程度。

(2)按照自闭症儿童的综合情况来调整训练或者活动。

(3)多设计小组项目和游戏环节,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多方面的刺激。

(4)充分利用教具,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科学性。只有做到趣味性强,才能充分吸引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让孩子更好的投入到治疗中。增强科学性则是为了是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5)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进行教育。

(6)向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学习,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每个特殊孩子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5]。特别是针对我国贫困家庭的自闭症(包括其他特殊疾病)患儿数量与日俱增,而同时康复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现状之下,更加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杨霞、叶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1):2.

[2]谢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0(1):15.

[3]黄飞,影响儿童自闭症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因素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124-125.

[4]侯冬梅,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现在特殊教育,2008,11:34-35.

[5]韩同美,法律保障下的美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3):5.

作者简介:

瞿萨,女,职务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工作单位:十堰特殊教育学校。

标签:;  ;  ;  

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