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作者参加“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试点项目”(国土资发[2004]296号)之“江西省乐安县山南铀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项目编码:200436009,任务书编号:[2004]009)研究工作结果编写而成的。江西相山铀矿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也是国内目前主要的铀矿产地之一。对于相山铀矿,前人做过较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前人的研究大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前完成的,存在着信息陈旧,技术落后等局限性。后期虽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陆续对相山进行了研究,但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上仍有不少的争论。本文是在收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分析总结、电子探针以及成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矿区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这对于更加有效、及时地指导相山铀矿田的找矿勘查工作,使找矿工作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缩小工作范围,提高勘查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后,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证实了前人的普遍认识,即相山铀矿田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热液蚀变过程,分别为成矿前的以钠长石化为主的蚀变(碱性蚀变),成矿期的以萤石—水云母化为主的蚀变(酸性蚀变),以及成矿后期的硅质蚀变。并且围岩蚀变跟铀矿化关系密切,矿化蚀变成带状对称分布。进一步研究认为:钠长石交代岩(碱性蚀变)的广泛分布是找矿选区的标志;钙、镁交代的存在是成矿条件优劣的评价指标:而萤石—水云母交代(酸性蚀变)的出现是富矿体赋存环境的识别依据。2.对相山四个主要的铀矿床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相山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140~360℃。峰值分布为:沙洲200~260℃,邹家山140~160℃,280~290℃,横涧200~210℃,南陂280~310℃,340~360℃;矿床成矿深度:沙洲0.561~1.443km,平均深度为0.965km;邹家山:0.506~1.048km,平均深度为0.775km;南陂:0.683~1.294km,平均深度为1.090km;横涧:0.504~0.756km,平均深度为0.596km;成矿压力(单位:105 Pa):沙洲为168.4~433.0,平均为289.4;邹家山为151.8~314.5,平均为232.5;南陂为204.8~388.1,平均为326.9;横涧为151.3~226.9,平均为178.7。成矿溶液的平均密度为0.93g/cm~3。从包裹体的温度、盐度、压力以及大致成矿深度可以看出,相山铀矿田的矿床分布存在着带状分布的特点,即从相山破火山口向外,各物理化学性质大致成偏高的趋势。3.相山铀矿田成矿热水溶液的来源属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范围,并且已发生明显的“氧漂移”;推测成矿流体C的来源可能为大气降水和岩浆岩。4.相山铀矿田的成矿铀物质主要来自于震旦—寒武纪岩石以及与小岩体有关的深源岩浆,其次还可能来自于凝固的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及其它围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以往研究程度
  • 1.4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矿床
  • 第三章 热液蚀变其余与铀矿化关系探讨
  • 3.1 热液蚀变一般原理
  • 3.2 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类型
  • 3.3 热液蚀变与成矿作用的演化、矿床物质成分基本特征
  • 3.4 热液蚀变、铀矿化与火山岩浆作用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物质来源分析
  • 4.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 4.2 物质来源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说明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