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当前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中,客观存在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环节不配套的现象,致使村民自治的制度效应得不得充分发挥。特别是民主监督环节较为薄弱,使部分主观武断、以权谋私的村干部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部分村干部的治理行为违背了多数村民群众的意愿,损害了村集体和村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破坏了农村正常的治理秩序,引起了农民群众的不满。为此,一些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依据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精神,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民主监督途径。连云港海州区实行的“一会三治”模式就是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加强对村干部治理行为监督的一项积极而有益的尝试。本文以“一会三治”模式为例,对村级民主监督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二) 相关概念界定1、村民自治2、村民民主监督3、村民自治与村民民主监督的关系(三) 运用的理论1、人民主权理论2、公共选择理论3、制度创新理论4、制度变迁理论(四)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1、文献研究法2、实证调查法3、对比分析法一、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二、现阶段我国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制度供给(一) 有关法规的制度安排(二) 有关政策的制度安排三、连云港市海州区实行“三会村治”的制度创新(一) “三会村治”模式的实施背景(二) “三会村治”模式的制度设计1、“三会”权力结构2、“五事三公开”运行机制(三) “三会村治”模式的本质和特征1、本质2、特征四、连云港市海州区“三会村治”模式所解决的村治难题及创新之处(一) 解决了村“两委”矛盾(二) 解决了“后选举”村治问题(三) 解决了依法治村中存在问题五、连云港市海州区“三会村治”模式运行的绩效评估(一) 执行法律、落实政策绩效(二) 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效益(三) 直接经济效益(四) 政治、社会效益六、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机制的有效配置与制度创新(一) 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机制有效配置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目的性原则2、合理合法性原则3、独立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二) 我国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1、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村级利益与权力结构2、成立村务监督组织的保障机制3、建立村务监督权利的行政、司法救济途径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村民自治论文; 民主监督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村民自治机制下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研究 ——以连云港市海州区实行“三会村治”模式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