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验猕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猕猴,B病毒,猴疱疹病毒1型,阳性率
实验猕猴论文文献综述
蔡标,戴陈伟,李舜,武昌俊,刁慧敏[1](2018)在《实验猕猴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实验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情况。方法选取安徽省实验猕猴中心400只猕猴,各采集静脉血5 m 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抽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免疫酶试验检测血清B病毒抗体,观察B病毒抗体阳性率。结果400份有效样本中,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6.50%;雌性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6.74%,雄性为为36.2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3)。幼年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0.68%,青年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2.34%,成年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00,P=0.000)。结论实验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雌性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雄性猕猴,成年猕猴B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因此,需加强实验猕猴的管理,以减少B病毒感染,生产出安全性更高的实验猕猴。(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黄翠琴,陈仁锋,王琨,温福利,王寿昆[2](2017)在《实验猕猴感染弓形虫及衣原体血清学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88%(6/123)和3.25%(4/123),弓形虫与衣原体抗体滴度的方差值均小于平均值,说明其滴度分布为均匀分布。试验结果对实验猕猴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王正武,余春成,罗徐,凌旭娇[3](2017)在《实验猕猴标准化饲养繁育体系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猕猴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非人灵长类(NHP)物种,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度相似,并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近似,已成为生物医药研发领域必不可少的实验动物。四川横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实验猕猴标准化体饲养繁育体系,为SPF级实验猕猴种群培育及遗传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依托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进步奖"四川省实验动物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验(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于玲,于建春,翟丽屏,张美华,李志雄[4](2017)在《新型立体IUD研制及猕猴实验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并观察猕猴应用立体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宫内节育器(SIUD)后的避孕效果,为避孕节育提供新的方法及实验数据。方法:SIUD支架为心形或倒梨形,用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成网格状支架,外包硅橡胶。成年雌性猕猴分为手术放置SIUD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各9只,分别开腹进行子宫、卵巢外部测量,并观察放置SIUD避孕效果。结果:猕猴用9只猕猴通过宫底穿刺用放置器顺利放置新型IUD,3个月时1只猕猴SIUD脱落后妊娠,其余8只未脱落均未妊娠;对照组9只均妊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8.452,t=0.000)。结论:猕猴子宫形状与人类相似度高,是研制新型SIUD的较好动物模型,猕猴用SIUD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大朋[5](2017)在《从猕猴实验中得到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天,着名的生物学家华森博士和研究人员来到某个海岛上观察猕猴的生活情况。他们将很多甜薯丢在沙滩上,没过多久就聚集了成群的猕猴,它们抢着去捡甜薯来吃。当猕猴把甜薯放进嘴里的时候,却发现这些甜薯上沾满了沙粒,而且很难将沙粒弄掉。这些沾满沙粒的甜薯吃起来味道并不好,但是为了解馋,它们还是把这些甜薯吃掉了。接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森博士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到沙滩上(本文来源于《阅读》期刊2017年30期)
栗冬梅,宋秀平,金圣浩,刘起勇,代解杰[6](2018)在《中国部分地区实验猕猴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其遗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五日热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由体虱在人群中传播,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包括战壕热。为进一步搜集猕猴是五日热巴尔通体自然宿主的证据,本研究调查了国内4个地区实验用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感染状况,对菌株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方法】采集猕猴全血和血清样品各550份,用于菌株分离、核酸和血清IgG抗体检测。应用6个管家基因扩增及测序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系统发育及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菌株RAPD指纹图谱差异;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血清中抗五日热巴尔通体IgG抗体水平。【结果】从550只猕猴中分离到8株五日热巴尔通体菌株,带菌率为1.5%;直接PCR检测550份全血核酸的总感染率为8.2%。普通猕猴血清阳性率为19.0%,感染水平明显高于食蟹猕猴(5.6%)。五日热巴尔通体与汉赛巴尔通体RAPD指纹图谱的带型完全不同,猴源和人源五日热巴尔通体菌株Fuller带型基本一致。不同宿主来源菌株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猴源菌株之间差异小,其与人源菌株差异较大。【结论】中国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感染水平较高,普通猕猴自然感染率及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食蟹猕猴,猴源与人源菌株的基因型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永一,赵维星,王显望,张晓莹,曹江北[7](2017)在《实验用成年与老年猕猴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实验用成年和老年猕猴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年猕猴20只、老年猕猴12只,雌雄各半,清醒状态下从后肢隐静脉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从股动脉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在血常规中,老年猕猴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着高于成年猕猴(P<0.01);血红蛋白(HCG)、血小板(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等显着高于成年猕猴(P<0.05);老年猕猴淋巴细胞计数(LYMPH~#)、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等极显着低于成年猕猴(P<0.01);白细胞计数(WBC)显着低于成年猕猴(P<0.05)。血生化中,老年猕猴的单胺氧化酶(MAO)、甘油叁脂(TRIG)极显着高于成年猕猴(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显着高于成年猕猴(P<0.05);老年猕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极显着低于成年猕猴(P<0.01)。动脉血气中,老年猕猴的血乳酸(Lac)极显着高于成年猕猴(P<0.01);老年猕猴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_3~+)、二氧化碳总量(TCO_2)、碱剩余(BE)等极显着低于成年猕猴(P<0.01)。结论成年和老年猕猴某些血液学指标有显着性差异,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时应予以充分考虑。(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王勇,鲜巧阳,霍文哲,唐志佼,黄智翔[8](2017)在《ABSL-3实验室猕猴实验中的生物安全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结核病、SARS等重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发预防和治疗这些传染病的疫苗、药物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研发疫苗和药物离不开动物实验,由于与人类亲缘关系近,猕猴是研究人类重大传染病的重要模型动物。由于猕猴体型较大、动作敏捷、难以驯养、爱攻击、喜抓咬,因此重大传染病的猕猴动物实验有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探讨此类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对确保生物安全意义重大,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动物生物安全叁级实验室(Animal Biosafety Level 3 Laboratory,ABSL-3)猕猴动物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提出了风险防控对策和系统化的生物安全管理思路。(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7年03期)
王立鹏,李永旺,郭连香,时长军[9](2016)在《PCR检测实验恒河猴和食蟹猴群体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国内实验恒河猴和食蟹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参考文献中的螺杆菌属16S rRNA和幽门螺杆菌16S rRNA的引物序列,和新设计的"猕猴螺杆菌"16S rRNA特异性引物,在人工养殖的45只成年恒河猴和90只成年食蟹猴粪便样本中,通过q PCR或常规PCR检测来初步调查这两种猕猴中两种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恒河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率均为100%,在食蟹猴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100%和97.8%。结论证实我国人工繁育饲养的恒河猴和食蟹猴普遍存在"猕猴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几乎同时存在于所有人工繁育的实验猴个体中,可能会对这两种猕猴的健康以及相关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邱索平,耿聪,李丹丹,陈永红,林志雄[10](2016)在《猕猴属实验动物的动物福利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保猕猴属实验动物的顺利出口,满足国际上对实验用猴越来越高的动物福利要求,本文从制度建设,人员要求,以及饲养、隔离、运输环节的动物福利要求进行了分析,起草了一套完整的动物福利规范,供国内养殖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6年07期)
实验猕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88%(6/123)和3.25%(4/123),弓形虫与衣原体抗体滴度的方差值均小于平均值,说明其滴度分布为均匀分布。试验结果对实验猕猴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验猕猴论文参考文献
[1].蔡标,戴陈伟,李舜,武昌俊,刁慧敏.实验猕猴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8
[2].黄翠琴,陈仁锋,王琨,温福利,王寿昆.实验猕猴感染弓形虫及衣原体血清学检测[J].中国兽医杂志.2017
[3].王正武,余春成,罗徐,凌旭娇.实验猕猴标准化饲养繁育体系建立[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4].于玲,于建春,翟丽屏,张美华,李志雄.新型立体IUD研制及猕猴实验初步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
[5].大朋.从猕猴实验中得到的启示[J].阅读.2017
[6].栗冬梅,宋秀平,金圣浩,刘起勇,代解杰.中国部分地区实验猕猴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其遗传特征[J].微生物学报.2018
[7].张永一,赵维星,王显望,张晓莹,曹江北.实验用成年与老年猕猴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J].实验动物科学.2017
[8].王勇,鲜巧阳,霍文哲,唐志佼,黄智翔.ABSL-3实验室猕猴实验中的生物安全管理[J].医学动物防制.2017
[9].王立鹏,李永旺,郭连香,时长军.PCR检测实验恒河猴和食蟹猴群体中幽门螺杆菌和“猕猴螺杆菌”的感染[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
[10].邱索平,耿聪,李丹丹,陈永红,林志雄.猕猴属实验动物的动物福利要求[J].中国动物检疫.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