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社会经济落后、人类活动强烈,尤其当三峡大坝实现175米蓄水后,将淹没更多良田、移民搬迁,生态压力加人,属于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域。其地域的特殊性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之路,因此本文分析当前土地利用问题,寻找制约因素,探讨促进库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采取定量评价了库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借鉴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从经济维、社会维、环境维三方面入手,确立了基于生态位模型的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值。本文以库区重镇—巫山县为研究对象,对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实证探索。研究期间巫山县的社会维生态位降幅明显,由2003年的0.7589下降到2008年的0.1854,减少了0.5735;而经济维、环境维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维由2003年的0.1032上升到2008年的0.5054,增幅为0.4033,环境维从2003年的0.1379上升到2008年的0.3092,增幅为0.1713。经济维发展最快,其次为环境维,由初期的社会维古优势状态向三维度之间趋于和谐、可持续方向发展。驱动力在于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作为贫困县,初期靠对口支援,重点发展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逐步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和帮扶资金发展经济、治理环境,走靠输血的被动发展转为造血为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还对巫山县选取的17个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校个数、公路里程、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储蓄、城乡居民收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度等因素变化幅度大,为影响生态位变化的强势因素;工业废水处理率、垃圾处理量、地方财政支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相对较小,为弱势因素。由此可见三峡库区普遍制约因素就在于人口增长快且素质低、教育落后、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够、缺乏产业带动等。因此本文针对性提出了缓解三峡库区人地关系的具体建议:教育先行,提高国民素质及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耕地保护、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生态旅游步伐,带动库区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