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尔罕·帕慕克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论奥尔罕·帕慕克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论文摘要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6月—)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文学评论家把帕慕克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在他三十多年的作家生涯中,从处女作《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到最新作品《纯真博物馆》,他的每本小说都获得了国际评论界的好评,并且荣获了诸多荣誉奖项。我国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起步较晚,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国内学术界鲜少有人关注他以及他的小说创作。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帕慕克研究成果尚不丰富,并且存在着诸多的盲区需要填补。因此,帕慕克的小说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研究潜力。作为对于帕慕克小说的整体性研究,并从当下现代人所关注的“文化身份”视角切入,本文将为帕慕克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丰富当下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我的名字叫红》、《黑书》、《白色城堡》、《新人生》和《雪》这五部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后殖民文化理论和文化冲突理论,以并土耳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为依托,力求对帕慕克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意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探究。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之外,共有三章。绪论部分介绍奥尔罕·帕慕克的生平及其小说创作,总结了国内当下的帕慕克研究现状,陈述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并且对文中的重要词汇进行界定。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主要概括分析帕慕克小说中的两类人物形象,即“旅人”形象和“替身”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帕慕克小说中普遍存在一种对于文化身份的诉求,而这种诉求既是个体性的又是民族性的。第二章分为两个小节,主要从小说的表现技法上论述帕慕克是如何完成对于文化身份意识的多元化表述。第一节主要是从小说中普遍存在的“谋杀”情节入手,研究这类情节与文化身份背后的共谋关系。通过东西方文化之间细密画家与诗人的“谋杀”案件研究,作者通过谋杀、死亡、暴力和鲜血隐喻个体性与民族性文化身份所面临的潜在危机。第二节主要解码帕慕克小说中所存在的两类意象,即诡谲晦涩的文化意象和冷暖交融的色彩意象。作家通过这两类或具体、或抽象的奇幻意象,完成了文化身份意识的多元化表述。第三章分为两个小节,在前两个章节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帕慕克小说中关于文化身份意识的审美意义以及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的论述重点是帕慕克小说中文化身份意识的审美意义。整体来说,帕慕克小说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自省性以及反叛性。作家一方面自省个体文化身份与民族文化身份,并在自省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难得的反叛性。反叛性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在作者对于本民族历史阴暗面大胆地揭露之中。与此同时,帕慕克在回归“如何建构文化身份”这一问题上主张文化身份的自由选择以及怀旧式的重构模式,试图在全球性与本土性的双重语境之中,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织与冲突之中,寻找新的契机与平衡点。第二节的论述重点则是帕慕克小说中文化身份意识形成的原因。具体来说:作家的家庭、成长背景是这一意识形成的基本因素;伊斯坦布尔强烈的帝国“呼愁”感是这一意识形成的历史因素;而全球化进程所引发的国与国之间在文化宗教、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上的交流与碰撞,以及亨廷顿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则是这一意识形成的时代因素。最后,结语部分首先对全文进行整体性的总结。其次,论述文化身份研究未来的发展空间。其一,将帕慕克与西方具有多重文化身份以及殖民经历的作家,及其小说进行比较研究,诸如:多丽丝·莱辛、E.M.福斯特、康拉德、库切等作家及其作品;其二,将帕慕克小说与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寻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奥尔罕·帕慕克及其小说创作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选题意义
  • 四、关键语汇的说明
  • 第一章 帕慕克小说对文化身份意识的探寻
  • 第一节 "旅人"形象:个体文化身份意识的探寻
  • 一、执着的人生价值探求者:奥斯曼
  • 二、迷茫的人生信念追寻者:卡
  • 第二节 "替身"形象: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探寻
  • 一、偶然中的必然相遇:威尼斯学者和霍加
  • 二、游走于伊斯坦布尔的迷宫:卡利普和耶拉
  • 第二章 帕慕克小说中文化身份意识的多元化表述
  • 第一节 "谋杀"情节与文化身份
  • 一、东西方艺术碰撞中的细密画"谋杀"事件:《我的名字叫红》
  • 二、东西方文化罅隙中的诗人"谋杀"事件:《雪》
  • 第二节 文化身份意象解码
  • 一、诡谲晦涩的民族文化意象
  • 二、冷暖构筑的色彩意象
  • 第三章 帕慕克小说文化身份意识的审美意义和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文化身份意识的审美意义
  • 一、自省性与反叛性熔铸的独特风格
  • 二、文化身份的自由选择与怀旧式重构
  • 第二节 帕慕克小说中文化身份意识形成的原因
  • 一、奥尔罕·帕慕克西化的家庭、教育背景
  • 二、历史背景:伊斯坦布尔的"呼愁"
  • 三、时代背景:"全球化"与文化冲突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帕慕克笔下的“小人物”与“大时代”——从《伊斯坦布尔》《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到《红发女人》[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8)
    • [2].“红”色帕慕克:文字、图像、博物馆[J]. 东方丛刊 2018(02)
    • [3].淘艺[J]. 读者(原创版) 2016(03)
    • [4].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6(11)
    • [5].愿你被这座城市温柔对待——《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荐读[J]. 读写月报 2016(35)
    • [6].对话[J]. 太湖 2017(04)
    • [7].深入历史和现实的隐秘之处——墨白与帕慕克的比较研究[J]. 躬耕 2017(04)
    • [8].闲谈[J]. 家庭科技 2017(08)
    • [9].《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一个人,一座城[J]. 求学 2017(35)
    • [10].小说之外的帕慕克[J]. 延河 2011(05)
    • [11].帕慕克 放卡政治,书写爱情[J]. 环球人物 2008(19)
    • [12].土耳其作家奥·帕慕克作品选[J]. 世界文学 2008(03)
    • [13].接近帕慕克:忧伤帝国的书写者[J]. 世界文学 2008(03)
    • [14].诗意和记忆:论帕慕克文学作品中的废墟书写[J]. 外国文学研究 2019(01)
    • [15].论帕慕克小说中的叙述者[J]. 长城 2014(08)
    • [16].帕慕克和他的纯真博物馆[J]. 商务旅行 2012(06)
    • [17].偶遇帕慕克[J]. 商务旅行 2010(08)
    • [18].帕慕克远不是受害最深的[J]. 中国新闻周刊 2011(14)
    • [19].帕慕克最新散文集《别样的色彩》引进出版[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15)
    • [20].《纯真博物馆》和帕慕克[J]. 边疆文学 2011(09)
    • [21].与奥尔罕·帕慕克的一席谈[J]. 作家 2008(10)
    • [22].为谁而写作?[J]. 世界文学 2009(06)
    • [23].论帕慕克文学创作的寻绎模式及其文化渊源[J]. 求索 2012(07)
    • [24].个人叙事与民族记忆——论帕慕克及《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J]. 当代外语研究 2011(07)
    • [25].他们在为谁写作浅析奥·帕慕克的演讲《为谁而写作?》[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02)
    • [26].帕慕克创作的不确定性[J]. 东方丛刊 2009(04)
    • [27].帕慕克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帕慕克的中国之行[J]. 国外文学 2008(03)
    • [28].小说家的思想——重读帕慕克《白色城堡》[J]. 读书 2015(04)
    • [29].一个旅人在家乡:对《黑书》和帕慕克的解读[J]. 浙江社会科学 2013(12)
    • [30].“我仅为土耳其人写作”——与帕慕克谈话[J]. 作家 2009(01)

    标签:;  ;  ;  ;  ;  ;  

    论奥尔罕·帕慕克小说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