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世纪: ── 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记 1900~1999山东教育人事

回望世纪: ── 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记 1900~1999山东教育人事

一、世纪回眸:──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志 1900~1999山东教育人物志(论文文献综述)

陈龙[1](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提出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李岚[2](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燕[4](2019)在《方志所见清代直隶商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不断地在细化,商帮研究也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焦点,其中对于晋商、徽商、宁波商帮、山东商帮等十大商帮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华北地区商人群体研究略有欠缺,仅仅停留在对北京商人、天津商人、冀商三者的分别研究之上,对于直隶商人的整体研究缺乏深入研究。直隶是清代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第一大消费城市,清代统治者在“恤商”政策的基础之上,鼓励商人入直隶经商,以满足该地区的消费需求,这便为商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本文地方志中的清代直隶商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志中清代直隶商人的时空分布、社会构成、经营概况以及直隶商人与地方社会等问题,反映了清代直隶商人在参与地方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地位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学术史回顾、研究方法和关于本文的相关概念的界定。直隶地区是清代的政治经济中心,聚集着大量的商人,这些直隶商人促进了直隶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应当受到学界的关注。第一章主要探究方志中清代直隶商人的时空分布以及社会构成,对直隶商人在方志中的时空分布状况做出了一定的统计,发现清代直隶商人集中分布直隶的中部地区,以北京为中心,呈伞状分布其周围;从发展历程上看,直隶商人规模在清前期的“恤商”政策之下得到恢复,在康熙、雍正时期快速的发展,乾嘉时期发展到顶峰,乾嘉以后,直隶商人在西方的商业文化影响之下开始向绅商身份转型;方志中清代直隶商人社会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农民、儒士、官吏、奴仆等,其中农民阶层所占比例最大,儒士次之,奴仆最少。第二章主要概述清代直隶商人的经营概况。方志中清代直隶商人主要经营的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有饮食业、燃料业、盐业、药材业、布业等,经营范围十分广泛。方志中清代直隶商人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以独资经营为主,以合资经营、委托经营为辅。其在经营过程中体现出诚信为本、以义为利、品牌至上、需求导向等几种主要的经营理念。第三章主要从方志中清代直隶商人传记的内容出发,分析其对直隶地方社会带来的影响。直隶商人通过参与地方水利、交通、学堂、学校、宗祠、庙宇地建设促进了直隶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改变直隶地方风俗观念、艺术文化、参与家庭教育以及对地方儒士的资助等活动影响着地方文化教育系统;还通过维护地方社会治安、参与地方社会赈济、加强宗族管理以保持直隶地方社会秩序的维稳。结语部分主要从整个清代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经济思想以及商人群体主观意识等方面分析了直隶商人主动参与地方社会的主要动因,并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了商人参与直隶地方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

王越[5](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梦娇[6](2018)在《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建勋是我国近代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就在教育界与陶行知并称为“南陶北李”。然而,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基本阙如。李建勋的教育管理思想有大量值得挖掘和探析之处,对于其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宽对李建勋研究的领域和视野,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国时期的教育事业及社会面貌。本研究以李建勋的个人论着及当时与之相关的文件或公告为研究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力图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解读,呈现与概括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内容与特征,弥补现阶段对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的不足,并从中汲取教益以供当前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参考。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源自其独特的成长教育经历及当时民国特殊的社会背景。西学东渐思潮的兴起与教育救国论的盛行,催生了李建勋去海外考察的想法。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西方文化的浸染,为李建勋的教育改革思想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具体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立法以明确教育地位、促进教育行政工作及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同时,作为一个教育管理学者,李建勋强调必须在教育专章中加入行政组织层面的内容,如教育行政机关和人员的专业化要求。第二,为深化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李建勋提出了“省集权”和“民治制”思想。在中央对地方层面,中央适度放权以保证省教育行政机关的独立性。在政府对公众层面,人民实际参与能够促进教育行政的民主化。第三,在教育行政的专业化方面,李建勋尤其强调人才的专业化,并从教材的编写、教育行政自身的改良、督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第四,在人才队伍管理方面,必须依靠专门途径培养教育专才并改善教师待遇。透过相关论着及其主张,我们发现其教育管理思想呈现出强烈的集权化与民主化、教育行政学术与专业化、求同存异的特征。李建勋主张在省集权的思想下追求教育民主,齐推教育行政专业化和学术化,并在吸取世界教育优势的情况下融入本土思考。李建勋的教育管理思想是中国近代教育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教育管理的重要启示价值体现为两个层面。在教育管理实践层面,它提醒我们关注集权与分权的平衡;进一步提升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化问题。在教育管理研究层面,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坚持以中国本土为语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科学化为准则,如此才能推动教育管理学不断进步。

张敏[7](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研究鲁商的诸多着作中,还没有一本完整的关于鲁商教育的着作,受清末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鲁商的教育活动也很活跃。清末民国时期的鲁商受不同教育传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受教育水平,但基本上都接受过教育,大部分是弃儒从贾者,也有的已经受到新文化的洗礼,开始接受新式西学教育。致富后的鲁商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对子女、对职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在家庭教育方面,注重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播和传统宗祠、族谱的教育实效,重视家风建设。在职工的教育方面则注重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商业技能和商业道德,对学徒制也有所发展和创新,体现了鲁商职业教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清末民国时期鲁商进行了一系列的办学活动,或创立义学,或为书院捐资,或集资创办学校,究其原因,有着时代动因也有商人与教育发生关联的内在力量,既有救亡图存时代的推动,又有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鲁商的一系列办学活动,不仅为自已经营的商号或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关心教育事业的风气。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办学形式有商会办学、会馆办学、多元化的教育捐助办学。办学活动有着办学的宗族性、教育办学方式的多样性、办学的地域性等特色。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职工培训活动和教育活动,本论文特别选取了东亚公司作为个案研究。从《东亚声》、《东亚铭》、《东亚精神》、《方舟》等方面进行分析。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教育活动具有着不可抹杀的积极意义,在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家庭教育、地方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看到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活动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譬如着力培养的是封建人才,其过重的义气之风已不适合扩大商业和生产规模的需求。

王兵[8](2016)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挑战》文中提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矛盾加剧,各类问题频发,追究其原因,几乎都被归之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在教育,于是人们最终又把枪口对准了当今的教育。然而,这些批评之声主要是针对学校教育的,往往忽视掉家庭教育的影响,即使少数学者对家庭教育有所关注,却通常把目光聚焦于当代家庭教育,很少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过渡、转变来审视家庭教育的问题,遗憾的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质变总是伴随一系列后遗症,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这一家庭教育的质变也无法挣脱这一规律。因此,与通过批判当下的家庭教育实践,揭露其问题与困境,提出指导意见来修正、完善当下的家庭教育实践,促进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思路不同,也与解构传统、批判传统来重塑现代家庭教育的研究路向相异,本文从传统家庭教育解体这一视角切入,阐述传统家庭教育解体的表现及过程,探究解体的原因,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文献资料查阅和古今比较基础上的逻辑思辨。正文第一章是概述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传统家庭教育自然有其发生、发展、以至成熟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成熟严密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和自身特色,如重视道德教化,关注人格成长,彰显家国利益,等等。传统家庭教育在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了一代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传承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可以说,传统家庭教育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正文第二章是阐述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在解体的过程中,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框架与核心要素已然崩裂与流失,其核心功能之传统道德教育式微,核心内容之传统儒家文化退场,父母双系抚育为主导的家族教育模式坍塌,严格规训、家法森严、以身作则等主要方式方法沦陷。正文第三章是分析传统家庭教育解体的原因。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是必然的,是符合时代发展总体潮流的,但是必然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偶然性,因此有必要考察解体的性质及原因。传统家庭教育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家庭变迁、文化冲突以及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影响下而最终解体的,其中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但由于这一过程的激烈而彻底的革命性,其对很多方面提出的要求或实际做法往往是简单粗暴的,是疾风骤雨的,是打破到底的,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更是如此。所以,传统家庭教育突然之间遭到全盘否定式的无情打击,导致其最终黯然解体,很多优秀的思想与方法都没能有效传承下来。可以说,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是一种非正常过程。正文第四章论证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对现代教育的挑战。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一定程度上留下了后遗症,给之后的整个教育带来了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育的文化基础坍塌;道德教育困境;信仰教育危机;劳动教育迷途。这里的挑战不是说,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直接导致了这些问题,而是说,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作为部分因素促成或者加剧了这些问题,甚或某种意义上不利于这些困境的有效缓解与摆脱。文章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整个写作意图都渗透在行文中,借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来谈现代家庭教育体系的建构,以期现代家庭教育对传统家庭教育辩证继承上的真正超越。

冯仰操[9](2014)在《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的关系。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不仅是源自传统的对家乡故土的情感与理性的认同,还发展为一种以地方为媒介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思潮。地方意识与文学并非单向的影响与反映的关系,而是处于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清末民初的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领域的地方意识;另一方面,清末民初的文学不仅仅是被动的反映,在很多情况下主动参与甚至引领了地方意识。本文探讨五个方面的问题,依次如下。第一章《地方政治的想象与反思》,讨论地方政治与新小说的关系。在新小说兴起前后,人们从地方意识尤其是省籍意识出发设计了经由地方建立国家的方案,与之相应,新小说同时开启了国家与地方的想象。以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为起点的新小说,多将“新地方”作为通向未来“新中国”的起点,将地方自治制度作为地方政治的施政方针,并将理想的志士作为实践的主体。但理想的地方想象与国家想象在受到现实政治的冲击后归于沉寂。自清末开始实施的地方自治制度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清末民初的小说家从理想的歌颂转向现实的反思,以绅权的膨胀与异化为中心,批判地方自治在选举与推行各环节的弊端。总之,清末民初小说对地方政治的想象或反思,均是对政治亦步亦趋地模仿或再现,对政治功用性的过度追求势必损害或限制文学独立性的品格。第二章《“国语”建构中的方言和方言文学》,聚焦国语建构中的方言与方言文学。人们在追求民族国家过程中开始注意到“国语”的重要性,超越地方性的国语成为各种语言文字变革的核心主题,于是官话与官话书写成为理想的选择。但官话并未成为法定国语,也未普及到全国各地。各地为启蒙地方而采取了自下而上追求国语的策略,即先在地方推行方音切音字与方言白话文,而后完成统一国语的目标,力图在地方性与全国性之间达成平衡。清末民初的文学亦注意到文学语言中方言与官话的纠葛,一方面为启蒙地方,发掘传统的自发性方言文学,将之作为启蒙的工具,另一方面追求语言统一,推尊官话的权威,将方言文学自觉边缘化。第三章《地方历史的发掘与书写》,考察的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整理与文学的关系。清末新知识界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重构以民族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与之相应,人们从地方意识出发,重返地方的历史文化,梳理地方历史文化与中国或汉族的关联性,借以确立当下的地方在国家中的重要位置。在重返地方历史的过程中,清末民初的文人亦立足于地方揭示与书写被遮蔽的地方史,通过地方野史与地方人物来建构理想的国史与国民,这一工作主要包括整理并出版各地的乡邦文献、编着地方野史、撰写乡贤传记等。在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利用上,人们热衷于发掘向来作为禁忌的明末清初文献,一方面作为反满的“恶声”直接服务于政治,一方面成为新的野史创作的文献来源。在地方人物的追忆上,人们借助传记文学发掘地方上与民族国家有关的英雄,包括反抗外族的英雄与投身现代化事业的英雄,并将个人在地方与国家等群体性价值网络中加以定位,以建构理想的乡民乃至国民形象。第四章《地方歌谣的发掘与仿作》,注目的是地方民间文化的利用与文学的关系。人们除了发掘和利用地方的精英文化,还将眼光向下投向民间文化中的歌谣。各地流行的歌谣在启蒙框架下被大量发掘,并被广泛的仿作。直至“五四”歌谣运动兴起前,人们多是将歌谣作为启蒙民众的工具,对歌谣本身的价值却很少肯定。这一时期的歌谣仿作,只是模仿歌谣的形式,即句式、曲调方面,并将其原有的地方性内容置换为普遍性的启蒙常识,目的正是通过地方的民众启蒙活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第五章《“五四”新文学的地方发现》,从比较的角度入手,考察新文学中艺术的地方主义的趋向。艺术的地方主义,促使新文学家关注地方,关注地方方言、文人传统、民间文化等地方性元素,并将之作为建构新文学民族性、个性的凭藉。。首先,以周作人为个案考察其对地方文人传统的再发掘,乡邦文献成为其文学创造和理论建构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乡邦文献对地方风土的书写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广泛的借鉴与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乡贤与乡贤文学为其独特的文学史建构提供了关键的坐标与有力的例证。其次,考察新文学对地方歌谣的发现与利用,人们在文艺与民俗两方面肯定歌谣固有的价值,并各自以家乡为中心采集歌谣,并将新诗歌谣化作为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新诗人不过偶一为之,新诗歌谣化止于提倡的层面,歌谣的方言和声调未成为新诗语言与音乐的基础。再次,考察新文学对方言的接纳与利用,从建构国语出发,新文学家坚持通过文学创造国语的途径,将方言作为国语的一分子,将方言文学作为国语文学的补充。但是出于多种原因,方言文学止于理论倡导却很少付诸实践。

杨卫民[10](2013)在《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20—1937年的都市上海为背景,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生活史理论和方法,论述中共出版人这一政治-文化群体在都市化进程中的生存、生命、生活和生态发展,剖析其社会生活实践的特质,进而揭示其进行红色革命传播的经验和价值。论文在导论部分,结合现实出版实践的认识、社会生活史研究方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学术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模式之争,明确了本文的问题意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从革命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透视摩登上海红色革命传播的本质和精神。论文第一章交待了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和概貌。文章认为,中共出版人脱胎于现代化、都市化、革命化的上海,是在多元的现代社会场景中诞生、成长和壮大的;其间,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是一个与都市其他话语体系相博弈的过程。因此,中共出版人的实践品格中蕴含革命性和现代性交融的特征。论文在第二章对中共出版人的群体结构进行了总体考察。文章首次对中共出版人都市成长的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以作者搜集的统计样本,对该群体的年龄、籍贯、性别、教育状况、入党时间、所任职务、出版经历及社会关系等作了整体分析,从中发掘出其思想的时代性、联系的广泛性、生活的实践性等特征。论文在第三、四、五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察了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第三、四章从宏观论述了中共出版人在出版实践、社会运动和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从中可发现中共出版人革命理想和专业精神的契合、革命行动和角色转化的结合以及中共出版人群体和各阶层的融合。在红色革命传播主体上,以中共中央、团中央、总工会等系统为中心,中共出版人团结诸多商业出版人和先进分子,逐步建构了一个中央和地方、中心和外围紧密结合的红色革命传播网络;在传播主题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大革命和民族解放潮流,坚持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走进工人、学生和市民等大众群体的生活,促进大众的觉醒和团结;在传播方法上,中共出版人利用公开、伪装、渗透和领导等多种手段,坚持红色启蒙,加强红色革命传播的力量;在传播过程中,中共出版人将革命追求和现实联系紧密结合,形成两大发展阶段:1920—1927年主要对工人和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1927—1937年主要深入到都市社会深处;在传播效果上,在摩登上海的多元话语体系博弈中,中共出版人越来越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和都市整合功能。第五章论述了中共出版人日常中的衣食住行、收支、修养和精神生活、婚恋和家庭等生活内容,分析该群体一边进行革命工作、建构着新的社会生态,一边为自身的生存、生命和生活而劳作的都市社会场景,揭示了其革命工作与日常生活品位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总之,本文以社会生活史为主要视角,吸取思想文化史、中共党史和新闻出版史等领域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分层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对诸多原始文献进行梳理和剖析,首次对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大样本总体分析,并始终将该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阶段、分层、分类考察。据此,论文首次提出,中共出版人在上海的社会生活实践,在性质上是一个进行红色启蒙运动的过程,充满着革命性和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以此观照摩登上海与红色革命传播的关系,论文首次认为,“红色启蒙”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结合,是革命传播者在上海的主要生活形态,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法宝。由此,本文的研究意义或可继续深化:在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领域整体性探索的基础上,寻求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有效结合,从中共出版人群体看红色革命与现代性的共存与融合、红色革命群体与民族国家关系的交织与变动。

二、世纪回眸:──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志 1900~1999山东教育人物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回眸:──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志 1900~1999山东教育人物志(论文提纲范文)

(1)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一、民族诗坛考述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2)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4)方志所见清代直隶商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清代直隶商人的时空分布及社会构成
    第一节 清代直隶商人的时空分布
        一、直隶商人的时间分布
        二、直隶商人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清代直隶商人的社会构成
        一、农民
        二、儒士
        三、官吏
        四、奴仆
第二章 清代直隶商人的经营概况
    第一节 清代直隶商人的经营行业
        一、饮食业
        二、燃料业
        三、盐业
        四、药材业
        五、丝布业
        六、其他行业
    第二节 清代直隶商人的经营方式
        一、独资经营
        二、合资经营
        三、委托经营
    第三节 清代直隶商人的经营理念
        一、诚信为本
        二、以义为利
        三、品牌至上
        四、市场导向
第三章 清代直隶商人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清代直隶商人参与地方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一、地方水利、交通建设
        二、地方学堂、学校建设
        三、地方宗祠、庙宇建设
    第二节 清代直隶商人参与地方文化、教育的建设
        一、地方风俗观念的转变
        二、地方艺术文化的丰富
        三、地方商人家庭的教育
        四、地方儒士科考的资助
    第三节 清代直隶商人参与地方社会秩序的维稳
        一、地方社会治安的参与
        二、地方社会赈济的参与
        三、地方宗族管理的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 教育管理历史研究方式的提出
        (二) 关于民国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三) 关于李建勋师范教育思想的研究
        (四) 关于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建勋的生平与其教育管理思想之渊源
    一、李建勋的教育人生
        (一) 受启蒙教育时期
        (二) 受高等教育时期
        (三) 担任教育管理者时期
    二、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 西学东渐思潮的兴起
        (二) 教育救国论的盛行
    三、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
        (二) 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浸染
第二章 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立法为基: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
        (一) 需要:宪法内为何须有教育专章
        (二) 性质:教育专章内应包有何项事宜
    二、体制为本:改革教育管理组织形式
        (一) 省集权——中央统筹、地方负责
        (二) 民治制——大权在民、发扬民主思想
    三、专业为用:实现专人管理以确保行政胜任
        (一) 编写教育行政的专门教材
        (二) 改革教育行政自身弊病
        (三) 构建专业化的督导体系
    四、人才为要: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管理
        (一) 注重培养教育专门人才
        (二) 提倡改善教师待遇
        (三) 以专门途径塑造人才
第三章 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集权与民主并存
        (一) 追求民主
        (二) 适度集权
    二、专业与学术齐头并进
        (一) 推动教育行政专业化
        (二) 推动教育行政学术化
    三、世界影响与本土思考交融
        (一) 取世界教育之优势
        (二) 合中国社会之需要
第四章 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对教育管理实践的启示
        (一) 重构教育治理体系
        (二) 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二、对教育管理研究的启示
        (一) 以“中国本土”为语境
        (二)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三) 以“科学性”为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时间和鲁商概念界定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传统
    第一节 教育文化背景
    第二节 鲁商的受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
    第三节 重视家庭教育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职业教育
    第一节 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教育
    第二节 学徒制向职业学校的转变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办学活动
    第一节 鲁商办学的原因
    第二节 鲁商的办学活动
    第三节 鲁商的办学形式
    第四节 鲁商办学的特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职工培训和教育活动个案——以东亚公司为例
    第一节 东亚公司的职工培训活动
    第二节 东亚公司的教育活动
结语
    第一节 鲁商投身教育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 鲁商教育的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关键词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家庭教育的研究
        二、专门针对传统家庭教育的研究
        三、本人见解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概说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界定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定义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之分
    第二节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二、成型与发展阶段
        三、成熟与繁荣阶段
        四、衰亡与解体阶段
    第三节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伦理道德教育居核心地位
        二、个人家庭国家三者一体的价值取向
        三、严密的体系化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
    第一节 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传统道德教育的式微
    第二节 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传统儒家文化的退场
    第三节 传统家庭教育基本模式——父母双系抚育为主导的家族教育模式的坍塌
    第四节 传统家庭教育主要方式方法——严格规训、家法森严、以身作则等的沦陷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解体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
    第二节 社会基本结构——家庭的变迁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冲突
    第四节 教育自身内部原因
第五章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解体给现代教育带来的挑战
    第一节 教育的文化根基动摇
        一、教育需要文化基础的支撑
        二、传统家庭教育解体终使教育的文化根基遗失
    第二节 道德教育困境
        一、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瓦解促使道德教育降格
        二、传统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摒弃损害道德教育效果
    第三节 信仰教育危机
        一、信仰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家庭中信仰教育随着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而消逝
    第四节 劳动教育迷途
        一、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
        二、传统家庭教育解体使劳动教育陷入迷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地方政治的想象与反思
    第一节 地方政治的想象
        一 始于地方的建国理想:地方自立与地方自治
        二 “新地方”的想象
        三 理想的志士
    第二节 地方政治的反思
        一 地方自治的推行与困境
        二 地方自治的再现与反思
    小结
第二章 “国语”建构中的方言与方言文学
    第一节 从方言启蒙到语言统一
        一 以官话统一语言
        二 方音切音字的制作与推行
        三 白话文运动中的方言策略
    第二节 方言文学的提倡与边缘化
        一 “自发性方言文学”的发掘与方言文学的提倡
        二 语言统一与方言文学的边缘化
    小结
第三章 地方历史的发掘与书写
    第一节 重返地方历史:以留日学生刊物为中心
    第二节 乡邦文献的整理与地方野史的书写
        一 乡邦文献的整理
        二 地方野史的书写
    第三节 地方人物传记的书写
    小结
第四章 地方歌谣的发掘与仿作
    第一节 启蒙视野下的歌谣
    第二节 报刊上的歌谣仿作
        一 《湘报》:歌谣仿作的先声
        二 《新小说》:歌谣仿作的扩张
        三 地方白话报:歌谣仿作的兴盛
    小结
第五章 “五四”新文学的地方发现
    第一节 艺术的地方主义:新文学的另类发现
    第二节 乡邦文献的发掘与利用:以周作人为例
    第三节 歌谣的再发掘与新诗的歌谣化
    第四节 方言与方言文学的独立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近代白话报中的“白话”信息
    附录二: 近现代期刊中的“歌谣”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0)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摩登上海与革命潮流:中共出版人都市社会生活实践的背景
    第一节 多元势态下的上海都市发展
        一、 多元的政治格局
        二、 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 都市文化的开放和包容
        四、 国际环境的巨变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现代化潮流中的上海出版业发展
        一、 上海出版的总体发展
        二、 各种类型出版的发展
    第三节 革命洪流中的上海红色革命传播
        一、 从卡内基到马克思:五四时期上海出版人的思想和行动转向
        二、 中共建党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0—1923.12)
        三、 大革命与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4.1—1927.7)
        四、 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1927.8—1937.12)
    第四节 红色革命的内涵:中共出版人社会实践的目标探索
        一、 中共出版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主张(1920—1927)
        二、 中共出版人转向重视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主张(1927—1937)
第二章 创生与合成:中共出版人群体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第一节 创生:中共出版人的发展轨迹与壮大
        一、 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中共出版人的产生和发展(1920—1927)
        二、 国民党统治下中共出版人的抗争(1927—1936)
        三、 中共出版人在民族救亡运动中的力量扩展(1936—1937)
    第二节 耦合与内聚:关于中共出版人群体的结构分析
        一、 年龄、性别和来源地
        二、 所受教育及相关文化活动
        三、 中共出版人的红色革命传播活动
        四、 内聚的群落:中共出版人的整体特性
第三章 理想与专业的结合:中共出版人的都市出版生活实践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出版理念考察
        一、 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
        二、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三、 促进无产阶级的觉悟和团结
    第二节 中共出版机构、出版物及流程分析
        一、 红色出版机构的创办
        二、 中共出版人的编辑和组稿
        三、 中共出版人与出版物的发行、传播
        四、 中共出版人工作流程中的相关场景
    第三节 中共出版人出版实践的阶段变化、路径及特色
        一、 出版阶段的变化
        二、 社科和文艺并作的两条传播路径
        三、 出版实践的特色
    第四节 中共出版人的坚持与抗争
        一、 出版经费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坚持
        二、 出版环境的艰难与中共出版人的抗争
第四章 多重角色下的革命活动:中共出版人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加强
    第一节 工人的组织者:上海工人运动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对工人的启蒙和组织
        二、 中共出版人与五卅运动
        三、 中共出版人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第二节 青年的导师:上海教育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中共出版人与平民女校教育试验
        二、 中共出版人在上海大学的红色革命传播
    第三节 同路人:上海先进文化网络建设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中共出版人在商业出版机构中的组织和文化联系
        二、 中共出版人在“左联”组织中的活动
    第四节 都市整合者:上海整体动员中的中共出版人
        一、 利用节假日进行都市民众联合的宣传,扩大影响力
        二、 通过国共合作,提升社会动员的领导力
        三、 通过成立和参与地方社团,加强社会动员中的组织能力
第五章 革命与品位的关联:中共出版人的都市日常生活实践
    第一节 中共出版人的日常生活概况分析
        一、 收入与支出
        二、 生活空间:住所及其环境
        三、 个人修养与精神生活
    第二节 红色浪漫: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
        一、 红色浪漫产生的环境及主体追求
        二、 革命事业中现代爱情和婚姻实践
        三、 革命事业背后的家庭温情
        四、 红色浪漫与事业的协调问题
    第三节 多重身份及心灵矛盾:以沈雁冰为例
        一、 多重身份,多重责任
        二、 心灵的矛盾及其化解
        三、 沈雁冰人格:家庭和交友
        四、 沈雁冰个案分析的意义
结语
附录 在上海工作的中共出版人代表人物简表(1920—1937)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世纪回眸:──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志 1900~1999山东教育人物志(论文参考文献)

  • [1]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2]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方志所见清代直隶商人研究[D]. 张燕. 西南大学, 2019(12)
  • [5]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启示研究[D]. 黄梦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研究[D]. 张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8]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解体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挑战[D]. 王兵.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清末民初的地方意识与文学[D]. 冯仰操.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摩登上海的红色革命传播 ——以中共出版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例(1920-1937)[D]. 杨卫民. 上海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回望世纪: ── 1900~1999山东教育大事记 1900~1999山东教育人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