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的初步研究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的初步研究

论文题目: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的初步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杜侃

导师: 黄培新

关键词: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

文献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 出血中风急性期病因病机复杂,证候转化迅速,临床难以把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87年、1990年、1994年多次颁布中风病诊疗规范,希望标准化、规范化对中风病的临床和科研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出血中风证候组合形式是复杂多变的,各时间点3个证候以上同时存在的复杂组合形式在急性期表现尤为明显。证型的不确定性与不规范性,严重阻碍了中风病辨证现代化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述和论证出血中风急性期以阳类证、阴类证辨证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初步制定出判断确切、规范简洁、可操作性强的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 方法 1 理论研究 通过对近现代关于出血中风病因病机论述的系统回顾,总结临床经验,从而较全面地认识出血中风急性期共性病机及阳类证、阴类证的证候特点,为制定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指标提供依据。 2 临床研究 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2家医院的住院病例,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将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五个时间点分别由中医专业主治医师或主治以上研究人员,根据望、闻、问、切诊方式采集证候资料,分别独立完成按照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进行的辨证或评分,并如实填写CRF表。调研结束后利用Epidata2.1a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频数归一化定权确定证候指标的定量值,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制定证候判别函数式。 结果 1.共有411例出血中风急性期患者纳入研究。 2.发病时阳类证占82.7%,在整个急性期阳类证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55.4N~83.8%。 3.对出血中风阳类证辨证指标确定权重后,以“舌质红(0.9588)、舌苔黄(0.9059)、面赤身热(0.7647)、脉数(0.7324)、口咽干苦(0.7294)、烦躁不安(0.7000)”此六个指标突出;阴类证则以“静卧不烦(0.9178)、舌苔白(0.8767)、面唇晦

论文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证候学与中风病规范化研究现状

1 证候的传统概念和特点

2 证候概念的现代诠释

3 证实质的研究

3.1 证候与基因

3.2 证候与体质

4 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4.1 病证互参,统一证候诊断

4.2 宏观微观结合,界定证候分型

4.3 融合数学方法,规范证候分类

4.4 以方测证,明晰证候体系

5 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现状

6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的建立思路

1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古今发挥

1.1 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历史沿革

1.2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现代阐释

2 出血中风急性期病机特点剖析

2.1 风火相煽,瘀热偏重

2.2 痰瘀胶结,互为恶患

2.3 腑实痰热,壅助病势

2.4 虚实夹杂,病证多变

2.5 小结

3 出血中风急性期分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方法的提出

3.1 阴阳辨证是传统与现代的衔接点

3.2 中风病阴阳辨证溯源

3.3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从阴阳两方面的认识

4 出血中风急性期分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的初步构想

第三部分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临床研究

1 临床试验方案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3 临床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2.2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初步分析

2.3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证候动态变化分析

2.4 出血中风急性期“行标”辨证分型与阳类证、阴类证的归属性分析

2.5 出血中风急性期“国标”辨证评分与阳类证、阴类证的相关性探讨

第四部分 讨论

1 出血中风急性期简化量化辨证的必要性

2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研究的方法

3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量化辨证标准的初步制定

4 出血中风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探讨

5 阳类证、阴类证与“国标”、“行标”证型之间关系的探讨

6 不足和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王永炎学术团队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医案研究[D]. 熊丽辉.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相关论文

  • [1].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 郭新峰.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2].中风病不同时点临床评价指标的研究[D]. 马斌.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3].中风病后遗症期证候分型及气虚血瘀证的同位素研究[D]. 江涛.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中风病中医分期辨证的头颅CT影像及相关性研究[D]. 侯键.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5].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学研究[D]. 黄宇虹.天津中医学院2005
  • [6].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证候演变规律与血浆CGRP、ET含量变化及意义[D]. 文龙龙.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7].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与体质、RAS系统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 贾妮.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8].缺血性中风证候组合规律及方证相应的初步研究[D]. 徐俊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9].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演变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张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10].中风病急性期阴阳类证辨证的初步评价研究[D]. 缪晓路.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  

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