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宫颈癌患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手术是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精神症状以焦虑、抑郁最为突出。恶性肿瘤的发生及患者自身存活时间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干预有助于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机制的恢复,激起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相应变化,启动自身免疫机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护理人员采取融入中医特色的心理干预方法,启发患者认知和行为,使其负性情绪得到改善,以达到解除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困扰及提高免疫功能,为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提供一个更深入、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入院后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被试相应时期只接受与实验组患者一致的常规心理护理和一般疾病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融入中医特色的有针对性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第一日进行访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测T细胞亚群、TNF-a的水平。于术后第14日再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同时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测T细胞亚群、TNF-a的水平。比较融入中医特色的干预方法与常规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经济状况一般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以情绪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对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有影响。年轻、离异/分居、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高。3.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评分均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4.实验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比较:实验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值均低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比较:干预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比值的比较,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CD3+、CD4+、CD4+/CD8+比值、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CD3+、CD4+、CD8+、CD4+/CD8+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免疫状况有所改善。6.实验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CD3+、CD4+、CD8+、CD4+/CD8+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证明心理干预对实验组病人免疫状况的改善有一定作用。7.两组患者干预前后TNF-α含量(ng/L)的比较: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NF-α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NF-α含量与干预前(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实验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其TNF-α含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则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01)。说明手术作为一种应激,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论:宫颈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年龄轻、离异/分居、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高;负性情绪与免疫功能相关。对宫颈癌患者实施融入中医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使其正确面对现实,自我调整,重建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参与治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重新回归社会,融入家庭。为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提供一个更深入、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