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协同设计中的设计方案评价

异地协同设计中的设计方案评价

一、异地合作设计中设计方案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贾卿[1](2021)在《开发单位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与此同时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政策也对机电系统的设计、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许多开发单位在机电设计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能力不足,在机电设计管理中存在较大失误,导致施工阶段的变更、拆改较多,运营阶段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能耗居高不下,给开发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损失。本文对开发单位的城市综合体机电设计管理现状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机电设计管理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综合体类项目的机电设计管理进行研究。首先从城市综合体的特点、机电工程设计的特点和机电设计管理的特点入手,梳理了开发单位在选择机电设计供应商、设计过程管理、设计成果评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得出问题的成因,并将其进行归类为人员素质、组织制度、管理手段三个方面。随后,对国内外的相关设计管理案例进行研究,得出良好的机电设计管理需要重视设计单位的选择,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这些重要经验和优秀做法为提出优化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后,本文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一是人员素质方面,通过建立人员激励、加强培训和人员考核等措施提高人员的能力与效率;二是组织制度方面,通过选择强矩阵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标准化的规范流程加强组织监督力度;三是管理手段方面,通过使用线性权重法科学的选择适合的设计供应商,使用阶段门法加强设计过程控制,优化设计决策,结合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BIM协同信息管理平台提高设计协同效率和决策效力。

崔晓龙[2](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明子微[3](2021)在《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界面交互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与资源全球化现象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使得客户对于零件的个性化定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互联制造的时代背景,以网络为基础的协同工作环境也为零件远程定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平台应运而生,为客户和企业服务商之间搭建了信息互通的桥梁。目前现有的3D打印零件定制系统平台多数对于普通用户的友好度不够,并且以线性的单向需求传递为基础来进行反馈,缺乏高效率的协同设计模式,同时在用户体验的交互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课题以客户与服务商远程协同进行零件定制的系统平台界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总结归纳现有零件远程定制流程的不足,构建更为合理的线上系统化服务模式,并针对用户的核心任务流程对人机交互界面展开设计,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来验证该平台原型的可行性。对于上述提到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的交互体验和协同效率等问题,本课题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远程协同和交互设计的相关理论,并将其扩展到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的交互界面领域,为后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其次通过用户研究和服务系统需求分析,利用情景分析法构建了系统平台的线上化服务模式,该模式在零件定制的基础上细化为零件设计、零件建模、零件评估和零件打印四条服务路径,为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可能会出现的状况作出应对策略。接着根据需求和产品化映射原理得到系统平台的基本功能元素,再经过层级规划和梳理得到平台功能的信息架构,由此搭建了远程协同零件定制系统的交互模型。然后按照从用户到需求、场景到服务的推导框架,开展了零件定制系统主要界面的原型设计工作,并阐明了任务流程的跳转逻辑和关键环节交互操作。最后建立了远程协同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的评价体系,基于可用性原则开展了交互原型界面的实验测试,收集并整理量表数据得到了该平台的可用性反馈评价。按照本课题所总结的方法与研究步骤,该远程协同零件定制平台在测试者中收获了正向可用性评价反馈,在定制流程的心流体验、远程协同的信息传递效率、界面跳转逻辑的清晰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肯定。该设计实践证实了以用户为主导的交互研究对于工业信息系统平台用户体验提升的有效性,为今后相关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江磊[4](2020)在《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以来,国内出现以医疗城、健康城、医学中心为代表的医疗产业园的建设热潮,但该类医疗产业园建设的政策导向作用明显,在国内尚缺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而北大医疗城于2003年已开始规划建设,于2014年正式运营,如今已成为国内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群的样本,对医疗产业园的建设具有示范引导的意义。从建筑学科的角度来看,北大医疗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建设什么与怎样建设两个问题展开,而这正是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便是通过对北大医疗城的产业功能配置,及该产业功能配置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方式的研究,探讨北大医疗城与建设什么、怎样建设问题相关的建筑策划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将北大医疗城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法提升为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对该模式的异地复制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的研究,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是北大医疗城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相关建筑策划策略生成的操作方法。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的重点,是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北大医疗城产业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全面搜索,以解决建设什么与怎样建设两个问题。并且将北大医疗城的前期建筑策划框架分为目标分析环节、内外部条件分析环节和空间模式构想环节,以实现对问题的全面、系统化搜索与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北大医疗城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相关建筑策划策略的研究,北大医疗城的前期建筑策划框架是对问题进行全面搜索的工作方式,建筑策划策略则是针对于前期建筑策划而言,对搜索所得问题的具体解决途径。针对于建设什么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与北大医疗城产业功能配置相关的建筑策划策略,针对于怎样建设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与北大医疗城空间结构组织相关的建筑策划策略。第三部分则探讨了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的模式,对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基本属性与基本空间特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对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异地复制可行性与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文全篇7万余字,图54幅,表11个,其中图与表部分,除在图与表的下方标注有来源,皆为作者拍摄与绘制。

翁超[5](2020)在《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装备类车辆指装有特殊设备,用于承担特种运输任务或执行特殊作业的车辆,旨在帮助使用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或应对危险工作环境。在“军民融合”与“新基建”政策背景下装备类车辆行业进入利好形势,但该行业面临的竞争正逐渐从功能实现转向全面设计品质的提升。目前该领域研究视角多局限于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控制技术、制造技术等方面,设计学视角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介入深度有限。在长期项目实践与研究中发现,装备类车辆的设计问题天然地与其所处情境具有密切关系。对情境问题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设计品质把控、车辆人机交互提升、工程物化推进与方案决策等工作。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研究为起点,探究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并在此指导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课题立足于装备类车辆行业的现实设计问题,用情境驱动设计研究方法,剖析装备类车辆设计中的情境要素,构建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情境模型。文章首先在“事理学”的研究框架下,扩展了情境设计理论的范围,结合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等问题,提出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概念。然后在事理学中“事”的基本结构下,提出了面向装备类车辆设计的PAET情境驱动模型,并从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得到情境驱动理论指导装备类车辆设计实践的合理性。再采用案例研究、桌面调研、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与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各相关者展开系统性研究。得出装备类车辆企业的四个梯队,后经过先发散再聚焦的方式,系统梳理了产品开发过程中与设计工作相关的团队及其内在联系。从调研成果出发并在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整体框架下,构建了设计情境中的任务模型,对装备车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中设计团队的需求做出了总结。后续从设计实现、设计管理与设计决策的具体情境中提出十二条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研究最后,以校企合作项目三一伸缩臂叉装车为例,从叉装车的实际使用情境出发,提取出典型情境结合情境驱动设计方法的理论框架,将PAET的情境分析结构对应到四类典型使用情境,分析了叉装车的产品设计需求。结合企业品牌基因构建标准与技术条件情况,完成设计定义与设计方向的提炼,并运用情境驱动设计的思维对整车内外饰设计不断做出细化与调整,然后在真实情境中通过JACK等仿真软件检查、验证了车辆设计中有关视野、硬件人机交互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的设计策略进一步验证,对设计策略进行完善。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高婷婷[7](2020)在《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研究 ——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文中认为同步课堂在基础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同步课堂系统环境,通过一块屏幕连接两地或多地实体课堂,能够实现不同教学主体间的异地、多元互动。目前,同步课堂教学存在互动频率低、互动不够深入等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研究,对同步课堂、教学互动与教学交互、教学互动策略等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梳理出一般课堂下教学互动策略和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现状。其次,分析得出同步课堂教学互动主要包括人、技术和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协同教学理论构建了同步课堂教学互动模型。模型将同步课堂教学分为课前协同备课、课中协同教学及课后协同评价反思三个阶段。同时,考虑人的要素并将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师师互动,技术要素主要表现为技术工具支持,环境要素表现为网络环境支持和本土环境支持。在模型的指导下,制定分析框架对同步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目前实践中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主要包括活动组织策略、兼顾两地策略、异地竞争策略和协同教学策略。最后,以新疆霍城县英语同步课堂教学为例开展行动研究。依据前期提出的互动策略,通过追踪、指导主辅教师开展协同教学设计与协同教学组织,不断分析并完善策略。最终,基于师生互动,提出活动组织策略、评价反馈策略和兼顾两地策略;基于生生互动,提出异地竞争策略和讨论互评策略;基于师生互动,提出协同教学策略、主辅约定策略和辅助管理策略;基于人与技术的互动,提出环境支持策略。研究表明同步课堂教学中存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人技互动四种类型。基于不同互动类型开展互动,通过相应策略增强互动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深度,能够有效提升同步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城乡师生共同发展。

陈圆月[8](2020)在《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央政府大力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一些重庆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房地产红利时代后,迎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降低项目工程变更给技术和管理都不够成熟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带来的生存风险,本文基于WSR理论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进行了分析,搭建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人理维协同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1506项已发生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模型分析。得到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是:项目赶工、合同内容遗漏、施工方案优化、保证人员安全需要、业主方管理问题、新增工作内容、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验收要求、局部功能更改、设计遗漏。根据关键因素关系矩阵计算出了ISM结构模型,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根源性因素是“项目赶工”和“业主方管理问题”,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二层级因素是“合同内容遗漏”、“新增工作内容”以及“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三层级因素是“施工方案优化”和“验收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四层级因素是“保证人员安全需要”、“局部功能更改”以及“设计遗漏”。(2)通过对工程变更的根源性因素分析,搭建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得到项目的经济(方案预估金额、合同金额变动率、成本容纳风险程度及投资变化率)、工期(工序工期影响、相邻工序影响、总工期影响)、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及人员安全)和风险(索赔风险、技术风险)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业主视角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价值工程评价。从工程变更的初审、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及技术评审、工程变更的风险管控、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总结进行层级权限的分解,完成了业主方工程变更过程审批的有效控制。(3)从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实际管理问题出发,完成了人理维协同管理的研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协同管理分析,打破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导致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分离,整合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业主方内部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优化和设立奖惩机制来实现协调管理。而培养外部良性竞争关系以及增设交流沟通平台有助于外部协同管理。

肖先柳[9](2019)在《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不能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为应对供需关系的转变,政府在政策法规和机构设置中有所调整,但管理改革方向和思路仍不清晰。论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主城公共空间系统“管什么”和公共空间管理体制“怎么管”两条研究逻辑线,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对规划管理部门行政工作观察研究(一年)、规划设计管理会议旁听以及对一手政策法规文件分析比较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昆明市公共空间系统管理的主要矛盾和未来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应朝向“公共空间系统化完善”和“消极空间积极化”的努力方向。“管什么”是理现象的逻辑,主要通过三方面展开:构建“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对昆明主城区量和质进行分析评价;梳理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矛盾。“怎么管”是梳机制的逻辑,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对昆明市公共空间“量”的法规、规划编制及管理和建设管理进行分析建议;对昆明市公共空间“质”的法规、设计管理和后期管理进行分析建议。

徐振宏[10](2019)在《浙江大学两校区建筑文脉传承的模件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校区异地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一种重要模式。不同于单一校园,高校异地建设中面临的文脉传承问题,以及需要设计团队协同合作完成的大规模短时期建造新校区的要求,都对高校设计提出挑战。本文试图从建筑设计策略的视角进行认知和研究,找到应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的方法。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史中经历过三次多校区建设时期,目前形成了三个城市七大校区共同发展的现状,而且尚有多个校区正在建设中,是多校区异地建设的典型案例之一,尤以舟山校区最具代表性,其对玉泉老校区的文脉传承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对玉泉与舟山校区建筑主轴线两侧主要建筑进行观察时,发现两者均体现出“重复性”、“突变性”与“层级性”特点;此外,两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均具有明确文化要求,且有设计策略来进行指导设计师进行大规模设计。这与“模件化”(2005年,雷德侯《万物》)的特点与背景相符。因此,在模件化视角中对建筑文脉传承中的模件化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与对比研究法,从学者、使用者、设计师三个层面,对舟山与玉泉校区的主要建筑进行模件梳理与对比,并且通过建筑师访谈和使用者问卷调查将两者对建筑的设计操作与体验认知进行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模件化设计策略应对建筑文脉传承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其具体的操作控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从而为形成应对建筑文脉传承的模件化设计策略导则提供了目标、途径与控制法则。

二、异地合作设计中设计方案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地合作设计中设计方案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开发单位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内容
        2.1.1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的内容
        2.1.2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及管理特点
    2.2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设计单位选择存在的问题
        2.2.2 设计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2.3 设计成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2.3 开发单位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2.3.1 人员素质方面
        2.3.2 组织制度方面
        2.3.3 管理手段方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案例与启示
    3.1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案例
        3.1.1 北京颐堤港项目机电设计管理案例
        3.1.2 加拿大Corner Brook Smart Centre项目机电设计管理案例
    3.2 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启示
        3.2.1 重视设计供应商选择
        3.2.2 管理人员素质较高
        3.2.3 设计控制体系完善
        3.2.4 设计管理手段先进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完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专业人才管理
        4.1.1 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
        4.1.2 加强专业人员的激励
        4.1.3 建立专业人员的绩效考核
    4.2 完善管理组织与制度
        4.2.1 优化设计管理组织
        4.2.2 改革设计管理制度
    4.3 基于线性权重法优化设计采购
        4.3.1 建立合格的设计供应商库
        4.3.2 确定评价要素
        4.3.3 问卷调查法确定权重
        4.3.4 实际应用
    4.4 基于阶段门法加强设计控制
        4.4.1 建立阶段门的基本的要素
        4.4.2 构建阶段门法的机电工程设计控制模型
    4.5 构建BIM协同管理信息平台
        4.5.1 BIM技术与协同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4.5.2 协同管理平台的框架
        4.5.3 机电设计协同管理决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机电设计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城镇老年人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三)用户体验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一、视觉贴近原则
        二、行为贴近原则
        三、语境贴近原则
        四、情感贴近原则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四、调研结论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一、设计总体规划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一、可用性测试
        二、设计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界面交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协同技术研究现状
        1.2.2 零件定制研究现状
        1.2.2.1 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
        1.2.2.2 个性化定制形式与流程研究
        1.2.2.3 线上零件定制特点
        1.2.3 零件定制平台实例分析
        1.2.3.1 3D hubs
        1.2.3.2 云工厂
        1.2.3.3 3D时空网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5.1 课题创新点
        1.5.2 课题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远程协同零件定制平台交互理论基础
    2.1 远程定制基础理论
        2.1.1 远程零件定制定义
        2.1.2 远程定制对象和内容
        2.1.3 关键技术分析
        2.1.3.1 计算机远程协作
        2.1.3.2 模型可视化
        2.1.3.3 信息数据库
    2.2 远程协同设计模式
        2.2.1 远程协同设计概述
        2.2.2 零件远程协同设计模式
    2.3 交互设计理论与方法
        2.3.1 交互设计原则
        2.3.2 交互设计实施策略
    2.4 本章小结
3 远程协同零件定制平台需求分析
    3.1 用户研究
        3.1.1 用户类型划分
        3.1.2 用户知识需求
        3.1.3 用户感知价值
        3.1.4 用户行为影响因素
    3.2 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3.2.1 客户需求
        3.2.2 功能需求
        3.2.3 技术需求
    3.3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服务模式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平台功能架构与交互模型建立
    4.1 零件远程定制平台功能映射
        4.1.1 需求与产品化映射原理
        4.1.2 主要功能元素映射
    4.2 信息层级架构
    4.3 系统交互模型建立
        4.3.1 需求上传阶段
        4.3.2 服务选择阶段
        4.3.3 远程协同阶段
        4.3.4 方案确认阶段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任务流程与关键环节的界面设计
    5.1 信息界面设计要素
        5.1.1 界面设计
        5.1.2 导航设计
        5.1.3 信息设计
    5.2 零件定制平台原型设计过程
        5.2.1 平台主界面交互原型设计
        5.2.1.1 新用户登录及首页设计
        5.2.1.2 一级及次级界面设计
        5.2.2 基本任务流程说明
        5.2.3 关键环节交互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交互界面可用性测试与方法
    6.1 可用性概述
        6.1.1 可用性定义
        6.1.2 测试评估方法
        6.1.3 常规测试流程
    6.2 可用性测试过程
        6.2.1 测试目的
        6.2.2 测试流程
        6.2.2.1 测试准备
        6.2.2.2 测试任务
        6.2.2.3 测试过程
        6.2.3 测试结果
    6.3 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主要成果
    7.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远程零件定制系统平台用户满意度量表
附录二 可用性测试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1.2 北大医疗城的研究必要性
        1.1.3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的研究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建筑策划研究现状
        1.4.2 医疗产业园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
    2.1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领域
        2.1.1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领域
        2.1.2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与战略性发展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2.1.3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与使用运营的关系
    2.2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
        2.2.1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
        2.2.2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目标分析环节
        2.2.3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内外部条件分析环节
        2.2.4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空间模式构想环节
    2.3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特性
        2.3.1 对问题的全面搜索的关注
        2.3.2 对项目发展全过程的关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大医疗城发展定位与产业功能配置
    3.1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的发展定位
        3.1.1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的内涵
        3.1.2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的特征
        3.1.3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发展定位的意义
    3.2 北大医疗城产业功能配置概况
    3.3 北大医疗城产业功能框架
        3.3.1 核心产业功能与延伸产业功能
        3.3.2 居住与公共服务功能
        3.3.3 外部支撑条件
    3.4 主体产业功能中的医疗服务功能
        3.4.1 由单一治疗向综合健康服务的功能转变
        3.4.2 综合健康服务功能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3.4.3 专科医院与其它医疗服务机构的建筑承载形式
    3.5 主体产业功能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功能
        3.5.1 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孵化器性质定位
        3.5.2 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器性质定位下的基本功能组成与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组织
    4.1 北大医疗城的产业功能开发次序
    4.2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发展目标
    4.3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弹性设计理念
        4.3.1 弹性设计理念
        4.3.2 空间结构的弹性设计
    4.4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阶段性发展问题
        4.4.1 开发阶段的阶段性发展问题
        4.4.2 内生增长阶段的阶段性发展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
    5.1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概念提出
        5.1.1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概念
        5.1.2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基本属性
        5.1.3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基本空间特征
    5.2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异地复制可行性
        5.2.1 异地复制的内涵
        5.2.2 异地复制的可行性
        5.2.3 异地复制的可行性评价方法
    5.3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产业功能组织拓展形式
        5.3.1 “专科医院+产业园”的产业功能组织形式
        5.3.2 “其它医疗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产业园”的产业功能组织形式
    5.4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前期建筑策划策略要点
        5.4.1 以定义问题的方式展开对前期建筑策划策略要点的研究
        5.4.2 对目标分析环节问题的定义
        5.4.3 对内外部条件分析环节问题的定义
        5.4.4 对空间模式构想环节问题的定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异地实践
    6.1 青特医疗产业园
        6.1.1 项目概况
        6.1.2 项目可行性
        6.1.3 产业功能配置
        6.1.4 空间结构组织
    6.2 上海国际健康街区
        6.2.1 项目概况
        6.2.2 项目可行性
        6.2.3 产业功能配置
        6.2.4 空间结构组织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装备类车辆市场发展态势
        1.1.2 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新探讨
        1.1.3 用户体验带来产品价值点的转变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基于情境的设计研究现状
        1.2.2 装备类车辆研究现状
        1.2.3 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装备类车辆情境驱动概念
    2.1 情境驱动概念
        2.1.1 设计范畴内情境相关理论研究
        2.1.2 设计中的情境驱动
        2.1.3 情境驱动特征
        2.1.4 情境的组成要素
        2.1.5 情境驱动的价值及应用
    2.2 装备类车辆现状
        2.2.1 装备类车辆定义与分类
        2.2.2 装备类车辆特点
        2.2.3 装备类车辆发展阻力与前景
    2.3 情境驱动介入装备类车辆设计
        2.3.1 情境驱动与装备类车辆的自然联系
        2.3.2 “事理学”方法论对情境驱动设计的启发
        2.3.3 设计求“是”,面向“物”的设计
        2.3.4 设计求“事”,面向“管理”的设计
        2.3.5 设计求“真”,面向“决策”的设计
    2.4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2.4.1 PAET情境驱动理论模型
        2.4.2 情境驱动设计过程
        2.4.3 人与物驱动
        2.4.4 行为与目的驱动
        2.4.5 时间与空间驱动
        2.4.6 技术与标准驱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调研与分析
    3.1 调研方法与框架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内容
        3.1.3 调研方法
    3.2 设计系统相关者与企业结构调研
        3.2.1 系统相关者构成
        3.2.2 系统相关者地图
        3.2.3 装备类车辆企业层次
    3.3 设计实践中的情境驱动案例
        3.3.1 大型国企主导的设计
        3.3.2 大型民营企业主导的设计
        3.3.3 中小民营企业参与的设计
    3.4 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3.4.1 专家深度访谈设计
        3.4.2 专家深度访谈实施
        3.4.3 调研总结与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策略
    4.1 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设计特点
        4.1.1 情境分析前置
        4.1.2 多重情境要素同步驱动
        4.1.3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与非首要性特征
        4.1.4 设计工作的提前性
    4.2 装备类车辆设计需求导入
        4.2.1 人物模型构建
        4.2.2 设计需求归纳
        4.2.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路径
    4.3 情境驱动下的设计实践策略
        4.3.1 系统化梳理设备使用情境
        4.3.2 构建符合多情境分类的车辆总布置
        4.3.3 优化以使用情境为主导的人机问题
        4.3.4 搭建以操作情境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系统
        4.3.5 促进形成以企业主导的用户交流平台
    4.4 合作情境中的项目管理策略
        4.4.1 工作交互导向下的技术协议共建
        4.4.2 责任意识下实行沟通书面化
        4.4.3 设计主动导向下合作默契共建
        4.4.4 风险识别与控制工作前置
    4.5 基于情境需求的产品设计决策
        4.5.1 引导真实情境下的项目评审
        4.5.2 尊重企业特点与决策机制
        4.5.3 收益平衡导向下合作分歧决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ANY伸缩臂叉装车设计开发
    5.1 伸缩臂叉装车系统设计情境
        5.1.1 叉装车项目情况介绍
        5.1.2 叉装车的情境问题研究
        5.1.3 叉装车设计定义
    5.2 “STH1256A”伸缩臂叉装车综合设计
        5.2.1 基本设计概念
        5.2.2 整车外造型概念方案
        5.2.3 车辆内饰与人机交互设计
        5.2.4 基于JACK软件仿真的驾驶室设计验证
    5.3 设计流程与设计管理
        5.3.1 设计周期与设计流程
        5.3.2 项目关键变化与风险控制
        5.3.3 项目合作中的默契共建
    5.4 项目成果与反思拓展
        5.4.1 落地:创意设计与工程优化的合力
        5.4.2 对情境驱动设计理论的反思与拓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专家访谈记录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与项目成果

(7)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研究 ——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教学点师资匮乏、教师成长缓慢
        1.1.2 同步课堂为城乡师生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1.1.3 同步课堂环境下教学互动问题日益突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同步课堂
        2.1.2 教学互动和教学交互
        2.1.3 教学策略
    2.2 教学互动策略研究现状
        2.1.1 教学互动研究
        2.1.2 教学互动策略研究
    2.3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研究现状
3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提出
    3.1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模型建构
        3.1.1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的基本要素
        3.1.2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模型建构
    3.2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提出
        3.2.1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3.2.3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
4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行动研究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4.1.1 实施
        4.1.2 观察与反思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4.2.1 问题的确立
        4.2.2 计划
        4.2.3 实施
        4.2.4 观察与反思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4.3.1 问题的确立
        4.3.2 计划
        4.3.3 实施
        4.3.4 观察与反思
    4.4 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完善
5 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主讲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辅助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中心校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学点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 :同步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附录六 :同步课堂教学设计分析框架
    附录七 :同步课堂教学反思模板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1.3 国内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1.4 国内中小型地产公司研究现状
    1.5 研究现状分析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工程变更概论及WSR方法论
    3.1 工程变更概述
    3.2 WSR方法论
    3.3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
    3.4 WSR方法论指导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分析
    4.1 工程变更因素识别
    4.2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分析
    4.3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事理维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5.1 工程变更产生因素识别分析及构建因素信息库
    5.2 工程变更评价体系
    5.3 构建业主方为主导的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5.4 事理维的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人理维协同管理
    6.1 协同管理介绍
    6.2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6.3 基于WSR理论的人理维工程变更协同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数据
附录2 ISM结构模型调查问卷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9)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1.1 研究政策背景
        1.1.2 研究课题来源
        1.1.3 研究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层次的确定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1.3.2 公共空间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1.3.3 系统与体系概念辨析
    1.4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
        1.4.1 传统研究划分方式
        1.4.2 按照用地的独立-非独立角度划分
        1.4.3 按照用地配建-非配建划分
        1.4.4 按照服务等级性质划分
        1.4.5 采用综合的公共空间分类
    1.5 研究综述
        1.5.1 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完善”的综述
        1.5.2 对“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综述
        1.5.3 对“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的综述
    1.6 调查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调查方法的准备
        1.6.2 研究方法的准备
    1.7 研究框架(图1.15)
第二章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2.1 管理者在公共空间评价中应有之视角
        2.1.1 视角梳理
        2.1.2 属性梳理
        2.1.3 评价方法梳理
    2.2 对“规划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指标梳理分析
        2.2.1 环境属性相关指标
        2.2.2 社会属性相关指标
        2.2.3 经济属性相关指标
        2.2.4 法律属性相关指标
        2.2.5 小结
    2.3 建立评价体系
第三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发展概况
        3.1.1 主城区城市形态圈层蔓延特征
        3.1.2 主城区城市形态扩张与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关系
    3.2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特征分析
        3.2.1 G类用地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况
        3.2.2 G类用地公共空间的系统特征
    3.3 对公共空间“量”的分析评价
        3.3.1 对公共空间总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
        3.3.2 对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分析评价
    3.4 对公共空间“质”的分析评价
        3.4.1 对主要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3.4.2 对系统完善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3.4.3 对公共空间整体性的分析和评价
    3.5 小结
        3.5.1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量”的特征和问题
        3.5.2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质”的特征和问题
        3.5.3 策略建议
第四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4.1 相关法规的分析建议
        4.1.1 分析
        4.1.2 评价建议
    4.2 对于相关规划编制及管理分析建议
        4.2.1 分析
        4.2.2 评价和建议
    4.3 对于建设管理的分析建议
        4.3.1 分析
        4.3.2 评价和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5.1 相关法规分析建议
        5.1.1 分析
        5.1.2 评价和建议
    5.2 对设计管理分析建议
        5.2.1 分析
        5.2.2 评价和建议
    5.3 对后期管理分析建议
        5.3.1 分析
        5.3.2 评价和建议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
        6.1.2 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矛盾
        6.1.3 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6.1.4 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6.1.5 基于现实矛盾和改革层面试提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完善方向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调查记录表(部分)
附录C:《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状空间梳理
附录D:论文调查问卷及民意反馈总结
附录E 访谈及会议记录
附录F 图片索引

(10)浙江大学两校区建筑文脉传承的模件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多校区建设对高校的建筑文脉传承提出新问题
        1.1.2 短时期大规模群体设计对设计策略提出新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多校区建筑文脉传承
        1.3.2 模件化设计策略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模件思想简介
        1.4.2 模件概念辨析
        1.4.3 建筑文脉传承与模件化设计策略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2 两校区建筑模件认知
    2.1 基于特质的模件认知
        2.1.1 “重复性”
        2.1.2 “突变性”
        2.1.3 “层级性”
    2.2 玉泉校区建筑模件认知
        2.2.1 模件的总体认知
        2.2.2 “屋顶模件”
        2.2.3 “主体模件”
        2.2.4 “台基模件”
        2.2.5 “门头模件”
    2.3 舟山校区
        2.3.1 模件的总体认知
        2.3.2 海科楼
        2.3.3 其他主要建筑
3 建筑文脉的模件化传承
    3.1 模件的传承
        3.1.1 模件的提取
        3.1.2 模件的抽象
        3.1.3 模件的组合
    3.2 传承的控制原则
4 建筑文脉传承的模件化设计策略
    4.1 舟山校区设计组织分析
        4.1.1 策略的生成
        4.1.2 策略的实施
        4.1.3 建筑师的反思
    4.2 策略与认知的对比研究
        4.2.1 模件的传承
        4.2.2 传承的控制
        4.2.3 策略的检讨
5 结论
    5.1 建筑文脉传承模件化设计导则的编制
        5.1.1 总则
        5.1.2 控制要求
        5.1.3 控制方法
        5.1.4 控制要点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项目前期方案设计主创高裕江老师访谈记录
附录二: 项目前期方案-部分组团效果图与设计策略
附录三: 项目后期负责孙啸野建筑师访谈记录
附录四: 舟山校区主轴线两侧建筑模件汇总缩略图
附录五: 舟山校区使用者体验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四、异地合作设计中设计方案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发单位视角下的城市综合体机电工程设计管理研究[D]. 贾卿.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基于远程协同的零件定制系统界面交互设计[D]. 明子微. 四川大学, 2021(02)
  • [4]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研究[D]. 秦江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情境驱动下装备类车辆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 翁超. 江南大学, 2020(01)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研究 ——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D]. 高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D]. 陈圆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9]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D]. 肖先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7)
  • [10]浙江大学两校区建筑文脉传承的模件化设计策略研究[D]. 徐振宏.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异地协同设计中的设计方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