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环境艺术;建筑设计;重要性
1环境艺术和建筑设计的内涵。
1.1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作为环境建筑设计学理论与实践概念,融合了建筑、设计、艺术等学科知识,在学科交互当中共享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建筑、设计、艺术等学科知识的和谐稳定,不断保留了原有的知识体系,还更贱了全新的发展脉络。
1.2建筑设计
建筑是人类的需要,无论是为了满足居住还是工作,其都是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设计的。在建筑的设计中,人和环境主宰着全部内容。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应遵循环境的变化规律,以保护环境为重要使命。此时,建筑设计的根本要以人的需要为主还是以环境艺术为主,在不同的时期就有了不同的要求。但是,人类的需要优先于环境艺术而决定建筑设计,应是早年间人们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的作为。现阶段,人们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将受到人们的唾弃。因此,人与环境同处于空间之中,要同时满足两者的需求,就要平衡刺激和效应的关系。所谓刺激和效应,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表现,人们受到刺激后得到了一种心理需求,而效应正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取得的成果。两者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而人类在空间使用方面受到刺激之后,产生了满足自身愿望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对空间的设计,也就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对空间的一种设计,是为了满足空间使用和美观要求的活动。建筑设计包含的内容有给水、排水、供暖、采光等众多门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设计综合体。
2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
建筑作为处于环境中的个体形式,不仅是环境中较为重要的功能性部分,更是对环境的美化及装饰,因此,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应当将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考量,确保二者能够遥相呼应。建筑的美观性实际上就可以看成是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共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美感,当建筑处于环境背景下,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设计时,就会在综合考量的同时,促使建筑形成较为自然的美观性。建筑在设计并投入施工后,其位置及形态就不会发生改变,而建筑周边环境也是不能更改的,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如果能够将周边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就能使建筑存在于环境中,而不是环境存在于建筑中。
建筑服从环境的指标能否达到预期标准,对于建筑形态的创建尤为重要,只有实现空间布局的协调性,促使周边环境与建筑协调统一,建筑设计能效才能充分发挥。在自然环境中植物会随着气候变化发生改变,在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布局时,也应当对这一要素进行重点考量,这同时也是建筑与环境能够有机结合最为关键的原因。环境本身在地域特点不同的情况下就会呈现差异性特点,在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就可以以此为核心,对其进行针对性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景观植物的特点不仅与建筑艺术形态密切相关,更与建筑周边的绿色植物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站在城市区域规划的角度对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城市建筑本身与大环境就是较为统一的整体。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它在外形上有较强的轮廓感,当其与大环境相互融合时,各个关联部分就能更加协调的组合在一起。建筑艺术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其艺术水平的显示。建筑的造型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其中蕴含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情感在里面,以形式美给人一种感官上的愉快。但是不管建筑设计的多美,建筑的外观也非常漂亮,但是建筑周围的环境却是一团糟,那么也不会给人产生一种美感。
3建筑设计中环境艺术的体现。
3.1利用自然环境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应用对于环境艺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利用具有非常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自然环境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性,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明确自然环境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想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作用,需要针对建筑周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完善,特别是存在破坏的环境空间,要通过建筑设计相关手段进行弥补,充分完善自然环境,保证其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同时要认真了解待利用自然区域环境的特点,针对自然环境基本属性及相关植被的分布、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细致掌握,为后续建筑设计、环境利用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特性,明确环境与建筑间的协调特性,确保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形式间的交流存在更为有效、畅通,以便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设计融合起来,共同提升建筑品质。
3.2利用可再生资源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可再生资源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作为外部环境体系循环的重要内容,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这种循环,可再生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分,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其实质就是将外界环境的一部分因素利用了起来,特别是可再生资源自身与外部环境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和共同性,这些特性的存在对于提升建筑舒适度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对于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降低资源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
3.3利用建筑设计拓展建筑生态特性要求
针对建筑设计全过程来说,对于环境艺术的有效应用,其实就是充分发挥环境生态作用,科学合理的将环境生态特性融合到建筑设计当中能够很大程度凸显环境艺术特点及价值,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建筑设计的中重要手段和方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努力实现人与华宁的和谐,充分关注建筑生态型设计,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及对资源的占有率,提升对于现实环境的保护工作效果,凸显建筑设计工作中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和生态性。
4结论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的灵魂。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的提高,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艺术成分,也增加了建筑的时代气息。但无论艺术造诣多么高,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只有符合自然规律的设计,才能顺应自然环境的改变。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寻找到生态环境和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平衡点,为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迈向新台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充分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宇.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四川建材,2015,41(6):83-84.
[2]徐敏利.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门窗,2013(2):275-276.
[3]毕建军.探讨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住宅与房地产,2015(12):31-32.
[4]范金丽.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4(1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