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精神病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精神病自杀未遂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其与自杀症状及严重程度相关性,以探讨血清BDNF在精神病自杀行为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所有入组对象至少近两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类药物。(1)第一部分研究包括抑郁症自杀未遂组23例,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24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对患者组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BECK绝望量表(BHS)和自杀意图自评量表(SIOSS)评定抑郁和自杀严重程度。比较各组之间BDNF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2)第二部分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20例、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自杀意图自评量表(SIOSS)对患者组进行评定。比较各组之间BDNF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发现抑郁症自杀未遂组、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BDN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27,P<0.05)。Post-hoc分析发现抑郁症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平均水平[(57.4±16.3)pg/ml]低于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75.2±28.4)pg/ml](P<0.05),而抑郁症无自杀行为组的血清BDNF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111.3±39.0)pg/ml](P<0.01)。Pe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杀未遂患者组的血清BDNF水平与病程(r=-0.541;P=0.008)呈负相关,与自杀严重程度(r=-0.660;P=0.001)呈负相关,与绝望量表总分(r=-0.494;P=0.017)呈负相关、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总分(r=-0.754;P=0.000)呈负相关。(2)第二部分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及正常对照间BDN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95,P<0.01)。Post-hoc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的BDNF水平[(51.3±11.1)pg/ml]低于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67.7±20.8)pg/ml](P<0.05),而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BDNF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111.3±39.0)pg/ml](P<0.01)。自杀未遂组的血清BDNF水平与自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836;P<0.01)。无自杀行为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缺乏活力因子分(r=-0.877;P=0.000)呈负相关,与SIOSS分(r=-0.642;P=0.000)呈负相关。结论(1)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BDNF水平低于抑郁症无自杀行为患者和正常人群;推测BDNF可能是参与抑郁症自杀行为病理生理机制的一种重要物质。(2)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BDNF水平低于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患者和正常人群;低水平的BDNF可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自杀的概述
  • 二、自杀的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
  • 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物学活性
  • 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的研究现状
  • 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现状
  • 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自杀的研究现状
  • 七、选题的指导思想
  • 课题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四、可能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 五、可能得出的结果
  • 六、将来可延续的课题
  • 第一部分 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 一、对象和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 一、对象和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结论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维心理干预体系在自杀未遂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民间疗法 2014(09)
    • [2].想跳楼的男孩——一例小学生自杀未遂的心理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11)
    • [3].自杀于自杀未遂[J]. 小说月刊(上半月) 2017(07)
    • [4].应对自杀未遂的注意事项[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2013(Z2)
    • [5].亲密伴侣暴力、抑郁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纵向研究的系统综述[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3(02)
    • [6].1例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治疗回顾性总结[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4)
    • [7].天津市18岁及以上人群自杀未遂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11)
    • [8].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急诊救治与心理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7)
    • [9].370例自杀未遂住院患者特征分析及健康教育[J]. 中国民间疗法 2012(06)
    • [10].自杀未遂患者心理护理[J]. 家庭医药(医药论坛) 2010(09)
    • [11].13例服毒自杀未遂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与康复 2009(03)
    • [12].自杀未遂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临床急诊杂志 2009(01)
    • [13].自杀未遂病患与家属的信息沟通及家属的照顾能力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3)
    • [14].应对自杀未遂的注意事项[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3(Z2)
    • [15].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行为临床特征对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5)
    • [16].自杀未遂患者的安全管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2)
    • [17].农村自杀未遂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5(04)
    • [18].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英文)[J]. 上海精神医学 2013(01)
    • [19].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杀未遂临床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03)
    • [20].2013年昆明市居民自杀及自杀未遂史流行病学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17(08)
    • [21].一出自杀未遂的滑稽戏[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19)
    • [22].心理咨询技术对自杀未遂病人症状自评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1(15)
    • [23].自杀未遂后被他杀损伤机制分析[J]. 刑事技术 2018(02)
    • [24].1例自杀未遂引起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2(36)
    • [25].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干预机制的新探索——从一例“90后”贫困女大学生自杀未遂案例谈起[J]. 法制博览 2020(23)
    • [26].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01)
    • [27].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和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受体Ⅱ型基因交互作用与青年自杀未遂行为的关系[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11)
    • [28].自杀未遂171例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16)
    • [29].MICU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护理[J]. 医药世界 2009(03)
    • [30].济南市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家庭状况关系的研究[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01)

    标签:;  ;  ;  ;  ;  

    精神病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