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视域的“言意之辨”

文艺学视域的“言意之辨”

论文摘要

“言意之辨”是中国古代广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还可以看作一个语言学命题。本文从当代文艺学的视域来探讨这一古代文论问题,在梳理其发展流变的基础上,具体辨析文学活动中“言”和“意”的关系。指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对“言”“意”关系的看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文学自觉之前,以“意”为本,追求“言尽意”;文学自觉后,虽然继续坚持文学创作的“意为主,言为辅”,但开始重视文学中“言不尽意”的情形,并逐渐意识到了文学活动中那些“言外之意”是文学本质特性所在,开始利用“言不尽意”制造一定的文本空白,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我们认为,对于“言尽意”还是“言不尽意”的两种观点,应首先对“意”进行具体区分,不同类型的思想情感内容对语言和文章有不同要求;而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含混性是与文学以情绪、感觉、意欲、体悟为特殊内容相联系的。但是文学也有一般性的内容,因此不能够一味追求语言的含混与多义,不能一味追求思想情感蕴含的模糊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关于"言意之辨"的两种观点
  • 1.1 "言不尽意"的两种情形
  • 1.1.1 "意"的无限性造成的"言不尽意"
  • 1.1.2 特殊"意"的"言不尽意"
  • 1.2 "言尽意"的具体情形
  • 1.2.1 形而下层面里的"言可尽意"
  • 1.2.2 名实相符的"言尽意"论
  • 第2章 文学自觉过程中的言意关系
  • 2.1 文学自觉之前以"意"为本的、"言尽意"观
  • 2.2 文学自觉后的"意为主,言为辅"的"言尽意"观
  • 2.2.1 范晔首提文学创作的"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 2.2.2 唐宋时期对"言尽意"观的新开拓
  • 2.2.3 明清"文章以意为主":文论中"言尽意"观的繁荣
  • 2.3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学审美境界
  • 2.3.1 魏晋南北朝开创对"言有尽而意无穷"审美境界的追求
  • 2.3.2 唐宋对追求作品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继续
  • 2.3.3 明清"神韵说"对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追求
  • 2.3.4 王国维"境界说"对文学审美鉴赏的开拓
  • 第3章 从当下文学活动看"言""意"的关系
  • 3.1 不同"意"下的言意关系
  • 3.1.1 "言"可尽的文学之"意"
  • 3.1.2 "言"不可尽的文学之"意"
  • 3.2 语言形式与言意关系
  • 3.2.1 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
  • 3.2.2 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和含混性造成"言不尽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又到期刊征订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19)
    • [2].“言不尽意”论的传统误区及出自语言哲学观的修正[J].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4)
    • [3].试析语言表达中“言不尽意”的深层原因[J]. 语文学刊 2014(08)
    • [4].论“言不尽意”及其语言困境[J]. 语文学刊 2008(04)
    • [5].探析“言不尽意”的哲学、文艺学及语言学内涵[J]. 文教资料 2014(19)
    • [6].快雪时晴,佳[J]. 时代青年(悦读) 2016(11)
    • [7].人间清欢君能解 濡墨飞花有真意——读忆苏散文集《忘言书》有感[J]. 大理文化 2017(01)
    • [8].“不可尽意”与“不需尽意”——魏晋“言意之辨”新解[J]. 华中学术 2009(02)
    • [9].“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论语言的局限与超越[J]. 山西青年 2013(08)
    • [10].奔腾[J].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2010(07)
    • [11].“言不尽意”视阈下的诗歌“留白”[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2].“言不尽意”的语言学阐释[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5)
    • [13].初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J]. 青春岁月 2013(19)
    • [14].简论文学活动中言不尽意及其成因[J]. 青春岁月 2012(18)
    • [15].浅析阮籍《咏怀》诗“言不尽意”的表现[J]. 青年文学家 2009(18)
    • [16].多重美的管窥——论言不尽意的启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 [17].语言传播之“言不尽意”的“古往今来”探析[J]. 东南传播 2012(09)
    • [18].试析语言表达中“言不尽意”的深层原因[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 [19].“言不尽意”之庄禅殊途[J]. 文学教育(上) 2020(02)
    • [20].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言能尽意”[J]. 青年文学家 2020(24)
    • [21].从言不尽意的角度看音乐形象的刻画[J]. 大众文艺 2013(12)
    • [22].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言不尽意”的原因[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3].言不尽意与古典诗歌的含蓄美[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3)
    • [24].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不尽意[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5].“言不尽意”与翻译本体的失落和译者的主体意识[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02)
    • [26].赵朴初“无尽意”人间佛教思想的佛教经典探源[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01)
    • [27].“言不尽意”论及其对中国诗学的影响[J]. 明日风尚 2018(15)
    • [28].言何以尽意[J]. 考试周刊 2010(03)
    • [29].现当代通俗歌曲歌词话语中的“言不尽意”[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8)
    • [30].试论“言不尽意”——以李商隐朦胧多义美的无题诗为例[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标签:;  ;  ;  ;  ;  

    文艺学视域的“言意之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