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1世纪,中国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休闲时代。休闲已成为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品质,休闲能够解除体力疲劳,恢复生理平衡;可以获得精神慰藉,成为心灵驿站。从这个意义上说,休闲无疑会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婚姻的幸福与稳定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和社会幸福的灵魂和源泉,更是人们生活幸福的基石。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以来,我国离婚率一直呈现持续走高之势,离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正因如此,有许多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于离婚问题和婚姻稳定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大多数是从影响因素、影响效果、测量指标等方面对婚姻满意度、婚姻稳定性进行研究。大多属于离婚问题的事后研究,而不是在事先进行预防与控制。因此,怎样提高丈夫或妻子的婚姻满意度,促进婚姻的稳定,规避离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然休闲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那休闲能不能促进婚姻的幸福,进而提高婚姻的满意度和稳定性呢?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国外的一些文献中涉及到了夫妻休闲与婚姻满意度、婚姻稳定性之间关系研究,但大多属于描述性研究,较为科学和完备的实证研究较少,主要以Thomas B. Holman和Mary Jacquart (1988)、Dunae W. Crawford等(2002)的实证研究为代表,此外,这些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大不相同,让人莫衷一是。而国内有关夫妻休闲与婚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只能从家庭休闲的相关文献中找到只言片语。再加上婚姻的满意度和稳定性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极大,因此对婚姻满意度和稳定性的研究必须充分到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便产生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本文旨在吸纳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订或编制适合我国社会文化的婚姻满意度量表和婚姻稳定性量表,探求夫妻休闲模式与婚姻满意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的家庭角色之间,夫妻休闲模式与婚姻满意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调查问卷设计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第一部分是夫妻休闲模式的问卷设计,本文首先罗列出休闲活动类型,继而列举出每类休闲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休闲活动,然后询问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参加这些休闲活动的次数,再询问受访者参加这些休闲活动时与配偶的沟通互动情景。该互动情景可以分为三类:无配偶参与(独享休闲模式)、与配偶一起度过但与配偶的交流互动很少(平行休闲模式)、与配偶一起度过并与配偶进行大量的交流与互动(共享休闲模式)。然后,对每一种休闲模式下各类休闲活动的参与次数进行加总,而后求出三种休闲模式参与次数的相对比例。用这三个相对比例分别代表独享休闲模式、平行休闲模式和共享休闲模式这三个独立的变量。第二部分是婚姻满意度问卷设计,本部分量表主要参考利翠珊等人(2008)的研究,由堪萨斯婚姻满意度量表(Kansas Marital Satisfaction Scale, KMSS) (Schumm et al.,1986)改编而成,受访者被问及对配偶、对婚姻、及自己与配偶的关系的满意程度,分别从“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有一点不满意)、4(一般)、5(勉强满意)、6(满意)、7(非常满意)圈选出最符合真实感受的答案。分数越高,表示其婚姻满意度越高。第三部分是婚姻稳定性问卷设计,本部分量表主要参考了利翠珊等人(2008)的研究,由婚姻不稳定性量表(Marital Instability Scale)(Booth, Johnson, & Edwards,1983)改编而成,受访者被问及婚姻是否陷入过困境、是否有离婚的念头、是否与好友或亲人讨论过与配偶离婚、不管是自己还是配偶是否向对方提出过离婚、是否找过律师商谈过离婚事宜等情形。以李克特(Likert)四点量表“1(现在有)、2(过去三年有)、3(曾经有)、4(从未有)”作答,分数越高,表明其婚姻越稳定。第四部分是基本资料设计表,此部分主要通过对有关婚姻满意度和婚姻稳定性的文献进行梳理,找出影响婚姻满意度和婚姻稳定性的主要个人统计变量,然后一一列举。主要包括家庭角色、年龄、学历、职业、个人月收入、婚龄及孩子数、是否有离异的经历等。研究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78份。然后对本研究问卷回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等。分析结果如下:(1)不同的夫妻休闲模式与婚姻满意度、婚姻稳定性的关系显著不同。独享式夫妻休闲与婚姻满意度负相关不成立;平行式夫妻休闲与婚姻满意度之间关系不显著;共享式的夫妻休闲模式与婚姻满意度及婚姻稳定性正相关;婚姻满意度与婚姻稳定性正相关。(2)夫妻休闲模式、婚姻满意度和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丈夫和妻子不同的家庭角色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每一对夫妻、休闲旅游业及休闲娱乐业、政府、团体协会组织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15)
- [2].“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玉米上的试验示范[J]. 吉林农业 2012(10)
- [3].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获益的预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30)
- [4].羞怯对攻击的影响:自尊稳定性和偏执的多重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 [5].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及其测定方法综述[J]. 饮料工业 2014(12)
- [6].稳定性漫谈[J]. 力学与实践 2015(01)
- [7].浅析花青素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界 2020(09)
- [8].一类广义Busemann-Petty问题的稳定性[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1)
- [9].射击射箭运动员平衡稳定性的测试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 2020(04)
- [10].稳定性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0)
- [11].竞技体育中核心稳定性研究综述[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3)
- [12].浅谈核心稳定性在现代体育训练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 2013(04)
- [13].浅谈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J]. 计测技术 2013(S1)
- [14].兽药稳定性研究的指导原则[J]. 兽医导刊 2011(10)
- [15].对重大项目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的探讨[J]. 商业经济 2016(07)
- [16].浅析影响乳化炸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J]. 能源与环境 2014(06)
- [17].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企业教育 2015(02)
- [18].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探讨[J]. 运动 2015(21)
- [19].国内就业稳定性问题研究历程与文献述评[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5(03)
- [20].连翘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0(06)
- [21].对我国疫苗稳定性研究主要技术问题的思考[J]. 中国药事 2009(04)
- [22].药品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机电信息 2017(11)
- [23].具有时滞的小世界网络稳定性[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5(01)
- [24].液压助力器稳定性方法的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4(05)
- [25].人工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解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1)
- [26].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 [27].关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稳定性的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13)
- [28].硫酸黏菌素稳定性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6(02)
- [29].添加剂提高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发酵科技通讯 2016(03)
- [30].石榴籽油稳定性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