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机械设计中,用AutoCAD来绘制V带轮的图形是烦琐的。当绘制不同尺寸但所需绘图命令相同时,我们需做重复的工作,这对设计工作无疑是不便利的。论文介绍了基于AutoCAO的二次开发技术,对AutoCAD二次开发的现状、二次开发的工具进行了研究。对参数化绘图的原理及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归纳了和参数化绘图关系密切的VB知识,介绍了AutoCAO VBA和AutoCAO ActiveX对象。分析了AutoCAO的引用和访问问题。归纳了控制环境和组织图形元素的知识。详细阐述了图形对象的创建与编辑。并对文字样式、块和外部引用以及标注和公差等知识作了归纳总结。建立了一个参数驱动的模型。并将这个模型应用于V带轮绘图的应用程序中,通过确立V带轮的主参数,建立了主参数控制次要参数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尺寸驱动的机制。提出了一个参数化绘制三维实体图的新方案。对涉及参数化绘图的方法、属性及相关命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归纳了绘图的规律。在AutoCAO环境下,用VB开发了V带轮参数化绘图应用程序。实现了在界面输入参数,程序实现自动绘制二维平面图和三维实体图的功能,从而减轻了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论文目录
摘要Summary第1章 概论1.1 选题的背景及学术意义1.2 Auto CAD二次开发技术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章 基础知识2.1 AutoCAD简介2.2 AutoCAD VBA基础2.2.1 概述2.2.2 VBA工程及其管理2.2.3 宏及其管理2.2.4 VBA中的窗体2.3 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基础2.3.1 对象2.3.2 事件和事件过程2.3.3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2.3.4 数组2.3.5 过程2.4 VB6.0集成开发环境及工程的管理2.4.1 VB6.0的编程环境2.4.2 保存与编译2.5 机械制图基础第3章 创建对AutoCAD的引用3.1 创建对AutoCAD部件的引用3.1.1 引用类型库3.1.2 声明对象变量3.1.3 将对象引用赋予变量3.2 对象变量的使用3.2.1 对象变量3.3.2 对象的属性和方法3.2.3 使用事件3.3 AutoCAD的对象模型3.3.1 Application对象和 Document对象3.3.2 Preferences对象3.3.3 图形对象和非图形对象3.3.4 Collection对象3.3.5 Plot和 Utility对象3.4 访问对象3.4.1 访问AutoCAD对象时的切入点3.4.2 定义中间变量引用常用对象第4章 AutoCAD绘图环境的设置4.1 图形对象4.1.1 线型设置4.1.2 线宽设置4.1.3 图层设置4.1.4 颜色设置4.2 应用程序窗口管理4.2.1 设置应用程序窗口状态4.2.2 更改应用程序窗口的位置和尺寸4.3 图形文件的控制4.3.1 创建图形文件4.3.2 打开现有图形4.3.3 关闭图形4.3.4 保存图形文件4.4 图形窗口的控制4.4.1 缩放控制4.4.2 命名和保存视图4.4.3 使用平铺视口4.4.4 重新生成和更新4.5 系统变量的控制4.5.1 查询系统变量4.5.2 设置系统变量4.6 调用 AutoCAD命令4.7 配置系统4.8 确定容器对象4.9 设置 Document对象的当前属性4.10 输入输出其他图形文件格式第5章 创建与编辑图形对象5.1 创建图形对象5.1.1 创建点5.1.2 创建直线5.1.3 创建圆、圆弧和椭圆5.1.4 创建多线5.1.5 创建和编辑多段线5.1.6 创建样条曲线5.1.7 创建实体填充5.1.8 创建与编辑面域5.1.9 图案填充5.2 公共属性和通用的编辑方法5.2.1 图形对象的公共属性5.2.2 复制5.2.3 移动5.2.4 旋转5.2.5 偏移5.2.6 阵列5.2.7 延伸和修剪5.2.8 对象分解5.2.9 比例缩放5.2.10 镜像控制5.2.11 删除对象5.3 块和外部对象引用5.3.1 块控制5.3.2 块属性5.3.3 外部引用对象5.4 文字5.4.1 文字样式5.4.2 设置字体5.4.3 字符和控制码5.4.4 单行文字5.4.5 多行文字5.5 标注和公差5.5.1 标注基础知识5.5.2 创建标注5.5.3 标注样式5.5.4 编辑标注5.5.5 创建及编辑引线标注5.5.6 创建及编辑形位公差第6章 参数化绘制 V带轮零件图应用程序设计6.1 图形的几何变换6.1.1 变换矩阵6.1.2 级联变换6.2 确定绘制 V带轮的参数6.2.1 V带和V带轮6.2.2 V带轮参数化模型的建立6.3 设计样板图6.4 设计应用程序的界面和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6.4.1 设计用户界面6.4.2 编写事件过程的程序代码6.5 绘图结果第7章 三维实体造型的研究7.1 三维模型7.1.1 线框模型7.1.2 曲面模型7.1.3 实体模型7.2 实体模型的表示方法7.2.1 边界表示法7.2.2 扫描法7.2.3 空间分割法7.2.4 构造实体几何法7.3 三维坐标系7.3.1 坐标系7.3.2 定义用户坐标系7.3.3 将坐标系置为当前7.4 创建三维实体对象7.4.1 生成简单形体7.4.2 用 AddExtrudedSolid方法创建三维实体7.4.3 用 AddExtrudedSolidAlongPath方法创建三维实体7.4.4 用 AddRevolvedSolid方法创建三维实体7.5 编辑三维实体对象7.5.1 三维空间中旋转对象7.5.2 在三维空间中创建阵列7.5.3 在三维空间中镜像对象7.6 形体的布尔运算与剖切7.6.1 布尔运算和检查干涉7.6.2 剖切三维实体和生成相交截面7.7 生成 V带轮三维实体的设计框图7.8 源代码第8章 总结与展望8.1 总结8.2 展望致谢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图版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响应面法的V带轮多目标优化设计[J]. 应用力学学报 2018(01)
- [2].V带轮参数化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0(15)
- [3].机床主轴带轮卸荷传递装置[J].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13(04)
- [4].履带轮转换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1(02)
- [5].基于AutoCAD的V型带轮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开发[J]. 现代机械 2010(03)
- [6].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设立[J]. 橡胶工业 2008(03)
- [7].V形带轮装配结构改进[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8(07)
- [8].2018年带轮与带标准化工作综述[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9(03)
- [9].某柴油机带轮室的轻量化设计[J]. 南方农机 2017(17)
- [10].带轮胀紧套的结构改进[J].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6(12)
- [11].基于有限元法的锻造带轮淬火过程仿真[J]. 化工装备技术 2009(05)
- [12].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08(12)
- [13].集材机用三角履带轮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J]. 林业科学 2020(06)
- [14].判断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危险带轮的新方法[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 [15].锥面可胀分体式带轮在冲天炉定容风机中的应用[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08(03)
- [16].发动机前端附件带轮旋压成形仿真[J]. 塑性工程学报 2015(02)
- [17].金属带无级变速器带-带轮的机械损失[J]. 传动技术 2009(03)
- [18].传动系统带轮安装与传动带调节方法[J]. 河南科技 2014(10)
- [19].多楔V形带轮旋挤组合成形的整体解决方案[J]. 四川兵工学报 2013(07)
- [20].基于SINOVATION二次开发的V带轮参数化设计[J]. 现代制造工程 2019(05)
- [21].2015年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内容[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6(06)
- [22].V型带传动的传递功率损失 第Ⅱ部分:小带轮半径的影响(一)[J]. 传动技术 2013(04)
- [23].带传动风机带轮发热的处理[J]. 通用机械 2009(02)
- [24].带轮与带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及重要作用[J].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2(03)
- [25].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带轮变形分析[J]. 汽车工程 2011(12)
- [26].卡盘式变径带轮无级变速器设计与分析[J]. 机械传动 2020(08)
- [27].基于Creo Parametric的带轮设计系统[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5(02)
- [28].V型带传动的传递功率损失 第Ⅱ部分:小带轮半径的影响(二)[J]. 传动技术 2014(01)
- [29].普通V带轮结构参数化三维造型系统开发[J]. 科技广场 2008(01)
- [30].带轮快换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包装工业 2015(22)
标签:二次开发论文; 参数化绘图论文; 带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