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一般来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由不同基因所编码的细胞因子能强烈的影响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IFN-γ(interferon-gamma,干扰素-γ)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它在细胞免疫反应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功能性研究表明位于干扰素-γ基因内含子区的两个多态性位点(at positions +874 and +2109)与它的转录调节有关。【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干扰素-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或单倍体型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感的关联性。【方法】提取中国汉族人群中181例HBV感染者及其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7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干扰素-γ基因中包含+874或+2109的多态性位点片段,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以及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来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正常健康人的基因型。并采用PHASE1.0软件构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个体单倍体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并进行多态性或单倍体型与乙肝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干扰素-γ基因2个多态性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均具有多态性(分别为T→A,A→G)。其中干扰素-γ基因+2109A/G多态性在HBV感染者和正常人群中的频率分布没有差异P>0.05,而干扰素-γ基因+874A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间的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可提高个体HBV感染患病风险为2.25倍(95%CI:1.69-2.99)。而单倍体型构建分析表明:具有AG单倍体型(杂合)的个体较之不含有AG单倍体型的个体其单倍体型频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OR=8.14(95%CI:4.98-13.30)。【结论】本研究提示:(1)中国汉族人群干扰素-γ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均具有多态(分别为T→A,A→G);(2)IFN-γ+874位点多态性很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3)AG单倍体型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的较强危险因素,它可明显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病风险。本研究验证了宿主遗传因素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能够为我们理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种族差异提供关键线索,有助于进一步建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的易感模型,从而为我们最终实现正确的筛选高危个体,实施高危人群预报,指导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和预防,降低乙肝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