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流星余迹通信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不易遭敌方侦察、截获和干扰等优点,有着比较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所研究的系统是在National Instrument Company推出的一种基于G语言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LabVIEW环境下开发,针对课题内容开发了数据传输及处理模块。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DSP的数字信号处理硬件系统和基于LabVIEW的PC数据处理软件系统,通过串行通信设备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其次介绍了基于ARM的数字信号处理硬件系统和基于LabVIEW的PC数据处理软件系统,通过以太网通信设备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针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需求,采用高效的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人机交互系统。本系统具有开发快捷、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概述1.1.1 研究背景1.1.2 流星余迹通信研究发展历史1.1.3 流星余迹通信的特点1.2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组成1.2.1 流星余迹通信的机制1.2.2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组成1.2.3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1.3 流星余迹通信的基本协议流程1.4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二章 虚拟仪器与LabVIEW概述2.1 虚拟仪器概述2.2 虚拟仪器的组成2.2.1 虚拟仪器的硬件系统2.2.2 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2.3 LabVIEW概述2.4 LabVIEW的运行机制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基于LabVIEW与嵌入式DSP开发平台的串行数据通信系统设计3.1 基于DSP的嵌入式数据传输模块的系统结构3.2 基于DSP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硬件平台3.2.1 DSP核嵌入式应用技术3.2.2 异步串行通信3.2.3 硬件接口电路3.3 基于DSP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3.3.1 上位机LabVIEW串行通信软件设计3.3.2 下位机DSP软件设计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基于LabVIEW与嵌入式ARM开发平台的以太网数据通信系统设计4.1 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传输模块系统结构4.2 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硬件平台4.2.1 ARM嵌入式应用技术4.2.2 ARM的以太网控制器简介4.3 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4.3.1 LabVIEW网络通信功能概述4.3.2 基于LABVIEW的流星余迹通信人机交互系统开发4.3.3 ARM与LabVIEW的以太网通信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流星余迹通信论文; 虚拟仪器论文; 实验室虚拟仪器集成环境论文; 异步串行通信论文; 以太网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