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巫文化论文-朱昌江

楚巫文化论文-朱昌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楚巫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楚国,巫风,方仙道,黄老道

楚巫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昌江[1](2019)在《楚巫文化与早期道教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楚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尤以巫风为其特色。楚国巫风作为楚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仅包含楚国巫觋在特定场合所进行的各种巫术活动,还包括各种巫术活动中所涉及的有关楚国政治、军事、社会习俗、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功能。本文主要围绕楚国巫风问题及与早期道教的关系进行探究。文章分为叁大部分进行论述,主要涉及楚巫风习俗的主要活动及其形成的原因特点等,在春秋晚期,楚地巫风的发展出现了分化,其理性部分逐步演化成道家思想,为后来道教的形成提供了主要思想渊源。文章第一部分除了对本文所研究对象的学术前史进行梳理以外,主要对相关概念问题进行界定论述。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楚国巫风相关内容,首先根据楚国巫师进行巫术活动的目的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探讨每种巫术类型的主要活动。然后就楚国巫风之所以能在楚国盛行的原因进行探讨,文章认为除有其自身深刻的社会根源以外,还有很多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殷商文化及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域外文化因子的吸收等等。“师夷夏之长技而力求创新”是楚人文化发展之特色,故楚巫风文化在揉合其他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巫风文化。最后就春秋后期巫术思想的演变及其与早期道教的关系进行讨论。文章认为,早期道教可分为方仙道和黄老道,二者思想中有受到巫术思想的影响,早期道教的形成正是巫术思想和、方仙道、黄老道的结合。(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响[2](2019)在《楚巫文化的盛行与审美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楚巫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巫在原始楚地楚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从地缘性、历史性、宗教性叁方面因素分析楚巫文化盛行的原因,从而探究楚巫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08期)

潘舒娴[3](2018)在《中国古典舞《楚腰》中的楚巫文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存在着形式各异的文化类型,楚巫文化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它具有鲜明的文化、地域特征。中国古典舞剧目《楚腰》就是一出对楚巫文化进行表现的剧目,本文从动作与服饰两方面对《楚腰》中巫风文化的表现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艺苑》期刊2018年06期)

陈怡希[4](2018)在《楚巫文化视觉意象中的艺术形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楚国伊始,至秦一统诸侯约八百年间,楚人远离故土筚路蓝缕,历经与周围多种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逐渐强健自己的国家实力与精神内核,这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楚美术从滋生至繁盛提供有力的背景支撑。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楚人对周边他国艺术兼容并蓄,楚国百工匠心营造,呕心沥血创造出大量兼具审美高度与功能特性的楚器物。而满溢在楚人思想中,对于祖先英烈的感念崇拜与万物有灵的巫性思维相杂糅,促使楚美术中的巫性审美因素向外表现为的奇诡生趣的器物造型、富有张力与律动感的绘饰纹样以及奔放绮丽的色彩构成。在巫文化的浸染下,楚美术与北方各国拉开明显的差距,其原因在于巫文化对于其他文化因素包容性,使得楚人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够“不碍于物”,大胆突破周传统的束缚形成南方“楚蛮之地”独有的风貌。本文将依据现有考古发掘中墓葬出土的具有代表性楚艺术品,结合对楚人开拓疆土的历史与楚地生存环境的探究,意在溯源巫文化在楚地的萌生繁盛与楚艺术风格形成发展的内在关联。并运用视知觉的相关理论,分析楚巫文化中视觉意象的发生机制,探究楚人是如何通过知觉把握楚地生灵万物的形象,并运用艺术的手法使之升华为与楚人精神内核相契合的视觉意象。在对视觉意象中的艺术形式分析下,思考其中的巫性审美因素在现今是否存在发展的可能性,由此来寻找具有当代特色的水墨实践语言以及表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5-21)

江成,贺景卫,苏晓[5](2018)在《巴楚巫文化影响下的湘西苗族女装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楚巫文化是一种民神杂糅、民神同位的宗教文化,湘西苗族女装在巴楚巫文化的影响下,所体现出来的款式、图案、色彩均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从"天人合一"整裁整剪的款式结构、"神意了然"的图案纹样和充满幻想的色彩配饰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濒临消失的湘西苗族女装其原始形态做了抢救性的挖掘和整理,使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湘西苗族女装的着装形式,有利于在该传统服饰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创新设计,促进湘西苗族女装的传承与发展,为湘西苗族女装在多元素竞争的舞台上寻找新的突破口、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借鉴。(本文来源于《湖南包装》期刊2018年02期)

江成,苏晓,谭斯晨[6](2018)在《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族服饰在巴楚巫文化的影响下,其服饰纹样构成形式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通过实地考察湘西苗族服饰,旨在分析湘西苗族服饰纹样所表达的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寄予的精神向往。剖析其文化内涵,为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再创新设计做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8年04期)

赵娜[7](2018)在《楚墓丧葬类漆木器纹饰及其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楚墓的不断发掘,楚墓出土的漆木器保存较好,其中丧葬类漆木器制作精美,上面的纹饰丰富多样。楚地巫风盛行,楚墓中的丧葬类漆木器是楚巫文化在祭祀活动中的表现,上面的纹饰不仅仅是出于审美的需要,可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其中,动物纹样一般被认为是巫师的助手,其功能是为墓主人引魂升天;自然景物中象征天界的云、雷纹同样反映了楚人对天界的崇拜,还有一些花纹,其功能是为娱神,反映了楚人对神崇拜与敬畏的心理。这些纹饰的不同特征以及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楚巫文化特征。本文主要对楚墓出土的丧葬类漆木器上纹饰进行梳理,对有纹饰的丧葬类漆木器的种类及出土情况进行统计概述,其中包括棺、笭床、镇墓兽、虎座飞鸟、卧鹿、羽人、神树等,再对楚墓丧葬类漆木器上纹样进行分类概述,以自然景象为原型的纹饰如云纹、雷纹、涡纹等,以动物为原型的纹样如龙纹、凤纹、兽面纹等,还有其它纹样的分类;并根据主要纹样的特征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有云纹、龙纹、兽面纹、鳞纹、凤鸟纹、点状纹、鳞状纹、圆圈纹、涡纹等纹样。在此基础上对楚丧葬类漆木器上纹饰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等级的不同特征。在全面的考古学研究基础上,探讨楚墓出土丧葬类漆木器上的纹饰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根据纹饰的时代、等级、区域特征,结合纹饰的象征意义,反映出当时楚地巫文化总体分布较广,等级覆盖广,时代跨度也较为广泛,并且不同地域上的巫文化特征也有不同,纹饰反映的河南地区的楚巫文化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具有相对的保守和神秘性,湖北地区的楚巫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丰富,湖南地区的楚巫文化则更具有创造性等。最后,结合楚国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变迁,以及楚国社会的发展等因素,简要对楚丧葬类漆木器上纹饰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3-15)

陈练[8](2016)在《论楚巫文化在梅山傩面具艺术中的表现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化受到剧烈冲击,很多珍贵传统文化渐趋消逝。傩面具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发展摆脱不了大环境的钳制。所幸在广大学者的努力下,近年对傩面具的研究成果颇丰,各地政府保护力度大大增强。本文以梅山傩面具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史的角度切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从梅山傩面具的起源、解读与艺术展望叁个部分依次展开探讨梅山傩面具的蕴含的深厚的楚巫文化内涵,对梅山傩面具的解读重点从其独特造型意识、纹饰寓意和色彩的象征性展开,运用对比研究的手法,横向将梅山傩面具与“变人戏”、贵州安顺地区的傩面具艺术在造型、纹样、色彩、种类方面作对比,纵向将楚漆器造型、帛画纹样等楚器物和梅山傩面具艺术的造型、纹样、色彩比较,梅山地区的新化田坪、温塘和安化新化交界处的峒下傩面具作比,同时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深入梅山腹地,考察当地民风民俗,访问民间艺人,从中探讨楚巫文化在梅山傩面具艺术中的表现与传承。文章旨在揭示传统文化如何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当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即宣扬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发展,呼吁民众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16-06-16)

李中元,熊兆飞[9](2016)在《试论先秦楚地服用玉器与楚巫文化——以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湖北省石家河出土服用玉器做为切入点,论述了先秦楚地服用玉器与楚地盛行的巫祭文化之间的联系。深入探讨这一时期服用玉器造型特征,纹样题材以及施饰方式上的原始宗教意味,它所呈现的不仅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具有楚地先民沟通天地,事鬼神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铁辉,段泽民[10](2012)在《湘西苗族民俗艺术与楚巫文化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湘西苗族民俗艺术是苗族民间文化传承的一个标志,是苗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层的民族审美心理与历史传承遗韵。我们应当吸收这种民族的艺术精髓,努力发掘这种传统的民族审美意识,将其融合到我们现代的艺术创作中,并使之发扬光大。(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2年03期)

楚巫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楚巫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可以看出巫在原始楚地楚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从地缘性、历史性、宗教性叁方面因素分析楚巫文化盛行的原因,从而探究楚巫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楚巫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昌江.楚巫文化与早期道教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李响.楚巫文化的盛行与审美特性[J].名作欣赏.2019

[3].潘舒娴.中国古典舞《楚腰》中的楚巫文化探析[J].艺苑.2018

[4].陈怡希.楚巫文化视觉意象中的艺术形式析[D].中国美术学院.2018

[5].江成,贺景卫,苏晓.巴楚巫文化影响下的湘西苗族女装探析[J].湖南包装.2018

[6].江成,苏晓,谭斯晨.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

[7].赵娜.楚墓丧葬类漆木器纹饰及其反映的楚巫文化特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8].陈练.论楚巫文化在梅山傩面具艺术中的表现与传承[D].湖北美术学院.2016

[9].李中元,熊兆飞.试论先秦楚地服用玉器与楚巫文化——以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为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

[10].李铁辉,段泽民.湘西苗族民俗艺术与楚巫文化传承[J].美与时代(上).2012

标签:;  ;  ;  ;  

楚巫文化论文-朱昌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