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裂解论文-曾朝玮

乙醇裂解论文-曾朝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醇裂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皮层裂解酶,乙醇,热处理

乙醇裂解论文文献综述

曾朝玮[1](2019)在《热、乙醇对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活力及结构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醇协同热处理(60-80℃)能够杀灭芽孢,而热能够影响酶活力,高浓度乙醇能够钝化酶活力。所以推测,热和乙醇协同作用能够杀灭芽孢的原因很可能是其钝化了皮层裂解酶。因此,本文主要从热、乙醇以及乙醇结合热对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活力的影响,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研究皮层裂解酶的结构变化,探讨热结合乙醇杀灭芽孢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进行热处理发现,皮层裂解酶最佳酶活为40℃,80℃使酶基本失活。紫外吸收光谱显示皮层裂解酶在280 nm左右出现吸收峰,且吸收强度均有不同,这与皮层裂解酶内的Trp残基和Tyr残基变化有关。荧光光谱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加,发射峰出现红移,并产生荧光热猝灭现象。当温度为40°C时,红移程度较小,叁级结构相对稳定。当温度为80℃时,红移程度最大,叁级结构最不稳定。热处理皮层裂解酶的红外光谱中,皮层裂解酶主要以β-转角为主,其次是β-折迭,α-螺旋和无规卷曲的含量较低。当温度范围在4-30℃时,α-螺旋含量和β-折迭随温度的升高几乎不变,二级结构含量变化较小,二级结构相对稳定。当温度为40℃时,β-折迭含量增加,其酶活力在这个条件下最好。当温度为80℃时,β-折迭含量最低,酶活力基本失活,二级结构最不稳定。因此推断皮层裂解酶的活力中心可能位于β-折迭结构中。温度越高,酶活力越低,二级结构中的β-折迭结构变化程度越大,二级结构越不稳定。对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进行乙醇处理发现,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皮层裂解酶β-转角含量呈现上升趋势,α-螺旋含量和β-折迭含量下降较为明显,无规卷曲含量变化则较小,乙醇使得皮层裂解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荧光最大发射波长λmax红移4 nm,表明皮层裂解酶叁级结构发生改变。皮层裂解酶的二、叁级结构的改变与酶活力的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并非线性关系。巯基含量变化表明皮层裂解酶表面自由基作用形成新的的二硫键。未经乙醇处理的皮层裂解酶的吸热峰72.72℃,乙醇浓度处理后的皮层裂解酶,吸收峰峰形较宽,波动较大。乙醇协同热处理对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活力及结构影响发现,皮层裂解酶在30%和75%的乙醇溶液中的最适温度为30℃。温度越高,酶活力下降越快,钝化效果越明显。当温度为80℃时,皮层裂解酶基本失活。荧光光谱显示30%和75%乙醇协同温度处理得皮层裂解酶发生明显的红移,叁级结构发生变化,表明乙醇协同热处理能够使得皮层裂解酶钝化,并改变皮层裂解酶的叁级结构。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迭、β-转角、无规卷曲含量变化说明,不同浓度乙醇结合温度处理后的皮层裂解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热处理和乙醇处理,均能够改变皮层裂解酶的二、叁级结构,却无法迅速钝化酶活力,而乙醇协同热处理能够快速钝化皮层裂解酶,改变皮层裂解酶的二、叁级结构。揭示了乙醇协同热处理杀灭芽孢的机理,有利于其在食品工业中杀菌保鲜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5-01)

刁金香,王惠[2](2018)在《Mo-Fe/C催化裂解乙醇协同制备氢气和多壁碳纳米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法制备Mo-Fe/C催化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裂解乙醇协同制备氢气和多璧碳纳米管。考察反应温度和Mo∶Fe摩尔比对于氢气产率和多璧碳纳米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0℃,Mo-Fe/C(其中,Mo∶Fe=1∶9,Mo+Fe=5%,质量分数)时所制催化剂最有效,氢气产率为77%,多壁碳纳米管的品质最佳。(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07期)

吴丹焱[3](2018)在《木焦油催化裂解与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通过热转化技术能够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油、生物炭以及可燃气,这将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化石燃料对外依赖度大、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木焦油。木焦油成分极其复杂,包括酚类、酮类、杂环类等物质,尤其富含多种大分子芳香烃,这些芳香族化合物暂时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此外,它还有酸性强,水分含量高,热值低等性质。木焦油的这些特性阻碍了其有效利用以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推广运用,造成了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因此,探索合适的方法提质木焦油对生物质能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元素分析、水含量分析、pH值测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多种分析手段对木焦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对比气化焦油与生物油,木焦油具有较高的C含量,较低的H含量。此外,木焦油的酸性较强,其PH为3.32;热值较低,其高位热值为24.87 MJ/Kg;水分含量较高,为10.03wt%。通过GC-MS分析发现,木焦油中含有酚类、酮类、醚类、呋喃类以及多环芳烃等物质,其中酚类物质占较大的比例,这些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物质中木质素的裂解。在立式两段炉上开展了木焦油的催化裂解实验,选用沸石类催化剂ZSM-5,设置有无催化剂对比组,分别探究不同反应温度(600、700、800℃)下木焦油的催化裂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催化温度的升高,气体产量增加,液体产量减小,固体产量基本不变,且在ZSM-5分子筛催化条件下,这种变化趋势更明显。其中气体产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为CO和H_2气体,这两种气体总产量可达到11.1mmol/g。这两种气体可以实现工业上的进一步利用,实现木焦油的有效利用。催化裂解油中,芳香烃是主要成分,700℃时无催化和有催化实验组的含量分别为80.54%和89.13%。添加ZSM-5分子筛催化剂后,氨基酸,芳香烃,醚类的含量增加;酚类,呋喃类,羰基化合物,酮类含量减少,这些小分子含氧物质的减少甚至消失,表明木焦油在反应过程中实现了脱氧反应。除了常规的催化裂解法,本论文提出将轻质生物油提质方法——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对木焦油进行提质,有效地利用了超临界乙醇系统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以及供氢特性和加氢裂解的裂解能力与脱氧性能,将木焦油转化为分子量较低且更为稳定的物质,这有利于木焦油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因此本论文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上展开了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反应,在Pd/C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分别设置对比组实验、反应温度组实验以及反应时间组实验,研究在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系统中木焦油的提质特性。对反应叁态产物都进行了分析,采用GC-MS分析法、固定床吹扫轻质组分实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以及紫外荧光分析等多种方法着重分析提质油的特性。结果表明:在气氛为H_2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液体产物的分子量最小,木焦油的提质效果最为明显;在低温时,木焦油中氧的脱除主要以脱羰和脱羧反应实现,随着温度升高,氧的脱除主要以酯化反应生成H_2O而实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木焦油的裂解反应愈来愈强烈,然而当温度过高时,又会使油中的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影响提质效果,在本论文中最佳反应温度为320℃左右,最佳反应时间为3h。其提质油中的轻质成分以及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最多,酚类物质含量由原木焦油的44.34wt.%提高至51.83wt.%,这些小分子酚类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有利于实现木焦油的进一步高值利用。在320℃、3h的工况下,探究催化剂种类对木焦油加氢裂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类催化剂有利于木焦油中重质成分的裂解反应,能够有效地促进气体的生成且对烯烃类气体的选择度较高;而载体为活性炭时,烷烃类的选择性较高。在不同种催化剂中,催化剂Pd/C和Ru/C的提质效果最为明显,其提质油中的单环芳烃与小分子酚类含量较多。而在沸石类催化剂中,Ru/H-Beta的提质效果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刁金香,王惠[4](2018)在《乙醇裂解制备碳纳米管及其生长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醇作为碳源,Mo-Co/C和Mo-Fe/C作为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裂解乙醇制备碳纳米管。利用SEM和TEM对碳纳米管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乙醇在催化剂Mo-Co/C和Mo-Fe/C裂解产生的碳纳米管遵循顶部生长机理。并建立了乙醇制备碳纳米管的生长模型。(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黎巍,刘志威,解新安,孙娇,樊荻[5](2017)在《二苯乙烯对秸秆纤维素超临界乙醇裂解转化液化产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二苯乙烯(DPE)为阻聚剂,采用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纤维素进行超临界乙醇液化,探究DPE浓度(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纤维素裂解碎片转化成液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DPE浓度增加,挥发分收率降低了25.4%,生物油收率增加了19.9%,收率最高达39.8%,纤维素转化率有所下降;反应温度升高,纤维素转化率迅速增加到85.5%,挥发分也急剧升高,生物油收率最高为34.6%。GC-MS结果显示,生物油主要包括酮类、酯类、烃类等平台化合物以及较多的联苯化合物。DPE浓度过高,结合大量的纤维素裂解片段(乙基、羟基、甲基、氢等)形成联苯类化合物产生较强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得纤维素裂解及活性片段转化成平台化合物的反应受到抑制,两者之间是一个竞争过程;温度升高,乙醇自由基活性增强,其对纤维素裂解的促进作用逐渐超过DPE对纤维素裂解的抑制作用,平台化合物收率有所升高。(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吕建民,王敏,张晓辰,王峰[6](2016)在《第一原理计算与实验结合研究木质素模型分子2-苯氧基-1-苯乙醇经钯催化剂的C-O醚键裂解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中的木质素是芳香类化合物唯一的可再生来源,对其有效利用仍然是生物质转化领域的一大挑战。[1]本研究利用第一原理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化学实验,考察含木质素分子典型连接键β-O-4键的模型分子2-苯氧基-1-苯乙醇经钯催化剂的C-O键裂解机理。我们预测的裂解机理如下:反应物先从Cα和-OH基脱去两个氢原子变为对应的2-苯氧基-1-苯乙酮,此酮经酮-烯醇互变反应脱去C_β一个氢原子,此时发生C-O醚键裂解生成两个单苯环中间物,并最后加氢得到苯乙酮和苯酚。(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五分会:表界面结构调控与催化》期刊2016-07-01)

许国梁,丛昱,吴春田,陈帅,杜健[7](2016)在《乙醇辅助碳氢燃料催化吸热裂解反应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带航空燃料催化吸热裂解进行主动冷却是解决高速飞行器热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燃料一般由C_8-C_(16)的烷烃和环烷烃组成,在大空速主动换热条件下,其起始裂解温度通常在500 ℃以上。而当温度高于650 ℃时,积炭生成又较为明显,这导致实际可用的化学热沉有限。鉴于文献中醇助剂可有效促进重油裂解增产烯烃的研究,我们引入乙醇作为第二反应物,以期在单相进料条件下促进催化裂解、提高吸热性能。本工作以EHF-01煤油为原料,在电加热单管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种类、不同乙醇添加量(2-55wt%)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反应活性、烯烃产物选择性和化学热沉,分子筛型催化剂对乙醇/燃料体系的催化裂解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起始裂解温度可降至400 ℃以下。乙醇添加量增加对提高燃料的低温热沉作用明显,但高温时(650 ℃以上)存在热沉下降、积炭增加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期刊2016-07-01)

张晓蕾,章怀云,张党权,刘欢,李碧霞[8](2016)在《600℃下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与提取残渣热裂解产物的组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饼粕是油茶种子制备茶油后的副产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为给油茶饼粕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索氏抽提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溶剂,对冷冻干燥除水后的油茶饼粕进行浸提,对其提取物和提取残渣进行真空浓缩干燥处理,并在60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热裂解,然后对热裂解产物的组分进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的热裂解组分中含有杂环类、酮、酯、酚、烃类、醛等成分,而其提取残渣的热裂解组分中含有杂环类、酮、酸、酯、醚、酚、糖类、氨基酸、腈等成分;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与提取残渣的热裂解产物中的部分组分可用作生物医药、香料、化妆品的生产原料。(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莫薇,张党权,李碧霞,谷振军,陈容[9](2015)在《油茶饼粕苯/乙醇提取物450℃热裂解物的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茶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制备的茶油是优质食用植物油,其副产物油茶饼粕中亦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油茶饼粕经冷冻干燥除水后,通过索氏提取法获得苯/乙醇提取物,于450℃的He气流中进行热裂解,然后对热裂解产物进行Py-GC/MS联机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鉴定出30种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油茶饼粕苯/乙醇提取物的450℃热裂解产物中,含有丰富的名贵生物医药、名贵香料、特色化工原料等成分,不仅可用于高档化妆品和护肤品,还可用于食品、染料与工业溶剂等优质原料。研究结果为油茶饼粕这一丰富资源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刁金香,王惠[10](2013)在《乙醇裂解协同制备氢气和碳纳米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醇为碳源,采用浸渍法制备的担载量为Fe(5%)/C催化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协同制备碳纳米管和氢气,分析了裂解温度(500~800℃)对于产生氢气产率和碳纳米管品质的影响。对于Fe(5%)/C催化裂解乙醇,最佳的反应温度为600℃,碳管的品质较好,氢气的产率最高为75%,生成的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3年09期)

乙醇裂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浸渍法制备Mo-Fe/C催化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裂解乙醇协同制备氢气和多璧碳纳米管。考察反应温度和Mo∶Fe摩尔比对于氢气产率和多璧碳纳米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0℃,Mo-Fe/C(其中,Mo∶Fe=1∶9,Mo+Fe=5%,质量分数)时所制催化剂最有效,氢气产率为77%,多壁碳纳米管的品质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醇裂解论文参考文献

[1].曾朝玮.热、乙醇对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活力及结构的作用[D].宁夏大学.2019

[2].刁金香,王惠.Mo-Fe/C催化裂解乙醇协同制备氢气和多壁碳纳米管[J].化工新型材料.2018

[3].吴丹焱.木焦油催化裂解与超临界乙醇加氢裂解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刁金香,王惠.乙醇裂解制备碳纳米管及其生长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5].黎巍,刘志威,解新安,孙娇,樊荻.二苯乙烯对秸秆纤维素超临界乙醇裂解转化液化产物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7

[6].吕建民,王敏,张晓辰,王峰.第一原理计算与实验结合研究木质素模型分子2-苯氧基-1-苯乙醇经钯催化剂的C-O醚键裂解机理[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五分会:表界面结构调控与催化.2016

[7].许国梁,丛昱,吴春田,陈帅,杜健.乙醇辅助碳氢燃料催化吸热裂解反应的初步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2016

[8].张晓蕾,章怀云,张党权,刘欢,李碧霞.600℃下油茶饼粕乙醇提取物与提取残渣热裂解产物的组分分析[J].经济林研究.2016

[9].莫薇,张党权,李碧霞,谷振军,陈容.油茶饼粕苯/乙醇提取物450℃热裂解物的成分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

[10].刁金香,王惠.乙醇裂解协同制备氢气和碳纳米管[J].应用化工.2013

标签:;  ;  ;  ;  

乙醇裂解论文-曾朝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