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EC.1.15.1.1)系一类金属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它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O2.-)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清除超氧阴离子。在生物体防御氧化损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酶分子中所含金属辅基的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主要可分为CuZn-SOD(存在于真核生物中),Mn-SOD(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Fe-SOD(存在于原核生物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等类型。Mn-SOD和Fe-SOD的氨基酸组成相似,可能起源于同一祖先。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生长上限温度较高的嗜热真菌,从该菌中已分离了多种嗜热酶,但未见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报道。本研究中C. thermophilum在含干酪素的合成培养基中生长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等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条带均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方法和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测定出本研究所获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子量分别为23.5kDa和94.4kDa,证明在本研究中所得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由4个相同的亚基所构成的蛋白质。本研究所得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反应最适pH值为7.5,酶的反应最适温度为60℃。在pH值为7.5的条件下,该酶在50℃和60℃时保温1h是基本稳定的,在70℃时保温1h后,仍保留有60%的酶活性;在80℃时,酶的半衰期约为25min。C. thermophilum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N-端10个氨基酸序列为KATLPDLKYD,与Aspergillus fumigatus和Paracoccidioides brasili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N-端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克隆了C. thermophilum热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Mn-SOD的基因,随后提取C. thermophilum的基因组DNA,克隆了CuZn-SOD 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三个内含子区域。这三个基因在GenBank中的注册号分别为DQ493760、EF569987、DQ683184。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cz1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体外连接构建了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cz1,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获得了转酵母工程菌GS-CZ-10,酶蛋白表达量为0.56mg/mL,同时对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 引言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2.1 SOD 的分布与类型2.2 SOD 的结构和性质2.2.1 SOD 的结构2.2.1.1 SOD 的一级结构2.2.1.2 SOD 的高级结构2.2.2 SOD 的理化性质2.2.2.1 SOD 是亲水性的蛋白质2.2.2.2 SOD 的紫外吸收2.2.2.3 金属辅基与酶活性2.2.2.4 SOD 的还原和失活作用2.2.2.5 SOD 的免疫原性2.2.2.6 电离辐射对SOD 的影响2.2.2.7 磁场对SOD 的影响2.3 SOD 的分子生物学2.3.1 SOD 编码的基因2.3.2 SOD 的基因克隆和表达2.3.3 SOD 的基因表达调控2.4 SOD 的应用2.4.1 SOD 在临床及工业上的应用2.4.2 SOD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3.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3.1 基因表达系统概述3.2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特性3.3 毕赤酵母宿主菌和表达载体的类型3.4 表达载体在毕赤酵母中的整合3.5 巴斯德毕赤酵母中信号肽的剪切过程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4.1 立题依据4.2 研究内容4.3 技术路线第二章 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供试菌株1.1.2 培养基1.1.2.1 固体PDA 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1.1.2.2 液体Casein 培养基1.1.3 主要仪器和试剂1.1.3.1 仪器设备1.1.3.2 试剂1.2 实验方法1.2.1 液体发酵培养1.2.2 不同培养时间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的影响1.2.3 酶活性测定1.2.3.1 测定方法1.2.3.2 酶的活力单位(U)1.2.4 蛋白质含量测定1.2.5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1.2.5.1 粗酶液的制备1.2.5.2 硫酸铵沉淀1.2.5.3 DEAE-Sepharose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1.2.5.4 Phenyl-Sepharose 疏水柱层析1.2.6 纯度鉴定1.2.6.1 电泳操作步骤1.2.6.2 溶液的配制1.2.7 分子量的测定1.2.7.1 SDS-PAGE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1.2.7.2 凝胶过滤层析测定蛋白质分子量1.2.8 SOD 的非变性电泳(PAGE)及电泳的活性染色1.2.8.1 SOD 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1.2.8.2 SOD 的活性染色1.2.8.3 凝胶的配制1.2.9 超氧化物歧化酶性质的研究1.2.9.1 SOD 的反应最适温度1.2.9.2 SOD 的反应最适pH 值1.2.9.3 SOD 的热稳定性1.2.9.4 SOD 的pH 值稳定性1.2.10 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1.2.11 SOD 种类的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培养时间对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2.2 C. thermophilum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2.2.1 DEAE-Sepharose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2.2.2 Phenyl-Sepharose 疏水柱层析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纯化过程总表2.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一般性质2.3.1 SOD 的分子量2.3.2 SOD 的最适反应温度2.3.3 SOD 的最适反应pH 值2.3.4 SOD 的热稳定性2.3.5 SOD 的pH 值稳定性2.4 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2.5 SOD 种类的测定3. 讨论3.1 研究结果3.2 研究方法3.3 今后还应开展的工作第三章 嗜热真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供试菌株1.1.2 菌株与质粒1.1.3 酶和生化试剂1.1.4 仪器1.1.5 培养基1.1.6 溶液配制1.2 嗜热真菌Mn-SOD 基因的cDNA 克隆1.2.1 引物设计1.2.2 总RNA 的提取( Trizol 法)1.2.3 紫外检测RNA 产率和纯度1.2.4 反转录cDNA 第一链的合成1.2.5 目的基因cDNA 中间片段的分离1.2.5.1 目的基因cDNA 中间片段的扩增1.2.5.2 PCR 产物回收1.2.5.3 与载体连接1.2.5.4 E.coli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1.2.5.5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1.2.5.6 序列测定1.2.6 目的基因3’末端的分离1.2.6.1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Mn-SOD 基因3’末端的分离1.2.6.2 嗜热毛壳菌Mn-SOD 基因3’末端的分离1.2.7 目的基因5’末端的分离1.2.7.1 cDNA 第一链的合成1.2.7.2 cDNA 第一链的纯化1.2.7.3 cDNA 第一链的加尾1.2.7.4 RACE-PCR 扩增1.2.7.5 二次PCR(巢式PCR)1.2.8 目的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1.2.9 全长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1.3 嗜热毛壳菌CuZn-SOD 基因的cDNA 和Genomic DN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1.3.1 引物设计1.3.2 目的基因cDNA 中间片段的扩增1.3.3 目的基因3’末端的分离1.3.4 目的基因全长cDNA 的克隆1.3.5 全长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1.3.6 嗜热毛壳菌CuZn-SOD Genomic DN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1.3.6.1 菌丝体DNA 的抽提1.3.6.2 嗜热毛壳菌Genomic DNA PCR 扩增1.3.6.3 CuZn-SOD 的DNA 序列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C. thermophilum 和T. lanuginosus 总RNA 的提取2.2 嗜热真菌Mn-SOD 基因的分离2.2.1 Mn-SOD 基因中间片段的分离2.2.2 T. lanuginosus Mn-SOD 基因cDNA 3’-末端的分离及序列分析2.2.3 C. thermophilum Mn-SOD 基因cDNA 3’-末端的分离2.2.4 C. thermophilum Mn-SOD 基因cDNA 5’-末端的分离2.2.5 C. thermophilum Mn-SOD 基因全长cDNA 的分离及扩增片段的序列拼接2.2.6 C. thermophilum Mn-SOD 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2.2.6.1 Mn-SOD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2.2.6.2 Mn-SOD 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2.3 嗜热毛壳菌CuZn-SOD 基因的分离2.3.1 C. thermophilum CuZn-SOD 基因中间片段的分离2.3.2 C. thermophilum CuZn-SOD 基因cDNA 3’-末端的分离2.3.3 C. thermophilum CuZn-SOD 基因全长cDNA 的分离及扩增片段的序列拼接2.3.4 嗜热毛壳菌CuZn-SOD Genomic DNA 的扩增2.3.5 C. thermophilum CuZn-SOD 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2.3.5.1 CuZn-SOD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2.3.5.2 CuZn-SOD 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3. 讨论第四章 嗜热毛壳菌CUZN-SOD 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和质粒1.1.2 酶和生化试剂1.1.3 培养基及有关溶液的配制1.1.4 主要仪器设备1.2 实验方法1.2.1 CuZn-SOD 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1.2.1.1 CuZn-SOD 成熟肽基因序列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1.2.1.2 引物设计和CuZn-SOD 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1.2.2 CuZn-SOD 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1.2.2.1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1.2.2.2 线性化质粒DNA 的制备1.2.2.3 酵母转化1.2.2.4 酵母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1.2.2.5 酵母转化子的PCR 鉴定1.2.2.6 外源基因多拷贝整合转化子筛选1.2.2.7 酵母工程菌的培养和CuZn-SOD 的诱导分泌表达1.2.2.8 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1.2.2.9 表达产物CuZn-SOD 的SDS-PAGE 分析1.2.2.10 超氧化物歧化酶工程菌产酶曲线的测定1.2.2.11 超氧化物歧化酶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分析1.2.2.12 超氧化物歧化酶工程菌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2. 结果与分析2.1 CuZn-SOD 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2.1.1 CuZn-SOD 成熟肽基因序列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结果2.1.2 CuZn-SOD 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2.2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cz1 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2.2.1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2.2.2 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PIC9K/cz1 转化 Pichia pastoris GS115 及酵母转化子的筛选2.2.2.1 酵母转化子的甲醇利用表型的筛选2.2.2.2 酵母转化子的PCR 鉴定2.2.2.3 cz1 基因多拷贝整合子的筛选2.2.3 嗜热毛壳菌热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cz1 基因在 Pichia pastoris 中的高 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检测2.2.3.1 超氧化物歧化酶 cz1 基因在 Pichia pastoris 中的诱导表达和高表达 酵母菌株的筛选2.2.3.2 超氧化物歧化酶酵母工程菌产酶曲线的测定2.2.3.3 甲醇的体积分数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产量的影响2.2.3.4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cz1 表达产物的 SDS-PAGE 检测2.2.4 超氧化物歧化酶酵母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分析2.2.5 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的酶学性质研究2.2.5.1 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的最适反应温度2.2.5.2 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的最适反应pH 值2.2.5.3 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的热稳定性2.2.5.4 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的pH 稳定性3 讨论3.1 影响Pichia pastoris 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因素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1 结论2 建议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嗜热毛壳菌论文; 热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论文; 纯化论文; 克隆论文; 表达论文;
嗜热毛壳菌热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基因克隆和表达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