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特性论文-黄挚雄,张翼天,李志勇,陈有根,温大钊

整流特性论文-黄挚雄,张翼天,李志勇,陈有根,温大钊

导读:本文包含了整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磁耦合谐振,整流负荷,最大功率点

整流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黄挚雄,张翼天,李志勇,陈有根,温大钊[1](2019)在《磁耦合谐振系统整流负荷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功率与负荷变化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其与拓扑结构和耦合系数强相关。针对带整流负荷的磁耦合谐振系统,文章通过建立4种拓扑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得出接收功率的表达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功率的负荷响应特性受到拓扑结构与耦合系数的影响显着,其中串串(series-series)拓扑和并并(parallel-parallel)拓扑的最大功率点偏向高阻抗区域,串并(series-parallel)拓扑和并串(parallel-series)拓扑的最大功率点更偏向低阻抗区域。最后,基于仿真与实验验证的各拓扑结构负荷响应特性,为磁耦合谐振系统在不同应用环境下如何选择拓扑才能实现最大功率输电提出了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控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孙磊,吴命利,孙继星,郝紫惠,潘磊[2](2019)在《基于整流机组外特性的地铁车辆短路电流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运行的地铁线路、车辆电气参数,重点研究了整流机组电气特性,提出基于整流机组外特性的地铁车辆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建立"变电所-牵引网-地铁车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地铁车辆短路暂态过程计算结果与仿真对比,波形误差小于5%。对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可校验"车-网"保护配置的可靠性。研究工作为选择直流快速断路器、确定系统保护配置以及评估系统供电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机车电传动》期刊2019年05期)

荣吉利,范博超,程修妍,谌相宇[3](2019)在《火箭整流罩声振环境缩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火箭整流罩全尺寸声振环境试验过程中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量纲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缩比模型的相似准则,研究并获得了缩比模型与原模型之间内部声场、壁面振动加速度的关系,并使用声学有限元方法(FEM)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缩比模型与原模型场点处声压级相吻合,壁面振动加速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符合缩比准则结果。该方法为火箭整流罩的声振环境预示和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史小田[4](2019)在《高速飞行器回转对称整流罩构型对外流场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整流罩位于高速飞行器的最前端,其构型对飞行器的空气阻力和外流场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空气阻力决定了飞行器的飞行距离,而外流场特性会影响飞行器的探测识别能力。飞行器在大气中高速运动时,流场与飞行器之间相对速度较高,位于整流罩前端的空气被剧烈压缩,出现明显的激波层。附近区域的空气密度和折射率升高并呈现明显的非均匀的分布,整流罩外表面压强增大、热流密度升高,这些气动效应共同作用,使通过该区域流场的光线会产生不均匀的相位延迟,导致飞行器在探测时出现偏差,影响飞行器对目标的识别和跟踪能力。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整流罩外流场的计算模型,对长径比0.5到2(步长0.1)的二次曲面、冯卡门曲面和正弦曲面等面形的整流罩外流场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各种构型整流罩外流场的密度场分布、整流罩外表面压强场分布和热流密度分布特性,分析了外流场特性随整流罩长径比和曲面面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整流罩的长径比、基圆半径和底部斜率对飞行器空气阻力系数的影响。根据Gladstone-Dale公式和外流场的密度场数据计算了外流场的折射率场,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法建立了梯度折射率介质的光传输计算模型,仿真计算了长径比为1.5的二次曲面、冯卡门曲面和正弦曲面整流罩外流场的光传输性能,分析了整流罩外流场光传输性能与整流罩面形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丹,侯胜男,刘友,范霞[5](2019)在《具有串/并联复合离子输运特性的仿生纳米通道的构筑与整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构筑了基于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的串/并联复合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其具有可调的离子整流性能.在这种两级分枝结构的1-2-2,1-2-3,1-3-2和1-3-3型氧化铝纳米通道中,若将每一个分枝节点等效为一个二极管,那么其一级分枝节点相当于串联的1个二极管,二级分枝节点相当于并联的多个二极管.因此1-2-2和1-2-3型纳米通道的电路图可等效为并联的2个二极管与第3个二极管相串联,1-3-2和1-3-3型纳米通道的电路图可等效为并联的3个二极管与第4个二极管相串联.但由于1-2-2和1-2-3型以及1-3-2和1-3-3型的二级分枝的结构和数目不同,可将这4种纳米通道等效为不同的串/并联复合特性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并且表现出依次增大的离子整流.即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内部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的结构或数目共同调控的表面电荷非对称性可以改变其离子整流性能.进一步地,具有代表性的1-2-2型分枝纳米通道的整流率随分枝通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分枝部分对整个串/并联复合纳流体二极管的整流特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于以前的单个离子二极管体系,这种具有串/并联复合特性的多级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将为构筑更复杂的仿生纳流体二极管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元,范华平,蒋小寒,李奚晗[6](2019)在《整流罩快速对接设计及其结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整流罩对接结构的特点,针对需要缩短对接时间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锁紧钩爪形式的整流罩对接结构。与现有整流罩的螺栓连接结构相比,该整流罩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齿轮齿条带动锁紧钩爪进行连接,有效地提高了整流罩对接速度。以新型整流罩对接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该连接结构的叁维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个整流罩连接结构进行结构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快速连接结构与现有整流罩的螺栓连接结构相比,不仅能够满足导弹在发射过程中振动环境的要求,而且有效减少了74%的对接时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扬[7](2019)在《涡轮叶片蜿蜒通道整流减阻机制及换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涡轮叶片蜿蜒通道结构设计对于高效利用冷气、强化叶片冷却效果和提高涡轮进口燃气温度进而提高发动机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静叶中典型的U型蜿蜒通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系列异型导流片结构并通过数值和试验的方法研究其在通道内部的整流减阻效果和强化换热特性;并提取各减阻构件的敏感参数,完成了其组合影响规律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值计算方法和采用瞬态液晶的试验测量方法,并对其准确性分别进行了验证。对不同雷诺数下(Re=30000,40000,50000,60000)带有不同周向长度的7种异型导流片U型通道及简单光滑通道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对Re=30000下典型结构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中发现:导流片能够显着降低过弯流体对通道外壁面的碰撞损失,有效控制过弯分离涡的大小,改变弯道二次流结构以减小通道压损;强化弯道处的换热能力,改善弯道出口处换热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90°、135°、180°叁种周向角度的导流片通道,增大角度有利于发挥导流片的整流效果,降低通道阻力系数比,同时弯道处强化换热效果更加平均。导流片尾部延伸段结构可以进一步限制过弯分离涡的发展,从而显着降低压损;在4种延伸段长度(P/d=0.1,0.25,0.5,1)方案中,随着长度增大,通道阻力系数比先减小后增大,综合热性能的变化则完全相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单光滑通道,带导流片通道的阻力系数比最大减小约60%,综合热性能最多能提高26%。对于本研究中的8种U型通道,雷诺数对其流场结构和换热分布趋势几乎没有影响,仅阻力系数比均随着雷诺数增大而增大,而综合热性能随着雷诺数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叁种隔板厚度(T/d=0.2,0.5,1)、两种回流弯头(圆形弯头和方形弯头)及叁种导流片径向距离(W_r/W=0.2,0.33,0.5)的多种交叉组合模式开展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增大隔板厚度可以抑制过弯流动分离,减小压损,但整体换热性能也有所下降。对于两种弯头结构,当隔板较薄时,方形弯头的阻力系数比略高于圆形弯头;随着隔板地加厚,二者的差值越来越大,最大约8%。导流片径向距离对阻力系数比的影响与隔·板厚度有关,当隔板较薄时,径向距离偏小的导流片减阻效果较好,当隔板较厚时则相反。(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陈志辉,赵凯弟[8](2019)在《双凸极电机并联单相桥半控整流拓扑下的发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磁阻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可以采用二极管整流电路,其中的并联单相桥拓扑具有外特性硬、容错性能好等特点。在并联单相桥的拓扑基础上引入可控功率开关管,形成并联单相桥拓扑。以一台四相双凸极电机为样机,对其进行角度位置控制下的场路联合仿真,分析3种典型电路模态,该拓扑在绕组短路状态迅速增大正向相电流,使磁链下降阶段,电流幅值得以提高,从而扩大了磁能曲线面积,有效提高电机的输出功率。通过仿真得到不同导通角下的外特性和功率特性。样机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的吻合度好,验证了该拓扑对于提高电机发电功率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震宇,郭正涛,兰剑英[9](2019)在《翼根整流对串置式前掠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综合发挥前掠翼和串置翼的气动力优势,提出一种串置高速前掠翼身组合基本模型,分别施加细边条和小填块以研究翼根整流影响。采用雷诺时均法和SST k-ω模型,对模型亚跨声速粘性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纵向气动力特性和整流机理。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0.8和迎角-5°~45°条件下,因前后翼气流相互作用,基本模型前翼升力系数大于后翼升力系数;前后翼翼根前同时加装小填块后,大迎角下模型翼根区域流动有所改善,但升阻特性变化不明显;加装边条后,翼根区域流动改善明显,迎角45°时模型最大升力系数提高了5.26%。(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吴思翰[10](2018)在《柱状纳米结构材料热整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整流器在热控制、信息处理和能量转换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许多实验和理论研究证明热整流效应存在于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形状不对称结构、相变材料中,或者通过控制缺陷和分级掺杂等手段来实现热流整流效应。尽管许多结构的热整流特性已被研究,但目前已研究的纳米结构的热整流系数仍相对较低,并且通过在热传导方向施加轴向应变、通过改变柱状纳米结构中纳米管手性或通过采用双层分子结的方法能否提高柱状纳米结构材料的热整流性能还没有被研究过。探索具有更加优秀热整流性能的纳米结构,设计出更高效率的热整流器,这对于早日实现用于热控和信息处理的“热计算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管分子结、GN-SWCNT(12,12)分子结及DGN-DWCNT分子结的热整流性能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所研究结构热整流效应的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尺寸参数(氮化硼纳米管管长、正方形石墨烯片边长)对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管分子结的热整流特性的影响,发现其热整流特性具有明显的尺寸依赖性。在平均温度为300 K(Δ=±0.5)时,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管分子结的热整流系数可达71.38%。(2)在优化尺寸参数下,研究了施加轴向拉伸应变对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管分子结的热整流特性的影响,发现其热整流特性会随着应变的增加而显着变化,施加恰当的轴向拉伸应变会提高驻波的强度进而显着提高热整流系数。在应变为10%、平均温度为300 K(Δ=±0.5)时,石墨烯-氮化硼纳米管分子结的热整流系数能够提高到188.80%。(3)在300 K和200 K(Δ=±0.5)的温度下,GN-SWCNT(12,12)分子结的热整流系数最高分别可达到1487%和2586.4%,远高于之前研究过的GN-SWCNT(6,6)分子结的热整流系数。我们发现GN-SWCNT分子结的热整流系数可以通过改变GN-SWCNT分子结中碳纳米管的手性来进一步调节。(4)在平均温度为300 K时,DGN-DWCNT分子结在较高和较小的热偏差下都能够获得较高的热整流系数,即使热偏差|Δ|=0.1时,也可以实现高达300.6%的热整流系数。事实上,由于现实中有大量低级废热有待利用,在小温差下的高效热整流器相比较于高温差下的热整流器对实际应用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12-01)

整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合实际运行的地铁线路、车辆电气参数,重点研究了整流机组电气特性,提出基于整流机组外特性的地铁车辆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建立"变电所-牵引网-地铁车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地铁车辆短路暂态过程计算结果与仿真对比,波形误差小于5%。对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可校验"车-网"保护配置的可靠性。研究工作为选择直流快速断路器、确定系统保护配置以及评估系统供电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整流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黄挚雄,张翼天,李志勇,陈有根,温大钊.磁耦合谐振系统整流负荷响应特性研究[J].控制与信息技术.2019

[2].孙磊,吴命利,孙继星,郝紫惠,潘磊.基于整流机组外特性的地铁车辆短路电流计算[J].机车电传动.2019

[3].荣吉利,范博超,程修妍,谌相宇.火箭整流罩声振环境缩比特性研究[J].宇航学报.2019

[4].史小田.高速飞行器回转对称整流罩构型对外流场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张丹,侯胜男,刘友,范霞.具有串/并联复合离子输运特性的仿生纳米通道的构筑与整流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6].张元,范华平,蒋小寒,李奚晗.整流罩快速对接设计及其结构特性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9

[7].张扬.涡轮叶片蜿蜒通道整流减阻机制及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8].陈志辉,赵凯弟.双凸极电机并联单相桥半控整流拓扑下的发电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9].马震宇,郭正涛,兰剑英.翼根整流对串置式前掠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J].飞行力学.2019

[10].吴思翰.柱状纳米结构材料热整流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标签:;  ;  ;  ;  

整流特性论文-黄挚雄,张翼天,李志勇,陈有根,温大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